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永锋
,
易国斌
,
林文静
,
胡伟涛
,
陈超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分步法合成了两嵌段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b-聚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首先以AIBN为引发剂,FeCl<,3>/PPh<,为>催化体系,通过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反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得到端基含Cl的聚合物PMMA-Cl,其分子量分布为1.36;然后以此为大分子引发剂,FeCl<,2>/PPh<,3>为催化体系,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引发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HEMA)聚合,用凝胶渗透色谱(GPC)、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H-NMR)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得到的产物分子量可控,分子量分布可低至1.33,所得产物为嵌段共聚物.
关键词: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
嵌段共聚物
,
甲基丙烯酸甲酯
,
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
胡伟涛
,
蔺丹丹
,
安霞
,
吴旭
,
谢鲜梅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5.08.008
以三嵌段共聚物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氧乙烯(PEO-PPO-PEO)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为无机硅源,HCl、HNO3、H2 SO4及H3 PO4四种酸为酸性介质,采用水热法合成有序介孔分子筛SBA-15.通过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N2吸附-脱附等手段对产物的形貌和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控制合成母液中H+浓度在一定范围时,HCl、HNO3、H2 SO4、H3 PO4四种介质中合成出的产品分别为“麦穗”状、“铜钱”状、长程连续“糖块”状和高度分散“糖块”状;在酸种类相同条件下,酸浓度对孔道的大小、微孔含量、孔壁厚度等孔道结构参数有一定影响,但酸浓度对孔道的影响要远小于酸种类的影响.
关键词:
无机材料
,
有序介孔二氧化硅
,
孔结构
,
分子筛形貌
张永军
,
胡伟涛
,
韩静涛
,
ЕВСЮНОВА
材料热处理学报
高氮马氏体不锈钢以其高硬度、高耐蚀性能顺应了刀剪材料的发展要求.利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在900~1050℃范围,0.05~0.5 s-1应变速率条件下,对高氮马氏体不锈钢3Cr13N进行了高温轴向压缩试验,测得了钢的高温流变曲线.结果表明,该钢流变应力(或峰值应力σp)和峰值应变εp随着变形温度T的升高和应变速率ε的降低而减小,而且,ln[sinh (0.012σp)]与lnε、ln[sinh(0.012σp)]与T-1都近似成直线关系.由此计算出该钢的动态再结晶激活能为443.45 kJ· mol-1,并确立了该钢的热变形方程.
关键词:
3Cr13N
,
高温轴向压缩试验
,
流变应力
,
激活能
,
热变形方程
林文静
,
易国斌
,
王倩
,
苏永锋
,
胡伟涛
,
陈超
功能材料
采用分步法合成了两嵌段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b-聚丙烯酸-2-羟乙酯(PMMA-b-PHEA):首先采用AIBN作为引发剂,FeCl3/PPh3作为催化体系,通过MMA的反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RATRP),得到含端基Cl的M-n为17128聚合物PMMA-Cl;然后以PMMA-Cl为大分子引发剂,FeCl2/PPh3为催化体系,引发丙烯酸-2-羟乙酯(HEA)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得到的产物PMMA-b-PHEA分子量分布达到1.32,凝胶渗透色谱(GPC)、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H NM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热重分析仪(TGA)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证实了嵌段共聚物PMMA-b-PHEA的生成.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甲酯
,
丙烯酸-2-羟乙酯
,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
嵌段共聚物
,
表征
张永军
,
胡伟涛
,
韩静涛
材料热处理学报
利用盐雾腐蚀试验箱,在1% NaCl溶液、温度(60±2)℃条件下,对经过1020 ℃淬火+170 ℃回火处理后的高氮马氏体不锈钢3Cr13N和马氏体不锈钢3Cr13进行了6h盐雾试验的对比研究,并用金相、能谱分析和X-线衍射分析等方法对试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试验材料的腐蚀形态主要表现为点蚀,主要出现在试样中M23C6型夹杂物界面和晶界附近.3Cr13N试样中出现的点蚀百分比为0.55%,而3Cr13试样中则为1.15%.认为高氮马氏体不锈钢3Cr13N耐腐蚀的主要原因是M23C6型夹杂物数量较马氏体不锈钢3Cr13少.由于氮的加入,增加了Cr2N型氮化物的析出倾向,减少了M23C6型高铬含量的碳化物的析出,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基体Cr的缺失,从而提高了3Cr13N的耐腐蚀性能.
