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74)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光纤布拉格光栅化学镀钴层的温度传感性能

胡勇涛 , 李玉龙 ,

材料保护

为了有效地实现光纤布拉格光栅(FBG)的金属化和降低其生产成本,对FBG进行了化学镀钴.采用体视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镀钴层的外貌和结合状况进行了分析;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仪对镀钴层的结构进行了分析;使用光栅网格分析仪测试了镀钴FBG的温度传感性能,并以传感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FBG化学镀钴工艺参数选用14.1 g/L CoSO4,21.2 g/L NaH2PO2,141.1 g/L C11H13KO8,31.0 g/L H3BO3,pH值为10,温度90℃,时间1h时,钴镀层均匀、平整,与FBG结合良好;FBG温度传感灵敏度随镀钴层增厚而加大,镀钴层厚度为5.0μm时温度传感灵敏度系数为12.21 pm/℃,实测温度灵敏度系数与理论结果有较高的一致性.

关键词: 化学镀钴 , FBG , 温度传感性能

有机涂层钢板鲜性影响因素的研究

卢琳 , 任玉苓 , 温乃盟 , 李晓刚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10.02.005

为提高有机涂层钢板的表观装饰性和工艺优化,对涂层表面鲜性进行了测量评价,并探讨了影响涂层鲜性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规律.研究表明:降低钢板表面粗糙度、减小涂料的粒度和黏度、增加面漆或底漆的厚度和准确控制面漆烘干温度,均可有效提高钢板鲜性,改善涂层平滑性.

关键词: 有机涂层 , , 光泽 , 粗糙度 , 涂料 , 钢板

平整轧制表面形貌复关系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

刘莹 , 陈大融 , 秦力

钢铁

对平整轧制中轧辊表面微凸体形貌的复率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平整变形区的摩擦系数、微凸体形貌分布的间距和截面直径等因素对形貌复率有显著影响.摩擦系数减小,引起形貌复率的降低,形貌间距与形貌复率之间在一定范围内呈单调递增的关系.平整轧制实验得到与理论分析相一致的结果.

关键词: 平整 , 表面形貌 ,

碱溶性多糖的提取及其分析

陈小强 , 周瑛 , 叶阳 , 成浩 , 尹军峰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8.12.027

在煎煮后的低档绿茶茶渣中提取碱溶性多糖,经HPGPC-ELSD法分析其含有3种均一性多糖组分,依出峰顺序其质量分数约为5.96%、78.99%和15.05%;GC-MS法测得组成碱溶性多糖的6种单糖: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并分析了其摩尔比例.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显示,碱溶性多糖在250~290 nm区段有"波浪状"吸收.红外光谱表征了碱溶性多糖的特征,圆二色谱分析了其水溶液的cotton效应.结果表明,在190 nm有正cotton效应,在203 nm有负cotton效应.

关键词: 碱溶性多糖 , 提取 , 分析

膜过程集成提纯黄素的研究

肖文军 , 刘仲华 , 邓欣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05.04.018

以云南红碎为原料,以1:8与1:7的茶水比在90℃下浸提两次,每次30 min,合并浸提液;以膜面积为1 m2、孔径为0.2μm的陶瓷膜、膜面积为4 m2、截留分子量为3 500或10000的卷式超滤膜以及膜面积为4 m2、截留分子量为300的卷式纳滤膜依次进行微滤澄清、超滤分离与纳滤浓缩,系统研究了各膜滤过程的性能表征及其效应.结果表明:微滤对料液具有很好的澄清效果,黄素的得率达91.85%,且膜的再生能力强;3500膜超滤能有效去除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其截留率分别为91.23%,92.50%,黄素纯度为1.72%,但黄素得率只有27.35%;10000膜超滤对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的截留率分别为50.19%,47.93%,黄素的得率与纯度分别为85.79%,1.00%;300膜纳滤浓缩10000膜超滤液至13.16倍,黄素截留率达93.39%,且黄素的纯度提高至1.14%;利用NaOH+三聚磷酸钠(pH12)的清洗液清洗污染的超滤膜与纳滤膜,可使其得到很好的恢复.

