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则海
,
黄田富
,
赵陈浩
,
郑瑞娟
,
吴德武
,
丁马太
,
胡志彪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7.05.019
采用微波辅助条件下的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煤渣负载纳米TiO2光催化剂.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表征结果表明,所负载的TiO2为锐钛矿型,平均粒径12 nm.以亚甲基蓝为目标降解物,着重考察了不同煤渣含量、烧结温度、微波时间、微波功率对其催化性能影响结果表明,煤渣含量32.49%,微波时间为5 min,微...
关键词:
二氧化钛
,
煤渣
,
亚甲基蓝
,
光催化
胡志彪
,
陈杰斌
,
张著森
,
周云龙
,
李福新
,
丁马太
功能材料
研究了竹炭的粒径与用量,以及溶液的pH值与初始浓度、吸附时间、温度等因素对Cr(Ⅵ)离子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竹炭对Cr(Ⅵ)离子的吸附能力随其粒径的增大而降低;在酸性条件下,尤其是当pH值<3时,竹炭能够很好地适应Cr(Ⅵ)离子初始浓度的变化,120min内达到吸附平衡,对其有较好的去除率;按...
关键词:
竹炭
,
吸附
,
Cr(Ⅵ)离子
黄凤萍
,
李贺军
,
李克智
,
胡志彪
,
黄荔海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7.06.003
以碳化稻壳为原料,采用包埋法在C/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了SiC涂层.用X衍射仪、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仪对SiC涂层晶相、微观形貌及成分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涂层的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SiC涂层呈网状结构,以β-SiC为主,并含有少量的α-SiC,纯度较高;碳化稻壳中含有的纳米级的SiO2微晶是...
关键词:
碳化稻壳
,
C/C复合材料
,
SiC涂层
胡志彪
,
李贺军
,
文晓斌
,
傅前刚
,
李克智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碳/碳复合材料既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又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新型生物材料.为提高其硬度、耐磨性,降低摩擦系数,需对其表面进行处理.本研究先利用包埋法在其表面制备SiC涂层,后利用非平衡磁控溅射技术在SiC涂层表面制备了掺铬碳膜.通过XRD,Raman,SEM,EDAX和XPS对其结构和形...
关键词:
碳/碳复合材料
,
非晶态碳膜
,
生物材料
孙国岭
,
李贺军
,
齐乐华
,
王兆伟
,
胡志彪
,
陈强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6.z1.117
CVI工艺是制备碳基及陶瓷基复合材料的重要工艺.本文利用系统建模思想对CVI工艺模拟研究进行了综述和分析,归纳总结了三类CVI工艺模型:机理模型,辩识模型和定性推理模型;机理模型从传质传热、沉积动力学和孔隙演变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同时,分析CVI工艺三类模型存在的不足,并指出了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
CVI
,
机理模型
,
辨识模型
,
定性推理模型
徐国忠
,
李贺军
,
白瑞成
,
陈拂晓
,
胡志彪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06.01385
为了提高传统等温化学气相渗透(ICVI)工艺的致密化效率, 降低C/C复合材料生产成本, 本文通过减小预制体周围气体流动空间, 将传统负压ICVI工艺加以改进. 采用改进后的新型ICVI工艺, 在沉积温度1100℃、沉积压力为常压和滞留时间为0.1s的实验条件下, 以甲烷为前驱体, 氮气为稀释气体,...
关键词:
C/C复合材料
,
chemical vapor infiltration
,
residence time
,
rapid densification
胡志彪
,
李贺军
,
付前刚
,
文晓斌
,
孙国岭
,
黄凤萍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利用非平衡磁控溅射仪在碳/碳复合材料表面制备了MoS2-Ti复合膜.采用XRD,Raman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对复合膜的抗氧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MoS2-Ti复合膜为非晶态结构;MoS2-Ti复合膜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将其在蒸馏水...
关键词:
碳/碳复合材料
,
MoS2-Ti复合膜
,
抗氧化性能
周云龙
,
胡志彪
,
陈武华
,
丁马太
,
刘德晶
功能材料
以60目竹炭为载体、钛酸四正丁酯为钛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_2/竹炭复合材料.用XRD、SEM、EDX等分析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就其对罗丹明B的光降解的催化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TiO_2/竹炭复合材料经过500℃绝氧烧结后,其负载的TiO_2主要呈锐钛矿型结构,具有较好的紫...
关键词:
TiO_2
,
竹炭
,
制备
卢锦花
,
李贺军
,
刘皓
,
胡志彪
,
陈强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5.09.001
为改善纤维与基体的界面结合状态及提高碳/碳复合材料性能,采用1700℃惰性气体保护、2200℃惰性气体保护、400℃空气氧化三种表面处理方法对碳纤维进行了表面处理.结果表明,经过2200℃处理后的纤维表面比较粗糙,有很多沟槽,制备的碳/碳复合材料中纤维与基体结合紧密,弯曲强度比未经表面处理的纤维制备...
关键词:
碳/碳复合材料
,
表面处理
,
弯曲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