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30)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非金属夹杂物对439M耐点蚀性能的影响

马国艳 , 陈海涛 , 郎宇平 , , 李国新

钢铁研究 doi:10.13228/j.b0yuan.issn1001-0963.20140369

利用电化学实验和扫描电镜(SEM)结合能谱仪(EDS)分析研究了非金属夹杂物对钛、铌双稳定439M铁索体不锈钢耐点蚀性能的影响.动电位阳极极化实验结果表明,没有或者少夹杂物区域为工作电极的试样439M Part击穿电位为813mV,比整个区域为工作电极的试样439M-Whole的击穿电位高出了约600mV.SEM结合EDS分析显示:试样439M-Whole的点蚀坑呈不规则形貌,主要发生于(Ti,Ca,Al)2O3复合夹杂物上,这是钝化膜表面不均匀和点蚀坑内的自催化反应共同作用的结果;而试样439M-Part的点蚀坑则位于(Ti,Nb)(C,N)夹杂物周围.研究表明,夹杂物周围有铬的偏析并形成铬的化合物,其周围出现贫铬区,引发点蚀.

关键词: 非金属夹杂物 , 耐点蚀性能 , 铁素体不锈钢

18Cr18Mn2MoN奥氏体不锈钢在900 ℃等温过程中的析出行为

马玉喜 , , 周荣 , 朗宇平 , 蒋业华

钢铁

用金相法、电镜观察等分析研究了固溶+时效处理过程中18Cr18Mn2MoN高氮奥氏体不锈钢氮(碳)化物及金属间相的析出行为。结果表明,在18Cr18Mn2MoN不锈钢中,随900 ℃等温时间的延长,Cr2N析出过程为:沿晶界以链条状析出→沿三晶界交汇处以胞状析出并伴随少量的晶内析出→逐渐向晶内生长并与晶内析出物相连呈层片状布满整个晶面;随着氮化物的析出伴随有σ、χ和γ′相析出。探讨了各析出物的析出机理,通过析出物形貌的TEM观察和选区衍射分析(SAD)确定了几种析出物的晶体结构及其与基体的位向关系。

关键词: 高氮奥氏体不锈钢;氮化物;碳化物;位向关系;晶体结构

超高氮奥氏体钢的韧脆转变

马玉喜 , , 周荣 , 郎宇平 , 蒋业华

钢铁

在-60 ℃至室温范围内,采用夏比冲击试验测定材料的韧脆转变温度(DBTT),并通过对冲击断口的扫描电镜(SEM)观察和透射电镜(TEM)观察等方法,对几种不同氮含量奥氏体不锈钢在低温下发生韧脆转变的现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Charpy冲击试验中,除大量高密度位错和层错外未发现奥氏体基体结构的变化,随温度的降低,其断口形貌由韧窝→韧窝和似准解理→似解理脆断变化,断裂形式为以穿晶为主的混合断裂。

关键词: 夏比冲击试验;高氮奥氏体钢;韧脆转变;似解理断裂

EPR法评价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敏感性的研究

金维松 , 郎宇平 , , 孙力军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利用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即EPR)法检测了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敏感性的程度.研究了不同条件对敏化度的影响,特别是不同敏化时间、敏化温度、扫描速度、溶液温度对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性能的影响,并与草酸电解浸蚀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双环EPR法能定量、定性的检测不锈钢的晶间腐蚀敏感性.对304LNSS而言,敏化时间越长,温度越高,其晶间腐蚀敏感性越强.扫描速度越快,溶液温度越低,同一材料的Ra值越小.EPR法与草酸电解浸蚀试验结果相吻合.

关键词: 奥氏体不锈钢 , EPR , intergranular attack

固溶时效对超高氮奥氏体不锈钢析出行为的影响

马玉喜 , , 周荣 , 蒋业华

材料热处理学报

用金相法、电镜观察等研究固溶+时效处理过程中超高氮奥氏体不锈钢氮化物及金属间相析出行为.结果表明:在超高氮奥氏体不锈钢中,随850℃等温时间的延长Cr2N析出过程为:沿晶界链条状析出→沿三晶界交汇处胞状析出并伴随少量的晶内析出→逐渐向晶内生长并与晶内析出相连呈层片状布满整个晶面,Cr2N的析出形态多以颗粒状、蠕虫状、层片状、菊花状分布;随着氮化物的析出伴随有σ相析出,这些金属间相多呈片状出现.探讨了各析出物的析出机理;通过析出物形貌TEM观察和选区衍射分析(SAD)确定了氮化物晶体结构及其与基体的位向关系;氮主要是以Cr2N和过饱和间隙原子的形式存在.