关键词: 微滤 , 超滤 , 纳滤 , 黄素

正渗透浓缩料液中茶多酚研究

徐龙生 , 刘启明 , 张凯松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16159/j.cnki.issn1007-8924.2015.03.015

采用NaCl溶液作为驱动液,考察了不同的驱动液浓度、不同的膜材料对料液中茶多酚的浓缩效果,研究了正渗透过程中膜渗透性能(通量)、膜污染状况、膜清洗效果以及浓缩液中茶多酚的保留率.结果表明:正渗透浓缩茶多酚,以NaCl溶液为驱动液,可以获得较为稳定的通量,采用正渗透浓缩荼多酚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以PA-4M、CTA-4M、CTA-2.7M浓缩料液,在达到10倍的浓缩倍数时,对污染的膜用NaOH(pH=10)进行清洗25 min,其通量恢复率分别为100%、95.9%、96.1%,浓缩液中茶多酚的保留率分别为70%、79.3%、83.8%;采用CTA膜以2.7 mol/L NaCl溶液为驱动液进行浓缩较为合适.

关键词: 正渗透 , 驱动液 , 浓缩 , 茶多酚 , 膜污染 , 膜清洗

螺烷酮合成的新工艺

刘长辉 , 文瑞明 , 雷雪松 , 张哲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0.90863

以α-紫罗兰酮为原料,经间氯过氧苯甲酸环氧化、甲醇钠开环、超声波辐射Pd/C催化甲酸铵选择性碳碳双键加H、硼氢化钠还原、脱水环化及乙酰丙酮亚钴催化烯丙位氧气氧化等6步反应,以总收率52.6%合成了食用香料2,6,10,10-四甲基-1-氧杂-螺[4.5]-6-癸烯-8-酮(螺烷酮). 用IR、1H NMR、MS谱及元素分析等测试技术表征了产物的结构和组成.

关键词: 螺烷酮 , 超声波辐射 , α-紫罗兰酮 , 选择性氧化还原 , 烯丙位氧化

壳炭材料除灰工艺及机理研究?

杨华 , 黄丽 , 刘石彩 , 赵佳萍 , 侯敏 , 许伟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5.18.012

以油茶壳为原料,采用盐酸洗涤的方法,探究了壳炭的灰分去除工艺及机理。研究发现,炭化温度越高,炭样灰分越高;酸洗时间越长,炭样灰分越低;当酸洗时间>2h之后,再延长酸洗时间,灰分降低不明显。油茶壳炭采用盐酸洗涤除灰工艺时,脱灰反应主要发生在炭的表面,不会形成有效的扩孔反应。在实验研究炭化温度范围内,油茶壳炭的孔隙结构均很不发达,盐酸洗涤能显著降低其灰分,但几乎不形成新的孔隙结构。油茶壳炭经水蒸汽活化扩孔后,盐酸洗涤在降低灰分的同时,通过清除堵塞孔道的无机物质,可以增加约20%的孔容,但孔的大小没有发生变化。

关键词: 油茶壳 , 活性炭 , 灰分 , 盐酸洗涤 , 孔结构

生物质/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龚新怀 , 赵升云 , 陈良璧 , 雷鹏飞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6.24.010

为高值化利用茶产业剩余物资源,以废弃生物质(Tea biomass,TB)为填料,聚丙烯(Polypropylene, PP)为基体,采用密炼-注塑工艺制备了TB/PP复合材料,考察了生物质填料种类、处理方式及其添加量对复合材料结构、形态及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以茶树枝为生物质填料制备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最佳,梗次之,茶叶最差;梗填料经水煮和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增容处理后,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拉伸模量及弯曲模量分别提高了23.4%、9.0%、16.9%和13.9%。SEM图片显示梗填料与基体界面相容性提高。随梗填料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模量、弯曲模量逐渐增大,而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缓慢下降,吸水率增加,热性能得到改善。当TS添加量为30%(质量分数)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比PP减小7.3%,但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及拉伸模量则分别提高11%、86.1%和54.7%。浸水80 h后吸水率为0.89%。

关键词: 木塑复合材料 , 生物质填料 , 聚丙烯 , 界面改性

层状纳米羟基磷灰石/氨酸药物释药性能研究

郑志雯 , 刘小健 , 赵娜如 , 王迎军 , 魏坤 , 张淑花

硅酸盐通报

本文以层状纳米羟基磷灰石为载体制备了羟基磷灰石/氨酸药物,并对其体外释药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羟基磷灰石/氨酸药物在起始阶段具有很快的药物释放速率,50 min时的累积释放量接近80%,最终的释药量可达90%以上.而且在释药初期,载药量高的样品比载药量低的样品具有更高的累积释药百分量.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 层状结构 , 氨酸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8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