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龙飞
,
张俊伟
,
李光
,
葛祥才
,
滕谋勇
,
李玉超
复合材料学报
以绝缘性BaTiO3、半导性SiC和具有导电性的纳米石墨片(GNP)为填料,采用溶液法制备了聚偏氟乙烯(PVDF)基复合材料,着重研究了具有不同性质的填料对PVDF基复合材料介电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不同纳米填料用量的增加,PVDF基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都有增大的趋势,尤其是添加半导性SiC和导电性GNP对PVDF基复合材料介电性能改善的效果最明显,其影响程度可由ε'-ε"曲线获知;当SiC和GNP含量高于渗流阈值后,其高频松弛峰趋于平直;采用介电模量的形式可以很好地描述材料在频率依赖下的松弛行为,其松弛激活能随着填料用量的增大而降低,表明填料的加入促进了PVDF基复合材料的极化.
关键词:
BaTiO3
,
SiC
,
纳米石墨片
,
聚偏氟乙烯
,
介电松弛
,
复合材料
王利平
,
陶续泉
,
葛祥才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α-二硫代萘甲酸异丁腈酯(CmN)为链转移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CuCl2·2H2O为催化剂,2,2'-联二吡啶(bpy)为配体,对反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RATRP)和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RAFT)的混合聚合体系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一系列末端带有双硫酯基团和-Cl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均聚物.(1H-NMR)和(GPC)等测试结果表明,一锅法和两步法聚合体系均具有"活性"/可控聚合特征,其中两步法在反应初期分子量分布指数较一锅法宽,二者均存在短时间的诱导期.在混合聚合体系中,两种聚合机理共同起作用,使聚合体系具有"活性"聚合的特征.
关键词:
反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
,
混合聚合体系
吴国学
,
陈国华
,
任云生
,
吕志刚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6.09.003
通过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及控矿因素的研究,建立了乌拉嘎金矿床找矿标型.在张才沟矿化区通过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等研究工作,确定出隐伏金矿体赋存的最佳部位,并实施了工程查证,钻孔70m深处见厚3m、平均品位20.4×10-6的矿体.进一步证实了预测方法的有效性,取得了满意的成果.
关键词:
隐伏矿体
,
预测
,
查证
,
乌拉嘎金矿
,
张才沟矿化区
钱浩庆
,
卞文山
材料研究学报
<正> 第五次(1991)国家自然科学奖已于1991年12月揭晓,共有53项优秀成果获奖,其中属材料与工程科学部分的有6项。1 铝电解过程中若干物理化学问题的研究本项研究获三等奖。主要研究者:邱竹贤,姚广春,冯乃祥,张明杰,李庆峰研究单位:东北工学院
关键词:
周媛
,
李晓红
,
毛唯
,
毕晓昉
,
熊华平
,
吴欣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10.z1.072
以磁控溅射的Ti薄膜作为中间层可在较低温发下实现钛合金的扩散焊.研究了工作气压和溅射功率两个主要工艺参数对Ti薄膜沉积速率、成膜质量的影响规律.在Ar气压为0.8Pa,溅射功率为38W的条件下在TC4试祥表面沉积了厚约1μm的Ti薄膜,采用感应加热方式将其分别快速加热至600℃,800℃,900℃和1000C.通过对薄膜表面形貌、成分及物相分析发现,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薄膜晶粒显著长大,少量Al,V原子扩散进入Ti薄膜中,除Ti6O外未发现新的物相.
关键词:
Ti薄膜
,
扩散焊
,
钛合金
水嘉鹏
,
陈秀梅
,
王灿
材料研究学报
用葛摆测量了a-PdCuSi合金的内耗-温度曲线,证明在该合金的Tg和Tx温度附近有两个内耗峰P1和P2.P2峰是与非晶晶化有关的内耗峰,而P1峰可能是弛豫型的内耗峰.分析了倒扭摆和Collette摆的灵敏度,阐述了这两种摆不适用于测量a—PdCuSi类合金的内耗峰.
关键词:
非晶态
,
null
,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