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建清
,
肖黾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6.16.024
研究了高吸水树脂(SAP)、减缩剂(SRA)在单独使用以及两者复合使用时对水泥砂浆自收缩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掺入SAP时,能较大幅度改善水泥砂浆的自收缩,且随着SAP掺量的增加,内养护水引入量的增大,降低水泥砂浆自收缩的作用更显著.单独掺入SRA时也能相应地减少水泥砂浆的自收缩,但减缩的效果不及单掺SAP组.互掺各组的减缩效果均比相对应的单掺组优异,SAP与SRA对减少水泥砂浆的自收缩不仅表现出了较好的相容性,而且产生了良好的“叠加”效果.对于互掺组的减缩效果,在变化SAP或SRA掺量时,增加SAP掺量的“叠加”效果要优于增加SRA掺量.
关键词:
高吸水树脂
,
减缩剂
,
自收缩
鲁云华
,
赵洪斌
,
迟海军
,
董岩
,
肖国勇
,
胡知之
绝缘材料
以1,4-双(4-氨基-2-三氟甲基苯氧基)苯(6FAPB)为含氟二胺单体,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和1,2,3,4-环丁烷四酸二酐(CBDA)为二酐单体,经低温溶液缩聚反应得到聚酰胺酸,再经热酰亚胺化处理制备出含氟共聚聚酰亚胺(CPI)薄膜.采用红外(IR)、紫外(UV-Vis)、溶解性测试等对CPI进行结构与性能表征,考察两种二酐单体的不同物质的量之比对共聚聚酰亚胺光学性能和溶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脂环二酐CBDA摩尔配比的增加,CPI薄膜在410 nm处的光透过率逐渐增加,薄膜颜色逐渐变浅,溶解性有所改善.
关键词:
聚酰亚胺
,
共缩聚
,
含氟
,
结构与性能
孔德娟
,
周屈兰
,
赵科
,
徐通模
,
惠世恩
,
王学斌
工程热物理学报
选用吡啶和吡咯作为模型化合物,在500~1100℃温度范围内,对其进行单独氧化和混合氧化的产物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恪?的时候,吡啶的三种氮氧化物N2O、NO和NO2的生成率随愕脑黾用飨栽黾樱阢1的时候,三种氮氧化物的生成率随愕脑黾釉虮浠幻飨浴6杂谶拎ず瓦量珻O和N2O都只在特定的温度区间内600~700℃和600~1000℃生成,而NO和NO2的生成率在超过700℃以后趋于稳定.吡啶的氧化过程对氧量变化比较敏感,而吡咯则不敏感.在混合物中,吡咯是优先氧化的.
关键词:
氧化
,
实验研究
,
模型化合物
,
N2O
,
NOx
魏坤霞
,
孙园
,
魏伟
,
杜庆柏
,
胡静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4.16.020
以铝粉、铜粉、石墨和高碳为原料,酚醛树脂为粘结剂,通过机械混捏-冷压成型-加热固化制备了金属/碳石墨复合材料.研究了铝粉和铜粉添加量、成型压力对复合材料体积密度、肖氏硬度的影响.根据实验数据拟合,建立了金属/碳石墨复合材料体积密度、肖氏硬度与金属粉含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在10~15 MPa下铝粉含量为20%~25%时,铝/碳石墨复合材料的最大体积密度约为1.71 g/cm3、最大肖氏硬度约为84HS;在15 MPa下铜粉含量为25%时,铜/碳石墨复合材料的体积密度达到1.84 g/cm3,肖氏硬度达到90HS.因此,铜/碳石墨复合材料更适宜用于机械密封.
关键词:
金属/碳石墨
,
复合材料
,
体积密度
,
肖氏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