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志新
,
薛正良
,
胡正刚
,
余珊珊
钢铁
对铁品位在57%以下、理化和烧结性能较差的低品位矿粉按粗、细粒级搭配后,在混合矿中以29%的配比进行烧结杯试验.结果表明:细粒级矿配比为20%~26%,且增加粗粒B粉并减少C粉,有利于改善烧矿性能指标.基于使用该低品位矿的研究结果,设计了低品位矿配比分别为35%和41%的配用方案,其烧结指标合理、稳定;低品位矿配比为35%的方案烧结矿指标优于其他方案,与配比为29%的方案相比,转鼓指数平均提高2.49%,煤耗降低2.22 kg/t,烧结矿矿相结构中针状铁酸钙明显增加,孔洞尺寸变小且分布分散,低温还原粉化率平均降低7.24%,软熔区间减少18℃.
关键词:
低品位矿
,
配比
,
烧结
肖志新
,
薛正良
,
胡正刚
,
文志军
钢铁研究
通过对铁矿粉基础性能进行研究,比较了加拿大矿粉与其他5种矿粉的理化性能和高温烧结特性.依据基础研究结果进行了烧结杯试验,研究配用17%~25%加拿大矿粉的烧结指标变化和搭配矿粉的配比调节范围,得到烧结指标好的加拿大矿粉配用比例和使用方案.结果表明:加拿大矿粉配比在21%左右,火箭A粉配比在30%以下时,烧结矿性能指标较优.
关键词:
加拿大矿粉
,
配矿
,
烧结基础性能
,
烧结试验
许沂
,
张士宏
,
杨柯
,
李萍
,
单德彬
,
吕炎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3969/j.issn.1004-244X.2000.04.005
建立了更加符合筒形件强旋实际过程的有限元模型,对筒形件正旋进行了三维刚塑性有限元数值模拟,获得了筒形件正旋变形各阶段的应力和应变速率分布,解释了正旋时的胀径、缩径及母线偏转和隆起等问题,求得了正旋过程中旋压力的变化,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
关键词:
筒形件
,
正旋
,
刚塑性有限元
肖志新
,
陈令坤
,
胡正刚
钢铁研究
测试武钢烧结用混匀矿粉理化性能,制定了合理的基础烧结试验温度、恒温时间和碱度,通过试验得到了3种细粒级国产精矿粉的烧结液相行为和规律.研究表明:A粉烧结同化液相量比生产用2.0mn以下粒级混匀矿少,粘结效果随烧结温度、时间和碱度波动较小;B粉的同化液相生成量和性能接近生产用混匀矿;C粉在碱度R=0~1.6、1 260℃左右,烧结0~0.5 min有好的粘结效果.
关键词:
精矿粉
,
烧结
,
液相
,
结构
丁其杰
,
韩长喜
,
刘生福
,
王红
,
陈慧丽
腐蚀与防护
通过对采油五厂胡五块生产系统腐蚀因素调查,摸清了胡五块腐蚀原因是产出液中Cl-,HCO3等强腐蚀性离子含量高,同时含有一定量的CO2(最高达4.68%),并含硫酸盐还原菌(SRB),从而形成弱酸性腐蚀水体.经向套管中注入KY-2高效缓性剂(加药浓度100 mg·L-1)后,腐蚀速率由0.0970mm·a-1降为0.0215 mm·a-1,总铁值由38.1 mg·L-1降为16.5 mg·L-1,治理后减少腐蚀作业5井次,取得较好的防腐蚀效果.
