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智谋
,
易新建
,
郑家燊
,
熊维皓
,
胡茂中
,
徐尚志
,
唐宏翚
,
李祥辉
,
江丙武
,
彭德麟
,
向阳开
功能材料
采用自制的纳米TiC粉末制备Ti(C、N)基金属陶瓷.研究了纳米粉末对金属陶瓷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粉末冶金过程中,纳米TiC粉末易于在粘结相中扩散与溶解及沿晶界分布,降低了硬质相在粘结相中的溶解度,抑制了晶粒长大,同时微观上造成局部富C和稳定了硬质相中的C含量,使金属陶瓷材料的环形相增多尺寸增厚.抗弯强度与晶粒尺寸满足于Hall-Petch公式,5%~10%(质量分数)的纳米粉末加入量可使金属陶瓷的抗弯强度得到较大的提高,但硬度与晶粒尺寸的关系反Hall-Petch公式.
关键词:
纳米TiC粉末
,
Ti(C,N)基金属陶瓷
,
组织
,
性能
周书助
,
王社权
,
王零森
,
胡茂中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用X射线衍射、电子背散射像、钴磁仪和矫顽磁力计分析研究了烧结气氛(真空,N2,Ar)对Ti(C,N)基金属陶瓷合金的化学成分、饱和磁化强度和矫顽磁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属陶瓷混合料压坯在Ar气、真空、N2气等3种不同的气氛中烧结后,相应合金的碳、氮、氧总量依次增加,相应合金中粘结相的晶格常数依次减小,饱和磁化强度依次增大.Ar气和N2气烧结造成金属陶瓷合金的组织结构不均匀,N2气烧结影响更大,矫顽磁力出现异常.钴磁和矫顽磁力可以作为金属陶瓷合金化学成分和组织结构变化的一个判据.
关键词:
金属陶瓷
,
化学成分
,
烧结气氛
,
饱和磁化强度
,
晶格常数
徐智谋
,
易新建
,
胡茂中
,
徐尚志
材料热处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9-6264.2003.03.009
采用纳米Ti(C,N)粉末制备Ti(C,N)基金属陶瓷,研究了纳米粉末对金属陶瓷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粉末冶金过程中,纳米Ti(C,N)粉末易于在粘结相中扩散与溶解及沿晶界分布,降低了硬质相在粘结相中的溶解度,抑制了晶粒长大,提高了材料的红硬性能.抗弯强度与晶粒尺寸满足于Hall-Petch公式,5wt%~10wt%的纳米粉末加入量可使金属陶瓷的抗弯强度和切削性能得到较大的提高,但硬度变化不大.切削磨损主要表现为磨粒磨损和轻微的粘着磨损,磨痕细小均匀.
关键词:
纳米Ti(C,N)粉末
,
Ti(C,N)基金属陶瓷
,
组织
,
性能
徐智谋
,
易新建
,
郑家燊
,
熊维皓
,
胡茂中
,
徐尚志
,
唐宏翚
,
李祥辉
,
江丙武
,
彭德麟
,
向阳开
功能材料
研究了纳米晶Ti(C,N)固溶体粉末的碳热还原反应制备及其组织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以球形亚微米TiO2粉末和纳米碳黑为原料,通过原料成分C/Ti的准确配比和适当的工艺参数,可制备出成分优良的晶粒度为37nm的单相纳米晶Ti(C,N)固溶体粉末.
关键词:
纳米晶Ti(C,N)
,
制备
,
组织结构
徐智谋
,
易新建
,
胡茂中
,
徐尚志
无机材料学报
采用Ti(C,N)纳米粉末制备Ti(C,N)基金属陶瓷.研究了烧结温度、保温时间和升温速度等工艺参数对含10wt%纳米粉末的Ti(C,N)基金属陶瓷性能的影响,得到优化烧结工艺为1450℃,保温75min,升温速度3℃/min.用优化工艺制备的Ti(C,N)基金属陶瓷抗弯强度提高了约36.7%,增强机理主要表现为细晶强化、弥散强化和固溶强化.
