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雪峰
,
荣鸣雷
,
马胜军
,
谢建新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7.09.007
采用真空熔炼﹑氩气保护下拉式连续定向凝固技术制备纯铜板材,研究了工艺参数对凝固成形过程的影响,分析了连续定向凝固板材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当熔体温度1160℃、下拉速度70mm/min、冷却水量900L/h时,可以连续稳定成形宽25mm、厚5mm且表面光亮、具有连续柱状晶组织的纯铜板材,其抗拉强度为146MPa,屈服强度为33MPa,延伸率为54%,电导率为105.9% IACS,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
关键词:
纯铜
,
连续定向凝固
,
柱状晶
,
板材
季灯平
,
刘雪峰
,
谢建新
,
余均武
,
李卫河
,
荣鸣雷
金属学报
采用真空熔炼、氩气保护下拉式连续定向凝固方法制备了Cu-12%Al(质量分数)合金线材, 研究了工艺参数对凝固成形过程的影响, 分析了连续定向凝固线材的组织性能. 结果表明: 当熔体温度1250℃、下拉速度9 mm/min、冷却水量900 L/h时, 可以连续稳定成形直径6 mm、表面较光滑、具有单晶组织的Cu-12%Al合
线材, 其延伸率达到19.7%, 弹性模量达到167.9 GPa, 电导率达到22.23% (IACS), 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
关键词:
Cu-Al合金
,
continuous unidirectional solidification
,
single crystal
,
elastic material
季灯平
,
刘雪峰
,
谢建新
,
余均武
,
李卫河
,
荣鸣雷
金属学报
doi:10.3321/j.issn:0412-1961.2006.12.003
采用真空熔炼、氩气保护下拉式连续定向凝固方法制备了Cu-12%Al(质量分数)合金线材,研究了工艺参数对凝固成形过程的影响,分析了连续定向凝固线材的组织性能.结果表明:当熔体温度1250℃、下拉速度9 mm/min、冷却水量900 L/h时,可以连续稳定成形直径6 mm、表面较光滑、具有单晶组织的Cu-12%Al合金线材,其延伸率达到19.7%,弹性模量达到167.9 GPa,电导率达到22.23%(IACS),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
关键词:
Cu-Al合金
,
连续定向凝固
,
单晶
,
弹性材料
王大维
,
李岩松
贵金属
在旋转蒸发体系中,研究雷酸金的制备方法,并探索了不同条件下雷酸金产品的金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在105℃下蒸发45 min 为相对最优制备条件;用90℃蒸馏水洗涤90 min 为雷酸金最佳后续处理条件。
关键词:
无机化学
,
雷酸金
,
金含量
,
洗涤水
,
洗涤处理
李世昌
,
敖晓娟
,
王庆
,
王浩江
,
谭卓华
,
王飞
,
杨育农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抗氧剂2,2’-亚甲基双(6-壬基对甲酚)合成研究中的关键中间体2-壬基对甲酚通过羰基还原制备,羰基还原可以通过黄鸣龙反应或克莱门森反应实现,本研究对比了这两种反应在2-壬基对甲酚制备中的应用.
关键词:
羰基还原
,
亚甲基
,
黄鸣龙反应
,
克莱门森反应
张要强
,
张帆
绝缘材料
doi:10.3969/j.issn.1009-9239.2008.01.011
研究了在35 kV输电线路雷电"易击段"绝缘子串上并接线路避雷器来提高线路耐雷水平的方法.建立了雷电波作用下35 kV输电线路电磁暂态仿真计算模型,借助电磁暂态软件(ATP-EMTP)仿真分析了线路避雷器对35 kV输电线路耐雷水平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易击段"架设线路避雷器后.可明显提高35kV输电线路的耐雷水平,尤其雷直击导线时,线路避雷器的作用效果更加明显;雷击杆塔塔顶时,杆塔接地电阻是影响35 kV输电线路耐雷水平的重要因素.最后,仿真估算了不同避雷器架设方案下35 kV输电线路的耐雷水平.本研究对于平原地区35 kV输电线路的线路防雷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输电线路
,
杆塔接地电阻
,
线路型避雷器
,
耐雷水平
郑雪芳
,
刘波
,
朱育菁
,
陈德局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6.06044
建立了高效离子交换色谱和紫外检测系统快速分离青枯雷尔氏菌的细菌色谱方法.通过比较青枯雷尔氏菌悬浮在哌嗪-HCl缓冲体系和双蒸水后的菌体数变化及细胞形态变化,分析该缓冲液对青枯雷尔氏菌生长活性及细胞表面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青枯雷尔氏菌悬浮在乎衡缓冲液、洗脱缓冲液和双蒸水中的菌体数量无明显差异,分别为6.467× 109、6.267× 109和6.233× 109 cfu/mL.透射电镜观察发现,3种溶液处理后,青枯雷尔氏菌均保持完整的细胞结构研究了缓冲液pH值、流速及菌体细胞浓度对青枯雷尔氏菌色谱分离效果的影响,确定青枯雷尔氏菌的最佳色谱分离条件为:缓冲液pH值为8.0,流速为2 mL/min,菌体浓度大于1.0× 108 cfu/mL且小于1.0× 1010cfu/mL.该分离条件缩短了分离时间,提高了分离效率,为快速分离青枯雷尔氏菌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同时也为细菌等微生物的分离提供了新途径.
关键词:
高效离子交换色谱
,
分离
,
青枯雷尔氏菌
,
细胞表面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