关键词: 高氮奥氏体不锈钢 , 固溶时效 , 氮化物 , 晶体结构

超高氮奥氏体钢的韧-脆转变

马玉喜 , , 周荣 , 郎宇平 , 蒋业华

钢铁

在-60℃至室温范围内,采用夏比冲击试验测定材料的韧-脆转变温度(DBTT),并通过对冲击断口的扫描电镜(SEM)观察和透射电镜(TEM)观察等方法,对几种不同氮含量奥氏体不锈钢在低温下发生韧-脆转变的现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Charpy冲击试验中,除大量高密度位错和层错外未发现奥氏体基体结构的变化,随温度的降低,其断口形貌由韧窝→韧窝和似准解理→似解理脆断变化,断裂形式为以穿晶为主的混合断裂.

关键词: 夏比冲击试验 , 高氮奥氏体钢 , 韧-脆转变 , 似解理断裂

含氮奥氏体钢与马氏体钢的抗弹行为研究

陈蓉 , 时捷 , 董瀚 , 刘燕林 , 顾玉丽 ,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3969/j.issn.1004-244X.2006.02.013

对不同状态含氮奥氏体钢板和马氏体钢板进行了抗枪弹与抗杆式模拟弹试验,分析了它们的穿甲机理.含氮奥氏体钢具有优良的抗弹性能,并优于传统马氏体钢的抗弹性能.马氏体钢抗杆式模拟弹防护系数随着强度的提高而提高,呈线性关系,含氮奥氏体钢穿甲防护系数远远高于同一强度级别的马氏体钢.研究表明,含氮奥氏体钢的抗弹性能的提高主要通过冲击硬化,动态强度明显提高,以及通过塑性变形区域增加,使弹丸更多的能量转换成塑性变形能.

关键词: 含氮奥氏体钢 , 抗弹性能 , 穿甲机理 , 冲击硬化

Fe-17Mn-13Cr-0.3N奥氏体不锈钢的晶间腐蚀研究

周勇 , 郎宇平 , , 刘培英

钢铁研究

用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即EPR)法研究了Fe-17Mn-13Cr-0.3N奥氏体不锈钢的耐晶间腐蚀的程度.通过改变敏化时间和敏化温度,研究了不同的时间和温度对不锈钢的耐晶间腐蚀性能的影响,并结合Thermo-calc相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温度下,Ra值随时间变化的基本趋势都是先逐渐增大,达到1个峰值然后开始下降,Fe-17Mn-13Cr-0.3N奥氏体不锈钢种在750 ℃左右敏化时晶间腐蚀倾向最严重,不同于一般的Cr-Ni奥氏体钢种.w(Cr)太低,即使w(C)低于0.02 %,而且在没有碳化物析出的情况下,也会有严重的晶间腐蚀倾向;在w(Cr)为13 %以上,w(C)为0.065 %左右时,晶间腐蚀倾向不明显;氮有利于防止晶间腐蚀的发生,却对抗选择性腐蚀不利.

关键词: EPR , 晶间腐蚀 , 选择性腐蚀 , 奥氏体不锈钢

1Cr22Mn15N不锈钢的韧-脆转变机理

马玉喜 , , 周荣 , 朗宇平 , 蒋业华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3969/j.issn.1000-3738.2007.10.007

在-200 ℃~室温范围内,采用拉伸和夏比冲击试验测定了1Cr22Mn15N高氮奥氏体不锈钢的韧-脆转变温度(DBTT),并通过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等方法对该钢在低温下的韧-脆转变现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钢发生韧-脆转变的温度在-110℃左右;最早出现脆性滑移平台的温度在-80℃,并有诱发的ε相出现;其断口形貌由韧窝→韧窝+准解理→解理脆断变化,断裂形式为穿晶断裂;可能是由于在脆性第二相上形成微裂纹,导致在两个滑移面之间产生穿晶脆性断裂.

关键词: 高氮奥氏体不锈钢钢 , 夏比冲击试验 , 韧-脆转变 , 穿晶断裂

18Cr18Mn2MoN奥氏体不锈钢在900℃等温过程中的析出行为

马玉喜 , , 周荣 , 朗宇平 , 蒋业华

钢铁

用金相法、电镜观察等分析研究了固溶+时效处理过程中18Cr18Mn2MoN高氮奥氏体不锈钢氮(碳)化物及金属间相的析出行为.结果表明,在18Cr18Mn2MoN不锈钢中,随900℃等温时间的延长,Cr2N析出过程为:沿晶界以链条状析出→沿三晶界交汇处以胞状析出并伴随少量的晶内析出→逐渐向晶内生长并与晶内析出物相连呈层片状布满整个晶面;随着氮化物的析出伴随有σ、x和γ'相析出.探讨了各析出物的析出机理,通过析出物形貌的TEM观察和选区衍射分析(SAD)确定了几种析出物的晶体结构及其与基体的位向关系.

关键词: 高氮奥氏体不锈钢 , 氮化物 , 碳化物 , 位向关系 , 晶体结构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下一页
  • 末页
  • 共3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