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留丽
,
周冕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通过分析动态流变实验数据来鉴别标识为“PP-R”的聚丙烯管材材质.研究了均聚聚丙烯(PP-H)和共聚聚丙烯(PP-B、PP-R)及其共混体系动态流变行为的差异,讨论了lg|η*|-lgω和lgG*-tan占(VGP图)关系,通过数值拟合的方法求算了动态粘流活化能Ea.结果表明,通过比较样品的Ea可判别样品为纯样或共混样;利用VGP图可鉴别出PP-B或PP-R管材中是否掺混了PP-H;比较均聚聚丙烯/嵌段共聚聚丙烯(H/B)、均聚聚丙烯/无规共聚聚丙烯(H/R)及嵌段共聚聚丙烯/无规共聚聚丙烯(B/R)共混样的|η*|与标准纯样的差异即可鉴别聚丙烯管材材质.
关键词:
聚丙烯
,
动态流变
,
管材
陈斌
,
彭向和
,
孙士涛
,
季金苟
,
陈松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对丽文哈贝壳的微结构进行了扫描电镜(SEM)观察,观察显示它是由无机霰石层和有机胶原蛋白组成的一种生物陶瓷复合材料,其中无机霰石层平行于贝壳表面整齐排列.观察也显示这些霰石层是由长而薄的霰石片所组成,不同霰石层中的霰石片具有不同的方向,构成螺旋等铺层形式.更仔细的观察显示每一霰石片又是由长而细的霰石纤维所组成,最细的霰石纤维具有纳米的尺度.根据在贝壳中观察到的螺旋结构,进行了螺旋结构和平行结构最大拔出力的比较实验研究,结果显示螺旋结构的最大拔出力大于平行结构的最大拔出力,它使贝壳具有高的强韧性.研究结果对高性能仿生陶瓷复合材料设计提供了有益指导.
关键词:
丽文哈贝壳
,
生物陶瓷复合材料
,
螺旋微结构
,
最大拔出力
卢伟国
,
徐克刚
,
王洋
,
王文福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3.11.007
针对黑龙江省老柞山金矿矿体形态复杂,矿体产状变化较大,矿脉穿插夹石等不利开采条件,采用经济实用的原材料和采矿新工艺,提出并试验成功了削壁充填留矿采矿法,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类似矿山具有推广和应用的价值.
关键词:
削壁充填留矿采矿法
,
回采率高
,
应用
于清军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11.12.009
目前玲珑金矿采矿方法主要为浅孔留矿采矿法,但由于玲珑矿田内部分矿体的产状为缓倾斜且上下盘均不稳固,传统的浅孔留矿采矿法不适用于缓倾斜矿体的开采,为此,在回采矿房内留有处于静止不动状态的部分矿石,以支撑围岩,防止其破坏和脱落,保证安全回采.介绍了静态留矿采矿法的采场结构及回采工艺,应用实践表明,采矿损失率4.8%,矿石贫化率13.6%,采场出矿能力比普通浅孔留矿采矿法提高了33%,静态留矿采矿法是一种适合玲珑金矿缓倾斜矿体开采的有效的辅助采矿方法.
关键词:
缓倾斜破碎矿体
,
浅孔
,
静态
,
留矿法
,
玲珑金矿
侯能邦
,
李祖碧
,
李崇宁
,
王加林
,
曹秋娥
冶金分析
doi:10.3969/j.issn.1000-7571.2002.05.006
利用铱催化高碘酸钾氧化丽春红G(PG)的褪色反应,建立了测定痕量铱的催化动力学光度法.在硫酸介质和90℃加热15min的条件下,于500nm波长处,采用固定时间法测定丽春红G吸收值的降低.Ir(Ⅳ)的浓度在0~1.0μg/25mL范围内与催化反应的速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 81 ×10 mg/mL.对0.3μg/25mLIr(Ⅳ)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61%(n=11).体系至少稳定3.5h.考察了40多种共存离子的影响,大多数常见离子不干扰,方法有较好的选择性.催化反应对Ir(Ⅳ)和丽春红G均为一级反应,催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103.66kJ/mol.用于冶金产品及岩矿中铱的测定,结果与推荐值十分吻合.
关键词:
铱
,
丽春红G
,
高碘酸钾
,
催化光度法
郝显福
,
贺严
,
孙嘉
,
王成财
,
高庆伟
黄金
doi:10.11792/hj20160308
针对白象山铁矿富水形态多变矿体,进行了基于可参考经验公式防水矿柱留设研究。通过发育体系下防水矿柱留设得出了富水层下矿体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和预控顶进路充填采矿法最大空顶高度和导水裂隙带高度。通过断裂构造附近矿柱留设研究得出了在断裂构造附近矿体倾角达到一定程度时,倾角越小,所留设防水安全矿柱越宽,为安全起见,选取了其最小倾角,静水压力水头高度按断层导通含水层在各勘探线最高高度计算,得到采用不同采矿方法时,各断层防水安全矿柱留设宽度平均值为104.77 m。
关键词:
富水
,
经验公式
,
防水矿柱
,
留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