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璐
,
邓炳耀
,
刘庆生
,
夏前军
,
范立元
材料导报
采用正交实验结合纳米粒径分析,研究分散剂、改性剂对纳米二氧化钛(TiO2)水分散体系的影响,得出分散纳米TiO2的最佳组合.结合聚四氟乙烯(PTFE)乳液和粘合剂,按一定比例配制纳米TiO2/PTFE复合整理液,通过浸渍法将纳米TiO2负载于滤料之上,并研究其光催化降解作用以及孔径、过滤效率等.正交实验得出分散纳米TiO2的最佳组合,六偏磷酸钠(SHMP)含量为0.5%、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含量为0.4%、硅烷偶联剂(KH560)占粉体质量分数为10%;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EDAX)谱图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图显示涤纶针刺滤料上负载了TiO2及PTFE粒子;在紫外灯照射下,负载纳米TiO2涤纶针刺滤料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性能,可有效降解亚甲基蓝溶液及甲醛气体.
关键词:
纳米TiO2
,
针刺
,
分散
,
光催化
,
过滤
喻海良
,
刘相华
,
赵宪明
,
司良英
,
牛海山
,
草场芳昭
钢铁研究学报
利用显式动力学有限元方法和几何模型更新方法模拟了不同立辊孔型下多道次立平辊轧制过程,对轧后各道次的轧件头尾形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平立辊轧制时,轧件影响深度比采用孔型立辊时小,且轧件尾部出现尖角,而采用孔型立辊时未出现;采用孔型辊时,孔型立辊底部导角大小对轧件头尾形状影响较小,且轧件伸长率比采用平立辊时大。同时,平立辊轧制过程头尾情况与用铅实验值吻合较好,说明了本次分析的正确性。
关键词:
立平辊轧制;轧件头尾形状;有限元;几何模型更新方法
喻海良
,
刘相华
,
赵宪明
,
司良英
,
牛海山
,
草场芳昭
钢铁研究学报
利用显式动力学有限元方法和几何模型更新方法模拟了不同立辊孔型下多道次立-平辊轧制过程,对轧后各道次的轧件头尾形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平立辊轧制时,轧件影响深度比采用孔型立辊时小,且轧件尾部出现尖角,而采用孔型立辊时未出现;采用孔型辊时,孔型立辊底部导角大小对轧件头尾形状影响较小,且轧件伸长率比采用平立辊时大.同时,平立辊轧制过程头尾情况与用铅实验值吻合较好,说明了本次分析的正确性.
关键词:
立-平辊轧制
,
轧件头尾形状
,
有限元
,
几何模型更新方法
刘慧
,
王国栋
,
刘相华
钢铁研究学报
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LS-DYNA对3种不同形状立辊的轧边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并对轧边后板坯断面形状和平面形状参数进行了分析比较.模拟计算结果表明:用孔型立辊轧边可增加变形渗透程度,轧后板坯具有较好的断面形状和平面形状,使用孔型立辊和锥形立辊均可提高轧制过程的稳定性.
关键词:
立辊形状
,
板坯形状参数
,
稳定性
,
有限元模拟
袁国明
,
李明雷
,
肖宏
钢铁
针对热连轧粗轧区立轧轧制力在线模型预报精度低的问题,采用有限元软件DEFORM模拟了板坯热连轧粗轧区立轧过程,分析了板坯立轧过程轧制力预报精度低的原因.通过对有限元模拟结果的分析,给出了板坯立辊轧边时计算变形程度的新方法,并通过回归得到了适合板坯立轧轧制力计算的外端应力状态影响系数公式,进而得到了新的轧制力计算公式.经与现场实测数据比较,明显提高了立轧轧制力的预报精度.
关键词:
立轧轧制力
,
有限元
,
外端应力状态系数
袁国明,,李明雷,肖宏
钢铁
针对热连轧粗轧区立轧轧制力在线模型预报精度低的问题,采用有限元软件DEFORM模拟了板坯热连轧粗轧区立轧过程,分析了板坯立轧过程轧制力预报精度低的原因。通过对有限元模拟结果的分析,给出了板坯立辊轧边时计算变形程度的新方法,并通过回归得到了适合板坯立轧轧制力计算的外端应力状态影响系数公式,进而得到了新的轧制力计算公式。经与现场实测数据比较,明显提高了立轧轧制力的预报精度。
关键词:
立轧轧制力; 有限元; 外端应力状态系数
冯宪章
,
刘才
,
江光彪
钢铁
在相同来料尺寸和轧制规程的条件下, 通过分析 H 型钢腹板变形区和翼缘变形区的空间几何关系,获得了水平辊和轧件先接触时立辊轴线的偏移量。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立辊偏移前后 H 型钢轧制的有限元模型,研究了立辊轴线偏移时H型钢头部位移场和力能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通过偏移立辊轴线的方法可降低 H 型钢头部“舌头”的长度,从而降低了切头损失,同时也提高了轧件咬入的稳定性。研究结果为现有万能式 H 型钢轧机的改造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关键词:
立辊偏移;头部变形区;有限元模型;轧制力;位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