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6)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SiCP/6061Al合金复合材料高温时相关棘轮行为的数值模拟

, 康国政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851.2007.04.015

基于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单球形颗粒模型和轴对称二维6节点三角形单元,利用ABAQUS对T6热处理后的两种体积分数的SiCP/6061Al合金复合材料的高温(300℃)单轴拉伸行为和单轴棘轮行为进行数值模拟.在有限元模拟中,对基体采用了新发展的、能够合理描述材料棘轮行为的黏塑性循环本构模型.数值模拟表明:本文中建立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对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高温单轴棘轮行为及其时间相关特性得到了较为合理的描述,模拟结果与实验吻合较好.模拟结果同时还揭示了复合材料内循环变形行为在细观层次上的不均匀性和复杂性.

关键词: 金属基复合材料 , 颗粒 , 棘轮行为 , 时间相关 , 高温 , 有限元

浅谈鑫金矿露天转地下开采问题

王志学 , 邢万芳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4.10.007

金矿属高品位、急倾斜、椭圆形柱状矿体,矿石不稳固,矿岩界限不清.露天转地下开采后应用空场采矿法开采,致使预留的护顶矿柱冒落,采场与露天坑相通,露天边坡大量冒落的废石混入已采下矿石造成严重贫化.为此,重新确定适应该矿体开采的采矿方法,安全生产,减小贫化,提高效益成为矿山的当务之急.文中针对露天转地下开采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介绍了推荐方案的主要特征.

关键词: 露天转地下开采 , 椭圆形柱状矿体 , 损失贫化 , 分段崩落采矿法

金矿改扩建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探讨

王彦慧 , 张宏达 , 于宏业 , 王天野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1.11.006

文中介绍了鑫金矿地下矿与选矿厂进行改扩建的可行性,为矿山正常生产与不断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关键词: 改扩建 , 预可行性 , 研究

胶东郭断裂带金矿找矿潜力分析

彭雪峰 , 姜丽萍 , 郝兴春 , 王龙江 , 李明昱

黄金 doi:10.11792/hj20151104

断裂带作为郯庐断裂的次级导矿构造,控制着该地区金矿床的分布和产出,并且金矿床还受胶莱盆地边缘层间滑动构造的控制,金矿成矿的地质背景和构造特殊. 从区域成矿背景和矿床特征入手,分析了郭断裂带金矿床的找矿潜力及找矿方向. 分析结果表明,郭断裂带深部存在含矿大岩体,具有很好的金矿成矿条件,找矿潜力巨大,有存在大型金矿床的可能,应该加强该成矿带的找矿工作力度.

关键词: 金矿床 , 找矿潜力 , 断裂带 , 胶东

煤矿天然焦-CO2气化特性研究

庞克亮 , 向文国 , 赵长遂 , 李振中

工程热物理学报

在热重分析仪上研究沛煤矿天然焦-CO2气化反应特性:比较了不同温度下天然焦与原煤的气化特性,考察了气化反应温度、气化介质CO2流量和操作压力对天然焦-CO2气化反应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沛煤矿天然焦与原煤的气化特性比较接近,略高于原煤;气化温度对气化反应影响显著;气化温度1000℃、试样质量10 mg左右、常压气化条件下,气化反应气体流量达到60 mL/min时,才基本消除外扩散的影响;随着气化压力的增加,气化反应速率增加,天然焦试样碳转化率增加,同一反应时刻,随压力的增加,试样碳转化率的增加并不呈线性,在较高压力下,压力对二氧化碳与沛煤矿天然焦的还原反应的影响较弱.

关键词: 天然焦 , 气化 , XRD , 热重法 , 催化剂

金矿230~330m之间矿体的采矿方法探讨与实践

张宏达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1.01.006

文中通过寻找适合鑫金矿矿岩稳固程度及开采技术条件的最佳采矿方法,对该矿应用非胶结充填采矿方法作一探讨,并对在230~330m之间矿体应用该方法取得的成绩予以总结.

