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6646)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轴承套圈用钢42CrMo的热变形行为

蒋波 , , 霍朝霞 , 周乐育 , 张朝磊 , 刘雅政

材料热处理学报

通过热模拟实验与组织观察,研究了盾构机轴承套圈用钢42CrMo在热变形中的动态再结晶行为以及锻造镦粗过程道次压下量对组织精细化与均匀化的影响.结合动态再结晶规律,对锻造镦粗过程中的不同压下规程下的组织进行预测,得到在实验条件下:当单道次变形量为1 mm和2 mm时,变形过程中未发生动态再结晶而发生静态再结晶时,晶粒细化不明显,道次压下量越大,变形组织越细小;当单道次变形量为4 mm和8 mm时发生动态再结晶后,变形组织明显细小,但由于处于部分再结晶区,组织存在混晶现象.实验结果有效地验证了预测的准确性.因此,为了使镦粗过程发生动态再结晶以获得均匀细小的组织,在单道次变形量为40%条件下,应提高镦粗锻造温度到1100℃以上;在镦粗锻造温度为1050℃条件下,应加大单道次变形量到52.7%以上.

关键词: 盾构机轴承 , 42CrMo , 动态再结晶 , 热变形工艺 , 残余应变

曲轴用非调质钢C38N2轧制过程中MnS夹杂演变规律

, 蒋波 , 张朝磊 , 周乐育 , 刘雅政

材料热处理学报

为控制磁痕缺陷的产生,研究了曲轴用非调质钢C38N2在轧制过程中,累积压下量、道次压下量和变形温度对钢中MnS夹杂的数量、尺寸和形态演变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累积压下量增大,由铸坯到中间坯到轧材,纵剖面单位面积观察到的MnS夹杂数量不断减少.累积压下量和变形温度相同情况下,道次压下量越大,MnS长宽比越大.累积压下量和道次压下量相同情况下,变形温度越高,MnS长宽比越小.边部MnS夹杂数量显著大于1/2半径处,1/2半径处MnS夹杂数量略大于心部;MnS夹杂的长宽比基本上符合1/2半径处>心部>边部的规律.开坯轧制可显著减少纵剖面单位面积中MnS的数量;变形温度越高,道次压下量越大,则轧制过程中的变形渗透程度越高,MnS夹杂的数量和形态分布越均匀.

关键词: 非调质钢 , MnS , 累积压下量 , 道次压下量 , 变形温度

渗透的机理

方彦彦 , 田野 , 王晓琳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11.06.020

渗透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利用渗透原理的膜分离技术,能自发进行,无需外加压力即可实现,为水资源和环境问题提供了低能耗、高效率的解决途径.近年来渗透技术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重视,相关的研究快速发展.文章详细总结了渗透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深入分析了渗透的整个动力学过程,为渗透膜的设计和制备与驱动溶质的选择和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渗透 , 渗透压 , 机理 ,

渗透膜污染特征及抗污染渗透膜研究进展

王涛 , 王宁 , 陆金仁 , 王志宁 , 胡云霞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16159/j.cnki.issn1007-8924.2017.01.020

渗透技术因其能耗低、水回收率高、截留能力等优势,成为极具发展潜力的膜分离技术.然而,膜污染引起水通量持续下降,膜寿命缩短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渗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如何有效控制膜污染已经成为渗透技术亟需解决的问题.本综述从渗透膜污染的角度出发,详细总结了渗透膜的污染特征,全面介绍了抗污染渗透膜的研究成果.通过对比众多的研究结果发现,渗透膜的性质、膜朝向、原料液性质以及膜过程操作条件是影响渗透膜污染形成与清除的重要因素.通过优化操作条件虽然可部分减轻膜污染,但不能彻底解决膜污染问题.开发抗污染渗透膜仍是根治膜污染的重要解决方案.最后详细介绍了目前抗污染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双皮层结构渗透膜的制备及结构调控、膜表面抗污染改性、开发抗污染亲水膜材料制备渗透膜等.其中,新型两亲性共聚物作为支撑层材料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潜力,是未来抗污染渗透膜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渗透 , 膜污染 , 抗污染 , 表面改性 , 共聚物