关键词:
3Cr13N
,
盐雾试验
,
点蚀
,
能谱分析
,
X-线衍射分析
丁其杰
,
韩长喜
,
刘生福
,
王红
,
陈慧丽
腐蚀与防护
通过对采油五厂胡五块生产系统腐蚀因素调查,摸清了胡五块腐蚀原因是产出液中Cl-,HCO3等强腐蚀性离子含量高,同时含有一定量的CO2(最高达4.68%),并含硫酸盐还原菌(SRB),从而形成弱酸性腐蚀水体.经向套管中注入KY-2高效缓性剂(加药浓度100 mg·L-1)后,腐蚀速率由0.0970mm·a-1降为0.0215 mm·a-1,总铁值由38.1 mg·L-1降为16.5 mg·L-1,治理后减少腐蚀作业5井次,取得较好的防腐蚀效果.
关键词:
腐蚀因素
,
缓蚀剂
,
综合治理
,
现场试验
,
采油五厂
魏超贤
,
张凰
,
张迪
,
杨晓磊
新型炭材料
随着纳米碳管(CNTs)的广泛应用,其不可避免地进入环境中,天然有机质与CNTs的相互作用增大了CNTs的分散性,可能带来更大的环境风险.本研究系统考察了溶解胡敏酸(HA)对CNTs的悬浮效果,发现随着悬浮次数的增加,HA的累积吸附量不断增大,而CNTs的悬浮量先增加后减少,表明CNTs确实存在分级悬浮的现象.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热重分析对高悬浮量和低悬浮量的CNTs进行表征发现,高悬浮量的CNTs相比低悬浮量的CNTs短且碎,说明具有较多缺陷的CNTs可能是易悬浮的部分;尽管高悬浮量的CNTs对HA的累积吸附量较低,但其较早的出现了明显的失重平台,具有较差的热稳定性.两方面的证据可以证实CNTs自身性质的差异是其分级悬浮的控制性因素.
关键词:
纳米碳管
,
分级悬浮
,
透射电镜
,
热重分析
王子维
,
杨言辰
,
韩世炯
,
张国宾
黄金
doi:10.11792/hj20140306
胡家峪铜矿床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克拉通中部造山带南缘的中条山地区,矿床主要赋存于古元古界中条群篦子沟组含碳片岩、不纯大理岩和硅质钠长岩等岩石中,次为余家山组白云石大理岩中。对矿区内的含矿岩系进行了全岩地球化学测试分析,主量元素特征表明矿区内的含矿岩系均表现出富镁、富铝的特征;微量元素特征显示,所有样品均呈现出Nb、Ta、Ti负异常的现象,显示出与俯冲带岩浆地球化学类似的特征;稀土元素特征显示出一定程度的轻重稀土分馏,轻稀土富集,所有样品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铕负异常,表明这些含矿岩系形成于还原沉积环境中。研究认为,胡家峪铜矿床的成矿构造背景为俯冲后形成的弧后盆地;容矿岩石与国内典型热水喷流矿床相比,在地球化学特征方面有一定相似之处。因此,胡家峪铜矿床应为热水喷流沉积矿床。
关键词:
中条山
,
胡家峪铜矿床
,
地球化学
,
热水喷流沉积矿床
王琳
,
田路萍
,
李芳芳
,
吴敏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7.04.2016081902
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危害近年来备受关注,有关PAHs在DOM上吸附特征的研究已有大量报道.但DOM构成成分的复杂性给PAHs与DOM相互作用的研究工作带来了困难.将DOM分离为不同化学结构和元素组成的组分,并分析其不同组分对与PAHs相互作用的具体贡献十分必要.本研究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将胡敏酸(Humic acid,HA)按照疏水性和酸碱性分离为不同组分,使用透析平衡法确定不同结构的HA与菲(PHE)的结合平衡常数,并对结合后样品进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结果显示,HA组分中的极性和脂肪族含量对PHE在HA上的结合有重要影响和不同的贡献机制.疏水性HA组分对PHE的结合亲和力高于亲水性HA组分,疏水性中性组分(HoN)与PHE之间的结合系数最高,亲水性酸性组分(HiA)对PHE在HA上的结合贡献最少,HoN对PHE的环境风险有重要影响.研究中首次通过对结合前后不同有机质组分的FTIR光谱图的对比分析,进一步证明脂肪族是HA中与PHE发生相互作用的主要组分.
关键词:
胡敏酸
,
离子交换树脂
,
多环芳烃
,
吸附
,
疏水性中性组分(H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