关键词: 胶结充填 , 浅孔留矿采矿法 , 分段崩落采矿法 , 探讨与实践

胶东郭地区牧牛山岩体年代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冯波 , 李红梅 , 魏兴亮 , 陶鑫 , 张文胜

黄金 doi:10.11792/hj20130406

牧牛山二长花岗岩体是胶东郭地区出露面积最为广泛的岩体,为区内重要的赋矿围岩之一.采用锆石LA-ICPMS U-Pb定年方法,获得岩体结晶成岩年龄为(2 105 ±26)Ma,并经历了约1.85 Ga时期的变质改造事件.岩体侵位与区内金成矿作用时间差距甚远,因此直接提供金或成矿流体的可能性不大.

关键词: 锆石 , LA-ICPMS , 牧牛山岩体 , 地区 , 胶东

皖南鹤科马提质变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大地构造意义

汪龙 , 刘春明 , 胡召齐 , 江来利 , 黄德志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江南造山带新元古变基性岩为区域构造事件和演化模型的建立提供地质依据.对江南造山带东段皖南鹤地区变玄武质岩的地球化学及岩石成因进行研究.鹤变玄武岩呈北东—南西向沿瑶里—鹤—江潭—带分布.元素地球化学的研究表明:休宁鹤变玄武岩同科马提质玄武岩及岛弧玄武岩相类似;富集Rb、Ba、Th、U等强不相容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Nb和Ta,指示其成因可能与富集地幔的部分熔融有关,同时有地壳物质的混染,其可能属于皖南伏川蛇绿岩西延组成部分,与伏川蛇绿岩组成一个弧后杂岩带,形成于与俯冲有关的弧后小洋盆环境.结合区域资料,表明新元古代板块俯冲、岛弧岩浆活动以及拼合是江南造山带形成的比较合理的构造演化过程.

关键词: 江南造山带东段 , , 变玄武岩 , 科马提质玄武岩 , 岛弧玄武岩

胶东郭地区金矿床矿体定位机制研究及找矿方向

杨春福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10.03.004

胶东郭地区的金矿床地质特征与胶东其它地区的金矿存在较大的差异,其原因是该区发育了一组NE向深大断裂(可归为郯庐断裂派生的一组次级断裂),成矿期强烈频繁的构造-热事件导致形成了多组相互叠加的控矿构造,这种特殊的构造背景决定了该区矿体在形态、产状和赋存特征方面的特殊性.通过对矿山大量探采工程所揭露的控矿构造的研究发现,矿体定位于郯庐断裂(Ⅰ)的次级断裂带(Ⅱ)所派生出的NEE、NNE及NW向3组更次级结构面(Ⅲ)中.通过研究这3组结构面成生的力学性质和空间组合特性,揭示矿体的定位机制并指出该区下一步的找矿方向.

关键词: 矿体 , 定位机制 , 找矿方向 , 地区 , 胶东

胶东郭金矿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成矿的指示意义

王恩德 , 门业凯 , 贾三石 , 张忠杰 , 张建民 , 陈慧钧

稀土

金矿位于胶莱盆地东北缘,矿体产出与荆山群地层,矿化类型以黄铁矿化和磁黄铁矿化为主,相比胶东其它金矿床成矿地质条件较为特殊.采用ICP-MS方法分别对郭金矿矿石、牧牛山岩体和中基性脉岩中的稀土元素的组成进行了测定,探讨了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来源的问题.结果显示,矿石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具有右倾型和平坦型两种型式.具平坦型配分曲线特征的矿石与花岗岩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型式接近,二者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具右倾型配分曲线特征的矿石与脉岩的曲线型式类似,二者的相关性较好.晚期碳酸盐化的矿石具有极高的稀土含量.脉岩Eu异常不明显,矿石和花岗岩均具明显的Eu负异常.表明了成矿物质来源于牧牛山岩体和地壳深部,成矿流体来源于深部岩浆演化,矿床的形成具有多期次性.

关键词: 金矿 , 稀土元素 , 成矿物质 , 成矿流体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下一页
  • 末页
  • 共3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