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绍彬
,
李振兴
,
胡芳红
,
孙喜莲
电镀与涂饰
结合金属小孔腐蚀机理,分析了金属镀层腐蚀的特点,给出了提高镀层耐蚀性能的途径,如多层镍工艺,光亮Ni/Cr镀层工艺,打底镀层,镀后处理等.
关键词:
金属镀层
,
小孔腐蚀
,
耐蚀机理
冯绍彬
,
彭东来
,
胡芳红
,
姬趁新
,
邵俊杰
材料保护
为了提高钢铁基体上化学置换镀铜的结合强度,采用原子力显微镜与电化学测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H2SO4-CuSO4体系置换镀铜工艺.结果表明,在该体系中加入高效添加剂可抑制置换反应的速度,控制铜的结晶过程.在2~3s内在铁基体上获得0.1~0.3 μm厚、结合强度高的致密铜层,进一步通过专用钝化剂处理后,能够满足CO2气保焊丝、轮胎钢丝等线材镀铜的工艺要求.
关键词:
置换镀铜
,
钢铁基体
,
原子力显微镜
,
工艺规范
冯绍彬
,
胡芳红
电镀与涂饰
"电位活化"现象认为,当金属离子在阴极还原的初始电位负于金属基体表面的活化电位时,电沉积竹初始过程将首先完成对金属基体的活化,随后镀层沉积在活化的基体表面,形成具有牢固结合强度的电镀层.简要阐述了电位活化的研究概况和基本观点.应用电位活化概念对工艺进行改进,以提高焦磷酸盐镀铜、HEDP镀铜、乙二胺镀铜等无氰镀铜层在钢铁基体上的结合强度.
关键词:
电位活化
,
无氰镀铜
,
电沉积
冯绍彬
,
李振兴
,
胡芳红
,
孙亮
,
韦永雁
材料保护
国产铜箔表面粗糙度不够,直接影响镀镍层的形态,用作高分子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时与高分子聚合物的结合强度不够,致使其使用性能不迭标.为了提高铜箔与有机材料问的结合强度,常采用表面粗化工艺.采用酸性硫酸盐镀铜工艺对铜箔表面进行粗化,并用微分电容曲线的电化学测量和扫描电镜及金相显微镜表征了铜箔粗糙度.结果表明,粗化电流密度为20 A/dm2时,粗化效果最为明显,在抗拉端面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国产铜箔抗拉强度由粗化前的60.85 N/cm2增大到粗化后的137.81 N/cm2,接近国外商品铜箔的抗拉强度138.26 N/cm2.
关键词:
表面粗化
,
电镀铜
,
微分电容
,
扫描电镜
,
抗拉强度
冯绍彬
,
李振兴
,
冯丽婷
,
胡芳红
材料保护
近年来,青铜器保护方法由一般的清除粉状锈转向高效缓蚀剂的应用,并成为研究热点.介绍了加速青铜器腐蚀的多孔氧电极机理,提出了加入氧还原反应抑制剂改进缓蚀剂的新思路.采用电化学Tafel曲线法进行腐蚀电流的测试并对缓蚀效果作出定量的评价.结果表明,在传统的苯骈三氮唑(BTA)中添加钝化促进剂后缓蚀效率可由原来的68.39%提高到97.81%,已对郑州博物馆2批文物进行了保护试验,至今未见新锈生成.对青铜盆残片保护前后腐蚀电流的测试结果分别为2.636×10-9 A和1.687×10-10A,缓蚀效率为93.6%.该缓蚀剂已成功应用于焊丝等表面铜层的抗变色处理.
关键词:
青铜器
,
缓蚀剂
,
缓蚀效率
,
电化学测试
冯丽婷
,
刘清
,
冯绍彬
,
胡芳红
,
蒋鸳鸯
材料保护
doi:10.3969/j.issn.1001-1560.2007.09.001
为了提高钢铁基体上羟基亚乙基二膦酸(HEDP)镀铜层的结合强度,采用电化学工作站进行阴极极化曲线和恒电流电位-时间曲线的测定,应用弯曲折断法进行临界起始电流密度(即保证镀层结合强度的最小初始电流)的测定和镀层结合强度的定量测定,探讨了辅助配位剂及相关工艺参数对镀层结合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辅助配位剂的加入提高了铜析出时的阴极极化,降低了临界起始电流密度,当用1 A/dm2的电流密度进行起始电镀时,可使铁的表面在铜沉积前得到更充分的活化,使铜镀层与铁基体的结合强度提高到6 416.38 N/cm2,已接近铜上电镀铜的水平.介绍了电镀层结合强度的定量测定方法,探讨了提高镀层结合强度的电位活化机理.
关键词:
羟基亚乙基二膦酸
,
镀铜
,
结合强度
,
定量测定
,
电位活化
冯绍彬
,
胡芳红
,
冯丽婷
腐蚀与防护
简述了影响青铜器腐蚀的主要因素,介绍了青铜器腐蚀的主要产物以及研究青铜器腐蚀的主要方法,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对青铜器腐蚀机理和缓蚀剂研究的最新进展,提出了加速青铜器腐蚀的氯化亚铜多孔氧电极机理.
关键词:
青铜器
,
铜锈
,
腐蚀机理
,
缓蚀剂
丁其杰
,
韩长喜
,
刘生福
,
王红
,
陈慧丽
腐蚀与防护
通过对采油五厂胡五块生产系统腐蚀因素调查,摸清了胡五块腐蚀原因是产出液中Cl-,HCO3等强腐蚀性离子含量高,同时含有一定量的CO2(最高达4.68%),并含硫酸盐还原菌(SRB),从而形成弱酸性腐蚀水体.经向套管中注入KY-2高效缓性剂(加药浓度100 mg·L-1)后,腐蚀速率由0.0970mm·a-1降为0.0215 mm·a-1,总铁值由38.1 mg·L-1降为16.5 mg·L-1,治理后减少腐蚀作业5井次,取得较好的防腐蚀效果.
关键词:
腐蚀因素
,
缓蚀剂
,
综合治理
,
现场试验
,
采油五厂
魏超贤
,
张凰
,
张迪
,
杨晓磊
新型炭材料
随着纳米碳管(CNTs)的广泛应用,其不可避免地进入环境中,天然有机质与CNTs的相互作用增大了CNTs的分散性,可能带来更大的环境风险.本研究系统考察了溶解胡敏酸(HA)对CNTs的悬浮效果,发现随着悬浮次数的增加,HA的累积吸附量不断增大,而CNTs的悬浮量先增加后减少,表明CNTs确实存在分级悬浮的现象.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热重分析对高悬浮量和低悬浮量的CNTs进行表征发现,高悬浮量的CNTs相比低悬浮量的CNTs短且碎,说明具有较多缺陷的CNTs可能是易悬浮的部分;尽管高悬浮量的CNTs对HA的累积吸附量较低,但其较早的出现了明显的失重平台,具有较差的热稳定性.两方面的证据可以证实CNTs自身性质的差异是其分级悬浮的控制性因素.
关键词:
纳米碳管
,
分级悬浮
,
透射电镜
,
热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