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庆麟
,
施天生
,
陈廷国
,
陈源
,
吴自良
金属学报
四种不同Ti浓度的Fe-Ti合金,加氮到N/Ti>1之后,发现有两个内耗峰,并且随氮浓度之增加而同时升高。20℃处的峰是氮的Snoek峰,160℃附近的是s-i峰。s-i峰的峰高和Ti浓度成线性关系,表明起峰的反应只涉及孤立的Ti原子,与Ti-Ti原子对或杂质原子团都无关系。 提出了产生s-i峰的二种缺陷中心——Ti-N对缺陷和N-Ti-N仨缺陷——的模型(图7)。氮占Ti位就构成对缺陷,其中的Ti,N原子亲和力很强,只要合金中尚存有自由Ti原子,就不可能存有自由氮原子,因此N/Ti≤1以下,不会出现Snoek峰或s-i峰。N/Ti>1之后,多余氮原子要在对缺陷的OⅡ位和T_3位之间以约1:10的比例进行分配,直到绝大部分的对缺陷转化为仨缺陷。N/Ti(?)2以后,几乎所有的多余氮都进入了仨缺陷的OⅡ位,此时s-i峰的弛豫强度突然增加10倍。 淬火时冻结在α-Fe基体中的过饱和氮、要扩散到OⅡ位(扩散距离~10(?)),以期达到室温下的再分配,因此引起Snoek峰室温下的迅速衰减。s-i峰的形状,只取决于多余氮的浓度,与淬火温度、冷却速度无关。
关键词:
朱健
,
葛庆麟
金属学报
本文应用电镜薄膜技术,观察30CrMnSiNi2A超高强度钢在淬火与回火过程中马氏体的精细结构,发现此钢淬火后存在位错型和孪晶型两类马氏体。低温回火的断裂韧性值,主要取决于马氏体的分解产物的性质和形态,而与挛晶马氏体是否存在无关。均匀分布的χ-Fe_2C的消失以及脆性的Fe_3C相的择优偏析,导致400℃退火钢的严重脆化。550℃回火后出现高温回火脆性,除了合金元素和合金碳化物在晶界富集外,晶内的微细沉淀相对滑动位错的钉扎,都对它的断裂韧性下降有贡献。回火温度进一步升高,沉淀相球化,基体回复,使断裂韧性再次上升。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