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4332)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P(nBA-co-St)接枝VC反应中的缓聚及复合物结构与性能

, 潘明旺 , 袁金凤 , 李志 , 张留成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丙烯酸正丁酯与苯乙烯共聚物P(nBA-co-St)胶乳为种子,通过乳液接枝共聚氯乙烯(VC)制备了P(nBA-co-St)/PVC复合树脂。粒径分析结果表明,PVC已成功地包覆在种子上,从透射电镜照片能清楚分辨出复合粒子具有核壳结构,文中合理解释了在该接枝共聚过程中显现的缓聚现象。动态力学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核层共聚物中PSt组分含量增加,复合材料在低温区的力学损耗峰逐渐移向高温方向,纯PnBA核因比PSt组分更易接枝VC,从而显著影响了复合树脂低温区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试样冲击断面的扫描电镜分析揭示,P(nBA-co-St)原位增韧PVC的机理源于基体的剪切屈服。

关键词: 聚氯乙烯 , 苯丙胶乳 , 形态结构 , 缓聚 , 增韧

高速公路下采空区充填治理研究

张淑坤 , 王宾辉 , 李伟 , , 张向东

硅酸盐通报

为了解决高速公路下采空区安全稳定问题,采用粉煤灰泡沫混凝土进行充填治理.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不同配比粉煤灰泡沫混凝土充填材料特性,并运用数值模拟手段针对实际工程进行充填治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粉煤灰泡沫混凝土充填体具有质轻、多孔、吸收变形能力等特点,能够满足一般采空区充填强度要求;在满足充填体强度要求前提下,随着泡沫及粉煤灰掺入量的增加,能够得到同质量下普通混凝土体积3~7倍以上的充填体,说明该充填体利用率较高;该充填材料峰后强度较高、延性好,适合高速公路下采空区充填治理;经过实际工程数值计算检验,该充填体材料对于高速公路减沉效果明显,对于特定工程选择合适配比能够更加节约充填治理成本.

关键词: 高速公路 , 采空区 , 粉煤灰泡沫混凝土 , 数值模拟

发电控制器的液晶显示设计

耿卫东 , 王立萍 , 王俊 , 周锎 , 李响

液晶与显示 doi:10.3788/YJYXS20122706.0780

基于高稳定性单片机PIC18F97J60设计了一种独立运行光发电控制器.该控制器采用串口LCD作为显示界面,能够实时显示太阳能电池的电压和输出电流、负载用电情况和控制器运行状态.控制器能够通过以太网与上位机通信.给出了光控制器液晶显示模块的硬件结构设计和软件流程设计.实验结果表明,该液晶显示模块接口简单,抗干扰性,工作稳定,能够满足光控制器实时显示的要求.

关键词: PIC18F97J60 , 液晶显示模块 , 控制器 , SPI接口

分子线的-安特性研究

李英德 , 李红海 , 苏燕 , 王传奎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2.z1.032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共扼分子2-氨基-5-硝基-1, 4-二乙炔基-4′-苯硫醇基苯的电子结构, 并利用弹性散射格林函数方法研究了该分子与金表面形成的分子线的-安特性. 该工作将有利于未来分子电子学器件的设计.

关键词: 化学吸附 , 分子线 , 分子电子学

提高光玻璃透光率的研究概述

耿铁 , 胡金中 , 蔚川乐 , 盛洁 , 秦立祥

硅酸盐通报

能源短缺已经成为阻碍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开发新型能源已经受到广泛的共识.太阳能作为一种无污染、可再生能源,它的利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太阳能光玻璃的透光率在太阳能利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如何提高光玻璃的透光率已成为光行业一项重大的研究课题.光玻璃作为光电池组件封装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直接应用在太阳能光发电组件上,具有传递和控制光线,或导出电流作用的玻璃产品.光玻璃的透光率是影响太阳能光电池转换效能的重要因素,然而它受到玻璃中金属含量,压延花型以及玻璃表面薄膜制备方法等很多因素的影响.本文介绍了影响光玻璃透光率的因素,并且详细地概述了提高光玻璃透光率的方法以及对这些方法所做的研究,为下一阶段的研究提供了方向.

