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俐君
,
郭莉薇
,
魏庆科
,
宋财根
,
胡晓琳
,
庄乃锋
,
林树坤
,
陈建中
人工晶体学报
本文采用导模提拉法成功生长了Tb3Sc2Al3O12 (TSAG)晶体,并对所生长晶体进行了物相分析和单晶结构分析,探讨了多晶原料的烧结温度对晶体颜色的影响.Sc3+和Al3+的浓度分布测试表明,导模提拉法能较好地克服因分凝效应引起的Sc3+浓度分布不均,可以生长获得浓度分布均匀的TSAG晶体.磁光性能测试表明,Sc3+掺入对晶体在400~1100 nm波长范围内的磁光性能影响不大,所生长TSAG晶体的费尔德常数仅比Tb3Al5O12 (TAG)晶体低6% ~8%.
关键词:
Tb3Sc2Al3O12晶体
,
导模提拉法
,
法拉第磁光效应
刘小凤
,
魏庆科
,
喻建兵
,
胡晓琳
,
庄乃锋
,
林树坤
,
陈建中
人工晶体学报
采用提拉法生长了Ba2TiSi2O8 (BST)晶体,并采用SEM和EDS等手段对晶体内部包裹物缺陷进行了分析.发现多晶原料中的Na,K,C1杂质元素的存在是导致晶体内部产生包裹物缺陷的主要诱因,采用低的生长速率和较快的晶体转速有利于获得高质量BTS单晶.另外,本论文还对晶体的硬度和透过光谱进行了测试与分析.
关键词:
Ba2TiSi2O8
,
提拉法
,
晶体缺陷
,
硬度
兰建明
,
陈建中
,
郭飞云
,
高绍康
,
胡晓琳
,
庄乃锋
人工晶体学报
doi:10.3969/j.issn.1000-985X.2003.01.011
采用提拉法生长出光学质量优良的Yb3+:YVO4晶体,研究生长过程中工艺参数的控制.测得掺杂浓度为18.1%Yb3+:YVO4晶体中Yb3+离子的有效分凝系数Keff为0.96.测定了不同Yb3+离子掺杂浓度晶体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并分别计算了不同掺杂浓度下Yb3+:YVO4晶体的光谱参数.本文总结和解释了掺杂浓度影响其性能的规律,讨论了Yb3+:YVO4晶体作为激光晶体的优点.
关键词:
Yb3+:YVO4晶体
,
提拉法
,
掺杂浓度
,
分凝系数
,
光谱
,
荧光寿命
,
激光晶体
钟迎娟
,
刘梅强
,
李兆梅
,
胡晓琳
,
高绍康
中国稀土学报
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Al3+掺杂的YVO4:Eu3+荧光粉.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环境扫描电镜(SEM)、荧光光谱(FL)等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分析了Al3+掺杂对YVO4:Eu样品晶体结构、晶胞参数和荧光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烧结温度对光谱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Eu3+的浓度x(摩尔百分比)为4%,Al3+的浓度为1.5%时,在1100℃下烧结的样品其荧光性能最好,5 D0→7F2处的发光强度约为未掺Al3+的2.5倍.由于Eu3+的7 F2→5L6跃迁吸收,YVO4:Eu3+,Al3+荧光粉可在395 nm被有效激发.因此,YVO4:Eu3+,Al3+可以作为近紫外激发的白光LED红色荧光粉.
关键词:
YVO4:Eu3+,Al3+
,
红色荧光粉
,
白光LED
,
高温固相法
,
稀土
庄乃锋
,
赵斌
,
胡晓琳
,
陈晶玲
,
高绍康
,
陈建中
人工晶体学报
doi:10.3969/j.issn.1000-985X.2004.05.017
采用提拉法(Czochralski)生长出优质的GdVO4和Yb:GdVO4晶体,其中纯GdVO4晶体具有较高的透过率,可达81%.晶体在室温下的偏振吸收光谱与非偏振荧光光谱表明,Yb:GdVO4晶体是一种具有较大的吸收半峰宽和荧光半峰宽的激光晶体,分别为44~52nm和40~46nm;随着掺杂浓度增大,π偏振吸收系数呈现饱和趋势,且荧光峰的位置出现了红移.此外,还采用Nd:YAG激光器测试了晶体的激光损伤阈值,实验表明,随着Yb3+掺杂浓度从4.1at%增加到22.9at%,激光损伤阈值也相应地从19.9×109W/cm2逐渐减小到2.79×109W/cm2.
