刘庆业
,
范燕燕
,
凌绍明
,
温桂清
,
梁爱惠
,
康彩艳
,
蒋治良
冶金分析
doi:10.3969/j.issn.1000-7571.2010.04.012
用适体(aptamer)修饰6 nm金纳米粒子制备了检测铅离子的核酸适体-金纳米粒子探针.在pH 7.O的Na_2 HPO_4-NaH_2PO_4缓冲溶液及NaCl介质中,该探针亦不聚集.Pb~(2+)与探针中的aptamer可形成非常稳定的G-四分体结构,并释放出金纳米粒子.在NaCl作用下,释出的金纳米粒子聚集形成较大的金纳米粒子聚集体,导致516 nm处的吸光度降低.Pb~(2+)浓度在0.3~10 nmol/L范围与516 nm处吸光度降低值呈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为△A=0.0260 ρ+0.01,相关系数为0.994 3,方法检出限为0.1 nmol/L Pb~(2+).该法用于废水样分析,结果与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一致.
关键词:
铅(Ⅱ)
,
适体
,
金纳米粒子
,
光度法
唐国顺
,
杨明媚
,
蒋治良
,
李廷盛
,
罗杨合
贵金属
doi:10.3969/j.issn.1004-0676.2003.04.002
在0.1 mol/L H2SO4介质中,丁基罗丹明B(RBB)在-0.59伏产生1个单扫描极谱峰.当有AuI4-存在时,AuI4-与RBB+主要通过静电引力形成疏水性的AuI4-2RBB缔合物分子.AuI4-2RBB存在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和疏水作用力而生成紫红色的(AuI4-RBB)n纳米微粒,在470nm处产生1个瑞利散射峰,在610nm处产生1个共振瑞利散射峰;而在-0.59伏处的极谱峰降低.这是由于该紫红色复合纳米微粒形成所致.当纳米微粒体系加入乙醇后,体系的瑞利散射峰和共振瑞利散射峰消失,极谱峰、同步荧光峰和颜色恢复,由于乙醇而致使紫红色的(AuI4-RBB)n纳米微粒分解为红色AuI4-RBB分子.研究结果表明,紫红色(AuI4-RBB)n纳米粒子的形成是其极谱猝灭和共振瑞利散射效应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
光谱分析
,
(AuI4-RBB)n缔合纳米微粒
,
极谱猝灭
,
共振瑞利散射
蒋治良
,
刘绍璞
,
江洪流
,
唐平生
,
尹传磊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2.12.003
在0.2 mol/L HCl介质中,罗丹明6G(RDG)分别在520和550 nm处有1个吸收峰和荧光峰. 当有Au(Ⅲ)和KI存在时,Au(Ⅲ)与I-形成AuI-4,AuI-4与RDG+主要通过静电引力形成疏水性的(AuI4)RDG缔合物分子. (AuI4)RDG分子间存在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和疏水作用力而生成((AuI4)RDG)n纳米微粒,在600 nm产生1个特征共振散射峰,并且550 nm荧光峰和520 nm吸收峰降低. 当纳米微粒体系加入乙醇后,体系的红紫色和共振散射峰消失,吸收峰和荧光峰恢复,由于乙醇致使((AuI4)RDG)n纳米微粒分解为(AuI4)RDG分子. 研究结果表明,红紫色((AuI4)RDG)n纳米粒子的形成是其共振散射增强、荧光猝灭、产生特征共振散射峰和减色效应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
(AuI4)RDG,缔合纳米微粒,共振散射增强,荧光猝灭,减色效应
覃爱苗
,
蒋治良
,
邹节明
,
王力生
,
廖雷
,
尹文清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2.12.007
以聚丙烯酰胺(PAAm)作还原剂、分散剂和稳定剂,采用微波高压液相合成法制备了深红色、紫红色、蓝紫色金纳米粒子,其粒径分别为8.3、30和60 nm. 研究了其吸收光谱和共振散射光谱特征. 深红色金纳米粒子在524 nm处产生最大吸收峰,在570 nm处产生最大共振散射峰;紫红色金纳米粒子在542 nm处产生最大吸收峰,在550 nm处产生最大共振散射峰;蓝紫色金纳米粒子在530和620 nm处产生2个吸收峰,在550 nm处产生最大共振散射峰. 固定m(PAAm)/m(Au(Ⅲ))=19,当同时改变聚丙烯酰胺和Au(Ⅲ)的浓度,可获得不同浓度(0~5.0×10-4 g/L)的粒径为8.3 nm的深红色金纳米粒子溶液.
关键词:
金纳米粒子
,
聚丙烯酰胺
,
微波高压液相合成法
,
光谱性质
梁爱惠
,
邹节明
,
蒋治良
,
王力生
,
覃爱苗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2.08.014
磷钼杂多酸与蛋白质反应形成粒径为80 nm的复合纳米微粒,在470 nm处产生一个共振散射峰. 该纳米微粒和界面的形成是导致散射光信号增强的根本原因. 在选定条件下,建立了一个线性范围为6.0×10-8~5.0×10-5 g/mL及检出限为2.0×10-8~1.0×10-7 g/mL的测定人血清白蛋白和酪蛋白的共振散射光谱新方法. 该法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准确度好、测定范围宽等特点,已用于合成样品和人血清样品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关键词:
磷钼杂多酸
,
人血清白蛋白
,
酪蛋白
,
共振散射光谱
蒋治良
,
江洪流
,
刘凤志
,
邹节明
,
尹文清
,
王力生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3.04.010
在聚丙烯酰胺存在下液相硫纳米微粒在470 nm处产生1个强共振散射峰;在可见光范围内无吸收峰且吸收值较小. 硫微粒质量浓度在0.05~1.0 mg/L范围内与I470 nm间有良好线性关系. 研究了乙醇、丙酮,以及溴酚蓝、溴甲基紫、结晶紫、亮绿等有机染料对硫纳米微粒共振散射的影响. 结果发现,染料分子吸收是产生共振散射峰的一个重要原因;随着染料分子非辐射吸收值的增大,硫纳米微粒共振散射光强度降低. 实验证明,溴酚蓝浓度在0~1.0×10-5 mol/L范围内,在溴酚蓝最大吸收波长590 nm处的ΔI590 nm与溴酚蓝浓度呈线性关系.
关键词:
硫纳米微粒
,
共振散射光谱法
,
染料
潘宏程
,
蒋治良
,
袁伟恩
,
唐国顺
,
罗杨合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3.07.011
采用双池法研究了pH=7.4 Tris-HCl-丙酮(或乙醇)-HSA体系的荧光光谱及共振散射光谱. 实验表明,丙酮对HSA在325 nm处的荧光产生猝灭效应,其根本原因是丙酮的分子吸收. 乙醇使HSA在325 nm处的荧光增强,系由于乙醇破坏了HSA的高级结构,Trp残基暴露于HSA的表面并形成氢键所致. 在pH=4.8 NaAC-HAC缓冲溶液中,丙酮体积分数大于30%或乙醇体积分数大于40%时, HSA分子因高级结构被破坏而互相聚集,导致470 nm处的共振散射急剧增强.
关键词:
丙酮
,
乙醇
,
人血清白蛋白
,
荧光光谱
,
共振散射光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