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50)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蛇红外视觉灵敏性的神经学机理

, 刘静

工程热物理学报

红外视觉作为大自然赋予蛇类的"第六感",一直是激发生物学家及工程师们探索兴趣的一个焦点所在.在红外视觉的工作机制研究方面,比较普遍的观点是将其归结为这样的过程,即蛇利用猎物发射的红外辐射的热效应,将猎物温度信号转换为自身感官上的温度变化信号,继而激发自身神经作出响应.本文从传热学的角度出发,对这种理论进行了质疑,并试图从红外辐射的另一个本质特性─光学激励出发,结合经典的H-H神经响应模型对蛇的红外视觉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蛇在物体温度为30.93℃的情况下可以达到的温度分辨率为0.19℃,该结果与现有实验比较吻合.

关键词: , 红外辐射 , 神经学 , 热物理学 , H-H模型

有机半导体NTCDA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李建丰 , 孙硕 , 董茂军 , 胥超 , , 张福甲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4252.2007.06.022

叙述了利用1,8萘二甲酸二钠为原料制备高纯1,4,5,8-萘四甲酸二酐的方法,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X-射线衍射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通过紫外-可见光光谱分析了其光吸收特性.

关键词: 有机半导体材料 , 合成 , 结构表征

CSNS正仲氢转化及其组分测量的研究

王国平 , 张玙 , 胡忠军 , 孟现阳 , , 何昆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分析了中子辐照环境下的仲氢向正氢转化的现象,结合CSNS低温系统的特点,开展了正仲氢转化反应器的方案设计,并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了现有的正仲氢测量方案的特点.后续将根据项目现场的实际情况,开展正仲氢测量方案的选择和设计工作.正仲氢转化及其组分测量方案的研究,为后续CSNS低温系统的顺利建设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散裂中子源 , 仲氢 , 转化反应器 , 组分测量

CSNS低温氢循环系统的流程方案选择

王国平 , 张玙 , , , 李少鹏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分析了几种典型中子源低温氢系统的流程,结合各自的特点,重点讨论了三种氢循环方式,并对比了三种循环模式的优缺点。针对拟建设的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低温系统,建议采用超临界氢循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CSNS超临界氢循环低温系统的流程设计方案,为后续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散裂中子源 , 低温氢循环 , 过冷液氢 , 超临界氢

中国古代青铜的技术分析

郑利平

金属世界 doi:10.3969/j.issn.1000-6826.2008.02.021

青铜兵器是青铜时代耀眼的明珠,其中青铜最为引人注目.本文从青铜的成分组成、铸造工艺和表面 处理技术三方面首次进行了全面、系统、科学的论述,为青铜器的防腐保护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 青铜 , , 铸造技术 , 分析

湖北出土战国青铜表面富锡层的材料学特征

何康 , 李洋 , 潘春旭

材料保护

利用纳米压痕技术,对3把出土于湖北的战国青铜残片表面富锡层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并结合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等仪器对其显微组织特征、合金成分进行了系统的表征。研究分析认为:(1)3把青铜残片属高锡青铜,表面存在一层由8相和非晶化合物构成的富锡层;(2)其双层结构中的惰性腐蚀层的特征表明富锡层是在长期埋藏环境中由于发生选择性腐蚀而形成的,排除了古代工匠人为处理的可能性。纳米压痕技术为古代金属样品微米级微区的力学性能的准确测试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关键词: 纳米压痕技术 , 材料学特征 , 战国青铜 , 湖北出土 , 富锡层 , 选择性腐蚀

夫式高炉煤气洗涤塔的技术改造

杨子彬 , 杨殿卿

中国冶金 doi:10.3969/j.issn.1006-9356.2008.12.008

剖析了邯钢7号高炉配套的比夫式煤气洗涤塔的结构特点,运行状况与噪声超标、挂板脱落、橡胶补偿器易损坏、液压伺服阀堵塞、鲎口自动闭合堵塞气、液通道问题的具体原因,制定了相应的技术改造方案.实施后,取得了能够满足高炉与TRT正常生产和发电的需要,噪声也达到了国标要求,效果良好.

关键词: 夫式高炉煤气洗涤塔 , 结构技术改造

生物配位体模型预测铜对水蚤毒性及其受水质参数的影响

陈瑞 , 吴敏 , 王万宾 , 吴爱民 , 赵婧 , 陈季康 , 潘波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7.04.2016072602

本研究以大型蚤毒性试验标准为参照进行水蚤的铜毒性试验,并以生物配体模型(BLM)为主要工具,实现对毒性数据的校正和毒性效应的预测.在不同水质参数下,实测铜的48 h LC50为141-566 μg·L-1,相应的BLM预测值为143-1208μg·L-1,表明BLM对铜的毒性预测良好.pH升高、DOC以及钙、镁、钠离子浓度的增加均对铜毒性有不同程度减弱作用,钾离子对铜毒性影响较小,BLM对这一现象的描述较好.利用Visual MINTEQ软件对不同水参数条件下铜形态分布进行模拟,辅助解释实验现象,发现钙、镁、钠、钾离子对铜形态分布影响较小.DOC的加入则使络合态铜含量增加,而pH升高导致游离态铜浓度下降,水合态铜浓度升高.本研究表明,预测铜对水蚤的毒性要充分考虑水质参数的影响,BLM在铜对水蚤的毒性预测方面表现了非常好的应用潜力.

关键词: 水蚤 , 铜毒性 , 生物配体模型 , 水质参数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5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