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进展
,
张涛
,
王璐
,
师进文
,
陈玉彬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7)62769-4
具有高活性和稳定性的半导体光催化材料是太阳能光催化制氢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中CdS胶体颗粒催化剂因其合适的禁带宽度和带边位置以及较低的原料价格而广受关注.但它在水溶液中不稳定,易受光腐蚀,因而限制了其应用.目前人们致力于用各种方法提高其稳定性,包括各种纳米结构的应用、复合其他催化剂材料以及不同晶相结构复合.ZnS是一种宽禁宽半导体,禁带宽度为3.6 eV,常被用来与CdS形成固溶体调控其能带结构,从而提高其性能和稳定性.其中核壳结构CdS/ZnS异质结具有骑跨型(I型)能带结构,具有特殊的光学和电学性质,在量子点LED和量子点生物荧光显示剂方面获得关注和应用,同时也显示了良好的光催化性能.研究人员对核壳结构CdS/ZnS异质结材料中ZnS壳层厚度对其光学性能包括荧光效率等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然而ZnS壳层厚度、颗粒尺寸及其表面处理对光催化性能影响方面的报道很少.本文发展了一种简易的两步法,制备了核壳结构CdS/ZnS微米球光催化剂.首先采用超声喷雾热分解法制备CdS微米球,然后以水浴法在CdS微米球上生长ZnS壳层.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和透射电镜(TEM)对所得样品进行了表征.SEM和TEM结果显示,所得微米球为完整包裹的球形核壳结构;XRD表征证实CdS核与ZnS壳层皆为六角相晶型;光催化性能表征结果显示,该样品的光催化制氢性能远高于单独的CdS微米球以及同法所制的ZnS微米球.通过改变前驱液浓度(Zn源浓度分别为0.2,0.3和0.5 mol/L)获得了三种不同厚度的核壳结构CdS/ZnS微米球,X射线荧光光谱结果证实了其壳层厚度成功调控.UV-vis结果发现,其吸收边由内核CdS决定,受壳层厚度的影响不大.光致荧光发射光谱分析发现,随着壳层厚度的增加,其540 nm处的CdS带边发射峰强度逐渐增大.这可能是由于ZnS壳层对CdS表面缺陷的钝化作用降低了其非辐射复合过程,从而提高了荧光发光效率.光催化制氢性能结果表明,前驱液浓度为0.3 mol/L时合成的核壳结构CdS/ZnS微米球的产氢效率最高.为了进一步提高其光催化效率,采用氮气中高温热处理、水热二次硫化法以及两者共用三种方式对性能最优的微米球进行改性,获得了三种核壳结构CdS/ZnS样品.结果发现,这些改性方法未影响其吸收边,但水热二次硫化法处理以及两者共用处理的样品在540 nm处的光致荧光发射峰强度明显高于未处理的和高温热处理的样品,证实水热二次硫化法处理可以有效地消除其表面缺陷,减少非辐射复合.XRD结果表明其晶型没有发生变化.TEM表征发现,经高温热处理后其壳层发生重结晶,形成颗粒包裹形貌,而经水热二次硫化法处理后其壳层同样发生重结晶,但包裹颗粒的尺寸明显更小.光催化性能测试表明,处理后样品的光催化性能皆优于未处理样品,其中两者共用法处理的样品产氢性能和稳定性最高.
关键词:
核壳结构
,
光催化
,
表面处理
,
制氢
,
低成本合成
孙廉洁
钢铁
苏钢4号高炉运用现代化管理方法,全面贯彻高炉安全、稳定、顺行、均衡、长寿、高产、优质、低耗的工作方针和操作方针及有关长寿技术措施,炉龄达10年10个月,产铁8 385 t/m3,创全国小高炉长寿高效先进水平.
关键词:
高炉
,
长寿
,
管理
,
操作
王晶
,
宋义全
,
冯佃臣
,
李涛
,
李晓刚
材料保护
土壤的干湿变化直接影响到土壤中金属材料的腐蚀.为此,应用失重法研究了土壤湿度对Q235钢在苏里格大气田土壤中腐蚀行为的影响,结合电镜、能谱等手段对腐蚀产物进行表征,并对腐蚀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土壤湿度对Q235钢的腐蚀影响很严重,在湿度为10%时,出现最大腐蚀速率.腐蚀形貌观察发现Q235钢点腐蚀倾向较为严重;钢的腐蚀产物主要是铁的氧化物(Fe2O3,Fe3O4).
关键词:
土壤湿度
,
Q235钢
,
腐蚀行为
,
点腐蚀
,
腐蚀机理
李云涛
,
刘云华
,
李真
,
韩一筱
,
李欢
,
周赛芳
黄金
doi:10.11792/hj20160403
卡特巴阿苏特大型金铜矿床位于新疆西天山那拉提北缘断裂的南侧,紧邻那拉提北缘断裂.对矿区构造地质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对构造与成矿作用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矿体主要分布于F5、F6断层之间的断层-破碎带节理构造系统中,显示出典型的构造控矿特征.通过对矿区构造与区域构造关系的探讨,认为矿区构造系统为与区域性那拉提北缘断裂的次级平行构造,因此该矿区构造体系为与区域性构造平行的一套断层破碎带-节理构造系统.
关键词:
控矿构造
,
构造特征
,
构造系统
,
卡特巴阿苏金铜矿床
,
新疆西天山
杜巍
,
刘学建
,
于波
,
郑斌
,
卢旭飞
,
王进安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10.01.016
在阿苏卫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改扩建工程中,以膜生物反应器(MBR)的出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在一定的pH、进水流量、操作压力下纳滤膜对COD_(cr)、NH_3-N和电导率的去除情况.结果表明:在设备初期运行阶段,在pH为7、操作压力为0.5 MPa时,纳滤膜对COD_(cr) 的去除率达75%;对NH_3-N的去除率较低,出水的NH_3-N值略低于进水;对电导率的平均去除率达55%.此外,还分析了纳滤膜的运行性能以及与原有反渗透处理工艺联合使用等问题.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
纳滤
,
反渗透
,
COD_(cr)去除率
席明杰
,
马生明
,
朱立新
,
弓秋丽
中国稀土学报
doi:10.11785/S1000-4343.20130417
准苏吉花高-中温热液脉型铜钼矿床是近年来中蒙边境新发现的众多中型铜钼矿床之一,矿体主要赋存在二叠纪花岗闪长岩中,仅少量产于宝力高庙组变质粉砂岩中,多呈透镜状产出,具尖灭再现现象.矿床稀土元素组成特征表明:花岗闪长岩和闪长岩脉稀土配分模式相似,表现为强负Eu异常和极弱或无负Ce异常,为同源岩浆演化的产物.变质粉砂岩稀土组成与岩浆岩截然不同.辉钼矿矿石稀土元素组成大致可分为两组:一组矿石表现为明显的负Eu异常,Ce表现为由弱异常过渡为无异常的特征,与矿区花岗闪长岩稀土组成相似;另外一组矿石表现为弱负Eu异常和极弱负Ce异常,介于花岗闪长岩与变质粉砂岩稀土元素组成之间,暗示成矿过程中岩浆热液与地层之间发生了水/岩交换.说明区内成矿物质~部分来源于花岗闪长岩,另一部分来源于宝力高庙组变质粉砂岩.矿石δEu值指示矿石沉淀于高温、低氧的相对还原环境.
关键词:
稀土元素
,
成矿作用
,
铜钼矿床
,
准苏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