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长岭
,
陈进
,
张翔
,
曾滔滔
,
张维华
,
韩绍昌
人工晶体学报
以价廉的FeCl2·4H2O为原料、采用改进的溶胶-凝胶法制备了LiFePO4/C正极,考察了溶胶体系pH值对凝胶时间、正极材料结构、形貌和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pH值时胶粒表层吸附的电荷数量不同、造成排斥力大小不同,从而导致凝胶时间的差异.pH值为3时制备的LiFePO4/C试样颗粒细小、分布均匀、团聚现象不明显,晶粒尺寸为最小的39.6 nm;该试样在1C、5C时的放电容量分别为132.2 mAh/g、94.7 mAh/g,氧化还原反应峰电位差最低,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关键词:
LiFePO4/C
,
溶胶-凝胶法
,
pH值
,
电化学性能
徐琼
,
夏悦
,
尹笃林
,
范长岭
,
徐仲榆
新型炭材料
以竹材加工中产生的锯屑为原料,经磷酸浸渍48h~72h后,在200℃条件下热解2h得到竹炭,将其用发烟硫酸在100℃下磺化2h得到具有酸催化功能的磺化竹炭.XRD和FTIR分析表明:磺化竹炭是一种具有多环芳烃结构的无定型固体酸功能材料.采用吡啶吸附红外漫反射法确定表面酸位类型为质子酸.用离子交换-酸碱滴定法测得磺化竹炭的酸量为2.02mmol·g-1.在催化多种醛、酮与乙二醇的缩合反应中,磺化竹炭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和重复使用性能.
关键词:
竹
,
竹炭
,
磺化竹炭
,
表征
,
催化作用
曾滔滔
,
韩绍昌
,
范长岭
,
李玲芳
,
张维华
,
张翔
人工晶体学报
分别采用溶胶-凝胶法和高温固相法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3V1.93 Ti0 05(PO4) 3/C,研究Ti4+掺杂对Li3 V2(PO4)3材料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溶胶-凝胶法和高温固相法均得到单斜晶系结构,且无杂相存在,少量Ti4掺杂并未影响材料的结构形貌,但显著改善了电化学性能.溶胶-凝胶法掺杂Ti4+试样在0.2C和12 C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29 mAh·g-1和102 mAh·g-1,明显高于高温固相法掺杂Ti4+试样,且循环性能良好.研究表明利用溶胶-凝胶法掺杂是一种改善离子掺杂效果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
磷酸钒锂
,
溶胶-凝胶法
,
Ti4+掺杂
,
高温固相法
范长岭
,
徐仲榆
,
苏玉长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用化学聚合法合成聚苯胺(PAn),并考察其在LiCoO2和LiMn2O<,4>正极中的双重功能.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PAn的产率y=94.06%、导电率σ=18.39 S/cm,大于乙炔黑(AB)的导电率σ=7.77 S/cm;以制备的PAn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在不添加其他导电剂对其进行恒电流充、放电试验(电流密度J=15 mA/g)时,第三循环的比放电容量D3=60.8mA·h/g、充、放电效率n3=94.56%;PAn在正极中兼有活性材料的功能;以LiCoO2和尖晶石LiMn2O<,4>为正极活性材料,以PAn替代AB作为导电剂进行恒电流充、放电试验,在电流密度分别为15、30、45和60 mA/g时,比充、放电容量都增大,表明正极的极化程度减小;正极在经过较大电流密度(60 mA/g)充、放电后,再以小电流密度(15 ma/g)进行充、放电时,比充、放电容量几乎没有变化,表明经较大电流密度(60 mA/g)充、放电后,LiCoO2和尖晶石LiMn2O<,4>的贮锂结构没有改变.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
LiCoO2
,
LiMn2O4
,
聚苯胺
,
化学聚合
,
双重功能
李君
腐蚀与防护
就长岭气田气井高腐蚀环境的特点,结合现场实践,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气井腐蚀规律监测技术研究,多手段结合,进一步评价了目前的防腐蚀技术措施。腐蚀监测为气田长期安全高效开发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
天然气
,
CO2腐蚀
,
腐蚀监测
,
防腐蚀措施
曹尔庆
,
秦伯章
,
李永治
金属学报
1956年8月26日午后2时30分,弓长岭通洞区发生了岩石错动现象,在坑道中发现了顶板弯曲、裂缝、掉碴,响声等现象,在采场中也有冒顶,而地表也有塌陷。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不是局部冒顶,也不是冲击,而是岩石发生了移动,岩石发生移动的原因是受到了矿山压力,而引起岩石移动的矿山压力所产生的根本原因却是由于坑内采矿后形成了采空区。随着采矿时间的增长,采空区的范围扩大,会使矿体附近的围岩发生移动,并可能波及到地表。影响通洞区岩石移动的范围、大小、时间及对矿山的危害是与弓长岭通洞区具体的地质条件及开采情况分不开的。 岩石移动的现象在开采金属矿床中是不可避免的,必须采取一切措施以减小岩石移动对生产上的直接威胁,今后弓长岭通洞区恢复生产的所有措施,都必须对岩石移动已经造成的安全上的威胁作适当的估计。
关键词:
张海
,
于辉
,
姚风臣
,
刘德富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3969/j.issn.1000-3738.2001.06.005
利用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确定了40MnBH钢的淬透性与化学成分之间的回归方程,以便分析化学成分对淬透性的影响程度,并应用概率论推导出求解成分内控规范的联立方程,使淬透性合格概率大于97.5%.
关键词:
逐步回归
,
淬透性
,
联立方程
,
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