逆耦合循环研究进展

刘猛 , 张娜 , 罗尘丁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综述了作者所在研究集体所进行的逆耦合循环研究.通过对串联型、并联型逆耦合循环的相关研究和(火用)平衡比较分析,归纳提出了逆耦合循环系统集成原则,即:、逆循环采用同种工质;物流、能流耦合并重;优化配置热源加热过程;调控氨水工质浓度;回收利用系统内能.遵循该原则提出的变浓度氨水工质逆耦合循环体现了优良的性能.

关键词: 逆耦合循环 , 研究进展 , 系统集成原则 , 氨水工质

筒形件旋三维刚塑性有限元分析

许沂 , 张士宏 , 杨柯 , 李萍 , 单德彬 , 吕炎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3969/j.issn.1004-244X.2000.04.005

建立了更加符合筒形件旋实际过程的有限元模型,对筒形件旋进行了三维刚塑性有限元数值模拟,获得了筒形件旋变形各阶段的应力和应变速率分布,解释了旋时的胀径、缩径及母线偏转和隆起等问题,求得了旋过程中旋压力的变化,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

关键词: 筒形件 , , 刚塑性有限元

Dirac粒子的-反粒子自由度和-反粒子量子数

王顺金 , 周善贵 , H.C.Pauli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4.04.008

对Dirac粒子引进了-反粒子自由度和相应的内部τ空间的算子, 把γ矩阵分解成自旋σ算子和-反粒子τ算子; Dirac方程的解出现了-反粒子量子数; -反粒子变换是Dirac粒子的哈密顿量的反对称变换, Dirac粒子负能态能量的负值来自-反粒子量子数的负值; γ矩阵这种分解是处理物理相互作用的需要.

关键词: -反粒子自由度 , -反粒子量子数 , -反粒子内部空间

庚烷裂解及乙醇的影响

宋金瓯 , 姚春德 , 许汉君 , 刘士钰

工程热物理学报

论文研究乙醇对正庚烷氧化过程的影响.采用同步辐射方法测量当量比为1.0时庚烷/氧气/氩气,以及庚烷/乙醇/氧气/氩气低压层流预混火焰中主要成分的浓度.研究结果表明,添加乙醇改变了庚烷向己烷裂解的路线,促进了庚烷直接裂解成丁烯基的趋向,但丁烷、戊烷都仍是庚烷的主要裂解产物.添加乙醇,火焰中环已二烯、环戊二烯浓度增加,而且出现了乙烯醇、丁醇.研究结果可作为乙醇燃烧特性进一步研究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预混火焰 , 乙醇 , 庚烷 , 同步辐射

渗透技术的应用进展

王铎 , 许春玲 , 黄燕

材料导报

渗透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膜技术以其低能耗、耐污染的特点在国际上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且在海水淡化、绿色能源、航空航天、食品浓缩等多个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综述了渗透技术在脱盐、浓缩和能源3个不同方面的应用进展,以及国内近几年在渗透领域所取得的一些研究进展,并展望了该领域未来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渗透 , 脱盐 , 浓缩

庚烷低温燃烧机理构建

郭俊江 , 李树豪 , 谈宁馨 , 李象远

工程热物理学报

基于课题组自主研发的高碳烃燃烧机理自动生成程序ReaxGen,构建了庚烷低温燃烧详细机理(642个物种,2220步反应).分别采用物质产率分析和反应路径流量分析方法简化该详细机理,得到半详细机理(510个物种,1472步反应)和骨架机理(209个物种,770步反应).对正庚烷的点火延时,层流火焰速度以及主要物种浓度曲线的模拟结果表明这些机理的模拟精度较高.在工程计算流体力学仿真设计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分析了庚烷点火延时敏感度,考查了机理中关键反应.

关键词: 庚烷 , 低温燃烧机理 , 机理简化 , 动力学模拟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665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