关键词:
纳米粉末
,
Ti(C
,
N)-based cermets
,
properties
,
reinforcing mechanisms
张忠健
,
汪晓
,
李仁琼
,
胡茂中
硬质合金
doi:10.3969/j.issn.1003-7292.2007.01.009
简要介绍了中国硬质合金产业技术进步的历程,阐述了在超细硬质合金、涂层硬质合金、CAD/CAM技术、喷雾干燥和气压烧结方面取得的长足进步.指出了中国硬质合金产业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四大差距,提出了组建国家硬质合金工程研究中心,加强宏观调控,快速提升应用技术水平和培育高水平人才等重要对策.
关键词:
硬质合金产业
,
技术进步
,
差距
,
对策
徐智谋
,
易新建
,
胡茂中
,
徐尚志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24X.2003.06.011
采用Ti(C,N)纳米粉末制备Ti(C,N)基金属陶瓷.研究了烧结温度、保温时间和升温速度等工艺参数对含10wt%纳米粉末的Ti(C,N)基金属陶瓷性能的影响,得到优化烧结工艺为1450℃,保温75min,升温速度3℃/min.用优化工艺制备的Ti(C,N)基金属陶瓷抗弯强度提高了约36.7%,增强机理主要表现为细晶强化、弥散强化和固溶强化.
关键词:
纳米粉末
,
Ti(C,N)基金属陶瓷
,
性能
,
增强机理
魏超贤
,
张凰
,
张迪
,
杨晓磊
新型炭材料
随着纳米碳管(CNTs)的广泛应用,其不可避免地进入环境中,天然有机质与CNTs的相互作用增大了CNTs的分散性,可能带来更大的环境风险.本研究系统考察了溶解胡敏酸(HA)对CNTs的悬浮效果,发现随着悬浮次数的增加,HA的累积吸附量不断增大,而CNTs的悬浮量先增加后减少,表明CNTs确实存在分级悬浮的现象.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热重分析对高悬浮量和低悬浮量的CNTs进行表征发现,高悬浮量的CNTs相比低悬浮量的CNTs短且碎,说明具有较多缺陷的CNTs可能是易悬浮的部分;尽管高悬浮量的CNTs对HA的累积吸附量较低,但其较早的出现了明显的失重平台,具有较差的热稳定性.两方面的证据可以证实CNTs自身性质的差异是其分级悬浮的控制性因素.
关键词:
纳米碳管
,
分级悬浮
,
透射电镜
,
热重分析
王琳
,
田路萍
,
李芳芳
,
吴敏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7.04.2016081902
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危害近年来备受关注,有关PAHs在DOM上吸附特征的研究已有大量报道.但DOM构成成分的复杂性给PAHs与DOM相互作用的研究工作带来了困难.将DOM分离为不同化学结构和元素组成的组分,并分析其不同组分对与PAHs相互作用的具体贡献十分必要.本研究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将胡敏酸(Humic acid,HA)按照疏水性和酸碱性分离为不同组分,使用透析平衡法确定不同结构的HA与菲(PHE)的结合平衡常数,并对结合后样品进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结果显示,HA组分中的极性和脂肪族含量对PHE在HA上的结合有重要影响和不同的贡献机制.疏水性HA组分对PHE的结合亲和力高于亲水性HA组分,疏水性中性组分(HoN)与PHE之间的结合系数最高,亲水性酸性组分(HiA)对PHE在HA上的结合贡献最少,HoN对PHE的环境风险有重要影响.研究中首次通过对结合前后不同有机质组分的FTIR光谱图的对比分析,进一步证明脂肪族是HA中与PHE发生相互作用的主要组分.
关键词:
胡敏酸
,
离子交换树脂
,
多环芳烃
,
吸附
,
疏水性中性组分(H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