关键词:
GdVO4晶体
,
偏振吸收光谱
,
荧光光谱
,
激光损伤阈值
胡晓琳
,
陈建中
,
庄乃锋
,
兰建明
,
赵斌
人工晶体学报
doi:10.3969/j.issn.1000-985X.2001.04.007
本文采用动态循环观察法测量了RHSe晶体在水溶液中不同过饱和度下主要显露晶面的生长速率.结果表明,RHSe晶体主要显露晶面的生长机制是多二维成核生长机制,在饱和点为38.00℃的溶液中,RHSe晶体的{111}和{101}晶面的临界过饱和度分别为1.01%和1.16%.实验过程中还发现,当过饱和度大于1.76%时,晶体生长速率太快而出现宏观缺陷,因而在生长RHSe单晶时,过饱和度应控制在1.76%以下.
关键词:
电光晶体
,
生长动力学
,
硒酸氢铷
,
多二维成核生长
庄乃锋
,
胡晓琳
,
赵斌
,
陈建中
,
高绍康
人工晶体学报
doi:10.3969/j.issn.1000-985X.2006.04.009
采用Czochralski方法生长出了Yb0.140Gd0.813La0.047VO4晶体,并测试了Yb3+与La3+在GdVO4晶体中的有效分凝系数.实验结果表明,掺入La3+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晶体的激光损伤阈值和晶体生长过程中的稳定性.此外,La3+的引入还有利于减缓高浓度Yb3+掺杂晶体中的荧光捕获效应和浓度猝灭效应的激光损伤阈值.Yb3+在该晶体中具有很宽的吸收半峰宽和荧光半峰宽,分别为26nm和47nm,具有较大的吸收截面和发射截面,分别为2.26×10-20cm2和0.96×10-20cm2,因此该晶体有望用作可调谐激光晶体和飞秒激光晶体.
关键词:
晶体生长
,
偏振吸收光谱
,
荧光光谱
,
激光损伤阈值
庄乃锋
,
陈建中
,
高绍康
,
胡晓琳
,
赵斌
,
兰建明
人工晶体学报
doi:10.3969/j.issn.1000-985X.2002.04.002
本文测定了硒酸氢铷(RHSe)在水中的溶解度~温度曲线,并采用溶液降温法,克服了RHSe晶体生长时易漂晶、爬晶等不利因素,生长出大尺寸硒酸氢铷(RHSe)单晶.对晶体生长条件、生长形态以及晶体的宏观缺陷作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硒酸氢铷
,
电光晶体
,
溶液降温法
,
晶体生长
,
生长形态
侯长军
,
刘琛
,
霍丹群
,
法焕宝
,
杨眉
,
向芸颉
,
宋坤
,
陈泳池
,
卢中明
功能材料
在水/二甲基亚砜(DMSO)的混合溶液体系中,利用自组装方法,使5,10,15,20-四苯基卟琳铟(InTPP)分子聚集成纳米材料,并研究了其最优制备温度为50℃.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对铟卟啉纳米材料的表面形貌进行了研究,可获得粒径为100~200nm的棒状铟卟啉纳米材料.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分析了铟卟啉单体与纳米材料光学性质的差别:在紫外-可见光谱中,铟卟啉纳米分散体系的Soret带吸收峰从原来的423nm分别红移到433和453nm,吸光值明显减小,峰形呈劈裂状且明显变宽.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对铟卟啉的光学检测性能进行了研究,将铟卟啉单体和纳米溶液体系对低浓度甲基膦酸二甲酯(DMMP)的检测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铟卟啉纳米溶液体系的检测效果明显优于单体.
关键词:
铟卟啉
,
纳米材料
,
检测
,
甲基膦酸二甲酯
,
光学性能
无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本刊2012年第五期第801页刊登了熊晓英等作者的论文,这是本刊编辑部自创刊以来收到的第一篇这样的论文,该文对本刊在材料科学期刊中所处的地位及面临问题、发展方向作出如此客观、中肯的评价与指引,均使编辑部成员十分感动。今年恰是本刊创刊30周年纪念,谨以此《编后记》供奉广大读者,
关键词:
科学评价
,
论文
,
作者
,
务实
,
科学期刊
,
编辑部
,
创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