关键词: 玻璃 , 透光率 , 增透膜

双光子光光折变介质中非相干耦合亮-暗混合光孤子族

袁建法 , 郝瑞宇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10.04.012

为了得到双光子非相干耦合亮-暗混合光孤子族的结果,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稳态情况下多束互不相干的光束在双光子光光折变晶体中的传播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具有相同偏振和相同波长的多束互不相干的入射光束可在晶体中形成双光子非相干耦合亮-暗混合光孤子族.当入射光束中仅包含两个分量时,孤子族就转化为光孤子对;并用双光子光光折变晶体LiNbO3进行了分析说明.研究结果可为空间光孤子理论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 , 光折变效应 , 双光子光折变介质 , 亮-暗混合孤子族

全碳太阳能热光系统

刘东 , 于海童 , 杨震 , 段远源

工程热物理学报

太阳能热光发电是太阳能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碳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特性,因此是极具吸引力的太阳能热光系统材料.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碳纳米材料的全碳太阳能热光(CSTPV)系统,竖直排列多壁碳纳米管阵列作为吸收器;堆木头结构多壁碳纳米管薄膜作为发射器.堆木头结构使发射器在两种偏振条件下都具有与光电池能带间隙匹配的波长选择发射率.本文结合能量平衡模型和等效电路模型建立了可靠的CSTPV系统理论模型,并对CSTPV系统进行表征.当发射器吸收器面积比为3,太阳能聚光倍数为3000时,系统效率达到最大值16.2%,比相同条件下钨发射器太阳能热光系统最大效率(12.4%)提高了30.6%.

关键词: 太阳能热光 , 全碳 , 堆木头结构碳纳米管发射器 , STPV理论模型

聚合物/纳米粒子结构光电池的研究进展

陈少杰 , 张秋禹 , 张力 , 尹常杰

材料导报

从聚合物/纳米粒子结构光电池的工作原理出发,分别介绍了聚合物/富勒烯衍生物结构光电池和聚合物/无机半导体结构光电池各自的研究进展,同时比较了这2种结构光电池的性能,提出了目前开发聚合物/纳米粒子结构光电池所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关键词: 聚合物 , 纳米粒子 , 富勒烯衍生物 , 无机半导体 , 性能比较

系统充电与逆变控制研究

高嵩 , , 何宁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本文从提高光系统整体性能、延长铅酸蓄电池使用寿命及减轻传统光系统逆变一体机重量出发,对光系统充电与逆变控制进行了研究.充电控制器采用直接电流控制(MPPT)算法和过充电压温度补偿相结合的三阶段充电控制策略;逆变器采用改进型交错并联反激变换器拓扑实现交流电压220V输出,在充分利用太阳能阵列输出功率的基础上,缩短铅酸蓄电池充电时间,同时逆变产生交流电供给负载,去除了工频变压器,有效减少了逆变器体积,减少系统成本.

关键词: 系统 , 逆变器 , MPPT , 直接电流控制算法 , 温度补偿

铁酸铋薄膜光效应研究进展

周浩 , 高荣礼 , 符春林

表面技术 doi:10.16490/j.cnki.issn.1001-3660.2016.07.022

铁酸铋是目前唯一在室温下同时具有铁电性和反铁磁性的单相多铁性材料,并且这两种铁性有序之间存在磁电耦合效应,其铁电居里温度和反铁磁奈尔温度都远在室温以上,在光电器件、自旋电子器件、铁电随机存储器、磁电存储单元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此外,作为一种典型的铁电材料,铁酸铋还具有较大的剩余极化强度、相对较小的带隙宽度以及较大的光吸收系数,理论上具有较大的光电转换效率,有望成为下一代太阳能光电池的备选材料。然而,目前有关铁酸铋材料光效应的机制还没有明确的定论,影响其光效应的因素较多,例如电畴、界面、厚度、退极化场、缺陷及极化强度等。欲提高铁酸铋材料的光电转换效率,许多问题亟待解决。综述了近几年来国内外关于铁酸铋薄膜光效应机制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 多铁性材料 , 铁酸铋 , 磁电耦合效应 , 光电转换效率 , 效应 , 机制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434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