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萌
,
徐建华
,
杨亚杰
,
蒋亚东
,
陈光铧
材料导报
研究了导电聚合物PEDT作为阴极材料的有机片式固体钽电解电容器的制备工艺,通过调整隔离材料、掺杂剂等参数有效改善了有机片式固体钽电容器的性能.重点研究了阻隔剂、掺杂剂含量等参数对有机片式固体钽电容器电容、等效串联电阻、漏电流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隔离材料体积分数为0.5%~1.5%时,薄膜具有较好的耐压性能,电容器的漏电流较小(<5μA);当掺杂剂质量分数为1.5%~2%时,掺杂剂可以有效地进入PEDT主链进行掺杂,PEDT薄膜的电导率较高,从而使电容器获得较低的等效串联电阻.
关键词:
PEDT
,
钽电解电容器
,
阻隔剂
,
掺杂
陈光铧
,
徐建华
,
杨亚杰
,
蒋亚东
,
葛萌
材料导报
有机导电聚合物是一类重要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有机聚合物掺杂状态下,因具有共轭结构,从而提高了电子的离域性,对外表现可以导电.根据掺杂类型和组合的不同,超级电容器有机聚合物电极可分为3种基本类型.阐述了有机聚合物电极的导电原理和分类,介绍了有机聚合物电极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
电化学超级电容器
,
导电聚合物
,
聚苯胺
,
聚噻吩
,
混合类型电容器
,
全固态超级电容器
窦鹏
,
李友国
,
梁开明
金属学报
研究了中碳贝氏体支承辊钢在低应力、水润滑和牵引滚动条件下的接触疲劳裂纹萌
生与扩展特征, 发现了表面起源的垂直短裂纹和棘齿短裂纹. 疲劳104 cyc时,
垂直短裂纹就在接触表面大量出现, 且在萌生后立即进行高速初
始扩展, 其后绝大多数停止长大; 棘齿短裂纹出现较晚.
两种短裂纹长大到一定深度时均停止扩展. 在疲劳失效寿命的70\%---80\%时,
垂直短裂纹恢复扩展, 并随即加速长大. 几乎同时, 两种短裂纹
在亚表层以转折的方式重新扩展. 在表面损伤出现之前, 两种短裂纹的萌生
和扩展行为始终局限在近表面薄层内.
关键词:
滚动接触疲劳
,
null
,
null
查小琴
,
惠卫军
,
雍岐龙
材料研究学报
doi:10.3321/j.issn:1005-3093.2008.06.015
研究了三种碳和钒含量不同的铁索体-珠光型非凋质钢的高周疲劳破坏行为,并与调质钢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铁素体-珠光体型非调质钢的高周疲劳性能与其微观组织特征有关.提高铁索体相硬度,其疲劳极限及疲劳极限比均提高,疲劳极限比最高可达0.60,远高于调质钢的0.50;热轧态粗大的网状铁索体-珠光体组织的疲劳性能较差,低于同等强度水平的高温回火马氏体组织.铁索体-珠光体型非调质钢疲劳破坏机制不同于调质钢,其疲劳裂纹基本上萌生于试样表面的铁索体/珠光体边界,并优先沿着铁索体/珠光体边界扩展;对于同等强度水平的调质钢,不存在像铁索体那样的软相,因而易在试样表层粗大的夹杂物处萌乍疲劳裂纹.
关键词:
材料科学基础学科
,
铁素体-珠光体型非调质钢
,
高周疲劳
,
疲劳裂纹萌生和扩展
,
微观组织
水嘉鹏
,
陈秀梅
,
王灿
材料研究学报
用葛摆测量了a-PdCuSi合金的内耗-温度曲线,证明在该合金的Tg和Tx温度附近有两个内耗峰P1和P2.P2峰是与非晶晶化有关的内耗峰,而P1峰可能是弛豫型的内耗峰.分析了倒扭摆和Collette摆的灵敏度,阐述了这两种摆不适用于测量a—PdCuSi类合金的内耗峰.
关键词:
非晶态
,
null
,
null
L.B.Magalas
金属学报
根据有关术语、实验结果和理论处理方法的现有数据,对冷加工峰,200,220或250℃峰,Snoek-Koster(SK)峰,以及Snoek-Ke-Koster(SKK)峰进行了评估。并特别强调了葛庭遂教授(Ke)为理解冷加工峰所作的贡献。同时,对由(1)Schoeck,(2)Seeger,(3)王业宁等人,(4)Magalas和Ngai,以及(5) Ogurtani 等人发展的现有理论模型进行了简要的综述.
关键词:
Snoek-Koster峰
,
null
,
null
,
null
胥永刚
,
李宁
,
沈保罗
,
陈天富
,
邱绍宇
,
邹红
材料科学与工艺
doi:10.3969/j.issn.1005-0299.2005.03.028
以自制的Fe-7Al-0.5Ti高阻尼合金为研究对象,利用葛氏倒扭摆仪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对合金自由振动的衰减能力的影响.数据显示,在900℃下保温2 h后经过水冷处理后合金的阻尼参数δ达0.163.另一方面合金900℃下晶粒尺寸在2 h以前长大明显,此时合金的阻尼性能很快增加,2 h后晶粒尺寸增加缓慢,该性能逐渐降低.
关键词:
Fe-7Al-0.5Ti阻尼合金
,
内耗
,
热处理工艺
,
微观组织
赵增祺
,
陈腓騢
,
李喜孟
,
杨大智
材料研究学报
用真空葛氏扭摆研究了CuZnAl 形状记忆合金平衡状态试样的内耗。在室温至500℃温度范围内,观测到两个弛豫型内耗峰,峰温分别为240℃和345℃(f≈1.7Hz)。通过改变频率测得240℃峰的弛豫激活能为27kcal/mol,345℃峰的弛豫激活能为42kcal/mol。计算了两个峰的τ_0值,确定345℃峰为α相中Zener 弛豫峰,240℃峰则是由β有序相内反向畴界某种点缺陷运动所产生。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