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志信
,
臧剑甬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04.03.009
采用含有离子交换膜的三区电解槽,以H2SO4和(NH4)2SO4为电解液,阴极区和阳极区分别产生相应的碱和酸.阴极碱性液溶解4B酸粗品,活性炭吸附除去从粗品中溶出的对甲苯胺等杂质,中间区的酸性液使4B酸精品析出.阴极区和中间区的电解液为60 g/L(NH4)2SO4,阳极区的电解液为45 g/L H2SO4.电流效率77.4%,收率≥97%,精制品符合出口标准.
关键词:
离子交换膜
,
电解
,
精制
,
4B酸
何康
,
李洋
,
潘春旭
材料保护
利用纳米压痕技术,对3把出土于湖北的战国青铜剑残片表面富锡层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并结合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等仪器对其显微组织特征、合金成分进行了系统的表征。研究分析认为:(1)3把青铜剑残片属高锡青铜,表面存在一层由8相和非晶化合物构成的富锡层;(2)其双层结构中的惰性腐蚀层的特征表明富锡层是在长期埋藏环境中由于发生选择性腐蚀而形成的,排除了古代工匠人为处理的可能性。纳米压痕技术为古代金属样品微米级微区的力学性能的准确测试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关键词:
纳米压痕技术
,
材料学特征
,
战国青铜剑
,
湖北出土
,
富锡层
,
选择性腐蚀
陈瑞
,
吴敏
,
王万宾
,
吴爱民
,
赵婧
,
陈季康
,
潘波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7.04.2016072602
本研究以大型蚤毒性试验标准为参照进行剑水蚤的铜毒性试验,并以生物配体模型(BLM)为主要工具,实现对毒性数据的校正和毒性效应的预测.在不同水质参数下,实测铜的48 h LC50为141-566 μg·L-1,相应的BLM预测值为143-1208μg·L-1,表明BLM对铜的毒性预测良好.pH升高、DOC以及钙、镁、钠离子浓度的增加均对铜毒性有不同程度减弱作用,钾离子对铜毒性影响较小,BLM对这一现象的描述较好.利用Visual MINTEQ软件对不同水参数条件下铜形态分布进行模拟,辅助解释实验现象,发现钙、镁、钠、钾离子对铜形态分布影响较小.DOC的加入则使络合态铜含量增加,而pH升高导致游离态铜浓度下降,水合态铜浓度升高.本研究表明,预测铜对剑水蚤的毒性要充分考虑水质参数的影响,BLM在铜对剑水蚤的毒性预测方面表现了非常好的应用潜力.
关键词:
剑水蚤
,
铜毒性
,
生物配体模型
,
水质参数
车海军
,
刘畅
,
孙晓娜
,
杨景明
钢铁研究
选取等相对负荷为目标函数,令轧制力、轧制功率、轧制力矩、速度等参数满足一定约束条件,采用罚甬数法,将有约束条件转为无约束条件,采用粒子群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优化,求得最优解,这可使各机架功率合理分配,设备能力充分发挥,生产效率提高.
关键词:
粒子群
,
罚函数
,
冷连轧
,
轧制规程优化
吴鹏
,
刘志明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5.10.029
利用基于 pH 值反转的落球法制备出不同质量分数的纤维素和海藻酸钠复合水凝胶球,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凝胶样品的形貌和化学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海藻酸钠含量≤50%时凝胶球可以保持稳定的球形结构,内部为纤维链交叉聚集的三维网络多孔结构.复合凝胶球对亚甲基蓝、金胺 O 和臧红T 等阳离子染料有着良好的吸附效果,含有50%海藻酸钠凝胶球对亚甲基蓝的吸附量为163.36 mg/g,吸附过程满足准二阶动力学方程,经过5次吸附脱附实验后仍然保持初始81%的吸附量.因此,该复合凝胶球可以作为一种低成本的生物吸附剂用于染料处理领域.
关键词:
海藻酸钠
,
纤维素
,
吸附
,
阳离子染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