关键词:
腐蚀因素
,
缓蚀剂
,
综合治理
,
现场试验
,
采油五厂
张小兵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分析与探讨了高温玻璃的应力流动模型及其材料参数的温度相关性。利用粘刚塑性力学模型,基于三维有限元软件DEFORM 3D建立非球面透镜高温模压有限元模型,对光学玻璃L-BAL42球形预制件模压成非球面透镜的整个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发现非球面透镜应力分布规律:透镜边缘处应力最大,在和模阶段应力快速增加,导致透镜边缘处最易破碎,结果得到实验的验证。采用较大的模压速度及冷却速度将导致残余应力增加,同时分析了透镜非球面偏差变化规律。最后在模具设计时将非球面偏差补偿进去,发现非球面透镜偏差减少,由正偏差变为负偏差。
关键词:
非球面
,
粘刚塑性模型
,
三维模压成型模型
魏超贤
,
张凰
,
张迪
,
杨晓磊
新型炭材料
随着纳米碳管(CNTs)的广泛应用,其不可避免地进入环境中,天然有机质与CNTs的相互作用增大了CNTs的分散性,可能带来更大的环境风险.本研究系统考察了溶解胡敏酸(HA)对CNTs的悬浮效果,发现随着悬浮次数的增加,HA的累积吸附量不断增大,而CNTs的悬浮量先增加后减少,表明CNTs确实存在分级悬浮的现象.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热重分析对高悬浮量和低悬浮量的CNTs进行表征发现,高悬浮量的CNTs相比低悬浮量的CNTs短且碎,说明具有较多缺陷的CNTs可能是易悬浮的部分;尽管高悬浮量的CNTs对HA的累积吸附量较低,但其较早的出现了明显的失重平台,具有较差的热稳定性.两方面的证据可以证实CNTs自身性质的差异是其分级悬浮的控制性因素.
关键词:
纳米碳管
,
分级悬浮
,
透射电镜
,
热重分析
王子维
,
杨言辰
,
韩世炯
,
张国宾
黄金
doi:10.11792/hj20140306
胡家峪铜矿床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克拉通中部造山带南缘的中条山地区,矿床主要赋存于古元古界中条群篦子沟组含碳片岩、不纯大理岩和硅质钠长岩等岩石中,次为余家山组白云石大理岩中。对矿区内的含矿岩系进行了全岩地球化学测试分析,主量元素特征表明矿区内的含矿岩系均表现出富镁、富铝的特征;微量元素特征显示,所有样品均呈现出Nb、Ta、Ti负异常的现象,显示出与俯冲带岩浆地球化学类似的特征;稀土元素特征显示出一定程度的轻重稀土分馏,轻稀土富集,所有样品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铕负异常,表明这些含矿岩系形成于还原沉积环境中。研究认为,胡家峪铜矿床的成矿构造背景为俯冲后形成的弧后盆地;容矿岩石与国内典型热水喷流矿床相比,在地球化学特征方面有一定相似之处。因此,胡家峪铜矿床应为热水喷流沉积矿床。
关键词:
中条山
,
胡家峪铜矿床
,
地球化学
,
热水喷流沉积矿床
王琳
,
田路萍
,
李芳芳
,
吴敏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7.04.2016081902
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危害近年来备受关注,有关PAHs在DOM上吸附特征的研究已有大量报道.但DOM构成成分的复杂性给PAHs与DOM相互作用的研究工作带来了困难.将DOM分离为不同化学结构和元素组成的组分,并分析其不同组分对与PAHs相互作用的具体贡献十分必要.本研究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将胡敏酸(Humic acid,HA)按照疏水性和酸碱性分离为不同组分,使用透析平衡法确定不同结构的HA与菲(PHE)的结合平衡常数,并对结合后样品进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结果显示,HA组分中的极性和脂肪族含量对PHE在HA上的结合有重要影响和不同的贡献机制.疏水性HA组分对PHE的结合亲和力高于亲水性HA组分,疏水性中性组分(HoN)与PHE之间的结合系数最高,亲水性酸性组分(HiA)对PHE在HA上的结合贡献最少,HoN对PHE的环境风险有重要影响.研究中首次通过对结合前后不同有机质组分的FTIR光谱图的对比分析,进一步证明脂肪族是HA中与PHE发生相互作用的主要组分.
关键词:
胡敏酸
,
离子交换树脂
,
多环芳烃
,
吸附
,
疏水性中性组分(H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