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690)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含有复合缓冲剂碱性化学镀液对Ni-Fe-P合金镀性能的影响

吕旺燕 , 张永君 , 苏伟 , 陶胜 , 刘世念 , , 卢国华

材料保护

目前,Ni-Fe-P合金化学镀还存在许多缺点,基于硼酸和硫酸铵组成的复合缓冲剂,以硫酸亚铁为镀铁源,系统研究了配位剂、还原剂、缓冲剂、镍盐、硫酸亚铁浓度对化学镀Ni-Fe-P效果的影响;探明了镀速,镀层中Ni,Fe和P的含量,镀层硬度及其耐蚀性能随镀液组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本法可以成功实现Fe,P含量可控、高速制备Ni-Fe-P合金镀层,镀液中的复合缓冲剂具有显著的加速剂功能,有利于加快镀速和提高镀层中的Fe,P的含量,有利于提高镀层的硬度;适量提高镍盐、硫酸铵和硼酸浓度,有利于加快镀速,适量提高硫酸亚铁和硫酸铵浓度,有利于提高镀层中的Fe含量,适量降低柠檬酸钠、硫酸铵或适量提高次磷酸钠浓度,可以提高镀层中的P含量,提高硼酸和硫酸铵浓度,可以提高镀层的硬度.

关键词: 化学镀Ni-Fe-P合金 , 复合缓冲剂 , 镀速 , 耐蚀性 , 显微硬度

发电机铜导线腐蚀控制准动态模拟试验研究

叶春松 , 张晋 , 钱勤 ,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通过准动态正交试验(L1645),研究了时间、水温、转速、pH值、溶解氧等因素对发电机内冷水系统中铜导线腐蚀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铜腐蚀影响的顺序从大到小依次为:pH值、转速、溶解氧、试验时间、水温.当试液pH值分别为6.0、7.0、8.0、9.0时,对应Cu2+含量水平和平均值分别为:558、177、136、111(μg/L).在准动态试验条件下,将除盐水调节成微碱性,能有效抑制铜的腐蚀,Cu2+含量小于200 μg/L.  

关键词: 发电机 , water-cooled system , copper corrosion , orthogonal test

环氧树脂基导电复合涂层的制备及防腐蚀性能

刘世念 , 王成 , , 卢国华 , 王福会

材料研究学报

采用物理混合的方法在Q235碳钢表面制备一种环氧树脂基导电复合涂层.结果表明,E51环氧树脂清漆涂层存在大量的微泡,严重影响涂层的防护性能.导电复合涂层的微泡数量显著降低,经2000 h盐水浸泡和盐雾腐蚀实验结果表明,涂层未出现起泡、剥落等破坏,涂层下的Q235碳钢未发生腐蚀.电化学交流阻抗表明,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E51清漆涂层的阻抗急剧降低,而复合涂层的阻抗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而增大,表现出一定的自修复功能.复合涂层的电阻率和附着力分别为103Ω·cm数量级和9.12 MPa.

关键词: 金属材料 , 材料失效与保护 , 耐蚀性 , 导电性 , Q235钢 , 环氧树脂

发电机铜导线腐蚀控制准动态模拟试验研究

叶春松 , 张晋 , 钱勤 ,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doi:10.3969/j.issn.1002-6495.2004.01.011

通过准动态正交试验(L1645),研究了时间、水温、转速、pH值、溶解氧等因素对发电机内冷水系统中铜导线腐蚀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铜腐蚀影响的顺序从大到小依次为:pH值、转速、溶解氧、试验时间、水温.当试液pH值分别为6.0、7.0、8.0、9.0时,对应Cu2+含量水平和平均值分别为:558、177、136、111(μg/L).在准动态试验条件下,将除盐水调节成微碱性,能有效抑制铜的腐蚀,Cu2+含量小于200μg/L.

关键词: 发电机 , 内冷水 , 铜腐蚀 , 正交试验

修复剂减摩机理的研究

于洋 , 顾家琳 , 康飞宇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3969/j.issn.1000-3738.2006.10.005

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摩擦表面再生技术,其实质是通过在润滑油中添加一种"摩修复剂"以达到增强摩擦件减摩抗磨能力、对摩擦表面进行原位免拆卸修复的目的.以透射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俄歇电子能谱仪和拉曼光谱仪分析了在添加摩修复剂的润滑油中运行过的齿轮表层,对摩修复剂的减摩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摩擦表面的修复再生层为类金刚石膜和硅氧玻璃膜.

关键词: 表面再生技术 , 修复再生层 , 类金刚石膜 , 硅氧玻璃膜

"摩"(PBC)技术及其摩擦磨损特性

王勇 , , 刘家浚 , 周仲荣

功能材料

采用液压高精度材料试验机考察了GCr15钢平面-球面接触摩擦副在机油和摩机油2种介质润滑下的摩擦磨损性能.用激光扫描显微镜(LSM)观察了磨痕表面形貌并测量了磨损体积.结果表明:摩具有较好的抗摩擦磨损性能,缩短了磨损过渡阶段的持续时间,减轻了表面粘着磨损、剥落损伤,减弱了磨粒磨损,降低了金属磨损体积损失;载荷与位移幅值增加,摩的抗摩擦磨损能力增强.

关键词: "摩"技术 , 摩擦磨损 , 油润滑

材料对铸铁试样摩擦表面改性的影响

刘永强 , 张栋

宇航材料工艺 doi:10.3969/j.issn.1007-2330.2006.01.012

运用改装的摩擦实验机对灰铸45#钢摩擦副做旋转对磨实验.在摩擦副中滴入摩试剂,烫在大气环境中变载荷、定转速条件下进行实验.主要探索摩材料对灰铸铁摩擦副表面改性的机理和耐磨规律.结果表明:摩擦试样表面有大量光滑的灰色块状物生成,表面微区亦增添了来自矿物粉体中的元素;显微硬度明显提高,其中灰色区尤为显著;表面粗糙度显著降低,起到了良好的耐磨减摩效果.

关键词: 摩擦 , 磨损 , , 表面改性

槲寄生中高草素-7-O-β-D-葡萄糖苷的分离及含量测定

赵云丽 , 马铭研 , 高晓霞 , 刘涛 , 于治国 , 毕开顺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6.05.012

对槲寄生中的有效成分高草素-7-O-β-D-葡萄糖苷进行了分离和结构鉴定,并对其含量进行了分析.色谱条件:C18柱(200 mm×4.6 mm i.d., 5 μm),流动相为乙腈-0.5%冰醋酸水溶液(体积比为18∶82),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 ℃,检测波长为284 nm,进样量为10 μL.结果表明,高草素-7-O-β-D-葡萄糖苷的峰面积与其质量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9 7;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6.0%~100.1%.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精密度好,可作为槲寄生质量控制的一个有效方法.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 草素-7-O-β-D-葡萄糖苷 , 槲寄生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69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