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4)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铁系元素掺杂的Pt基疏水催化剂的制备及活性研究

熊亮 , 胡胜 , 侯京伟 , , 罗阳明 , 杨通在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1.00091

以炭黑为载体、乙二醇为溶剂, 利用高压微波加热法分别制备了铁系元素(即Fe、Co、Ni三种元素)掺杂的Pt基二元催化剂. 采用TEM、XRD、EDX、XPS等手段分析了催化剂的微观结构. 活性金属粒子在炭黑载体表面分布均匀; Fe、Co、Ni掺杂后, 催化剂中活性金属粒子的粒径分布变窄, 平均粒径明显减小(由4.57nm分别降低至2.17、2.41、2.55nm); 催化剂中Pt存在Pt(0)、Pt(II)、Pt(IV)三种价态. 将催化剂分散于聚四氟乙烯乳液中, 采用自然浸渍法负载于泡沫镍, 制得Pt基疏水催化剂, 考查了其对氢-水液相交换反应的催化活性. 与单一Pt基疏水催化剂相比, 过渡金属掺杂后的二元疏水催化剂对氢-水液相交换反应的催化活性明显提高. 其催化活性由高到低依次为: PtFe/C/FN>PtCo/C/FN>PtNi/C/FN>Pt/C/FN. 催化活性的提高可能主要来源于催化剂活性金属粒径的减小. 此外, H2O分子在Fe系元素表面的解离行为也有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 铁系元素 , Pt based binaryhydrophobic catalyst , hydrogen-water liquid phase catalytic exchange , catalytic activity

铁系元素掺杂的Pt基疏水催化剂的制备及活性研究

熊亮 , 胡胜 , 侯京伟 , , 罗阳明 , 杨通在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1.00091

以炭黑为载体、乙二醇为溶剂,利用高压微波加热法分别制备了铁系元素(即Fe、Co、Ni三种元素)掺杂的Pt基二元催化剂.采用TEM、XRD、EDX、XPS等手段分析了催化剂的微观结构.活性金属粒子在炭黑载体表面分布均匀;Fe、Co、Ni掺杂后,催化剂中活性金属粒子的粒径分布变窄,平均粒径明显减小(由4.57nm分别降低至2.17、2.41、2.55nm);催化剂中Pt存在Pt(0)、Pt(Ⅱ)、Pt(Ⅳ)三种价态.将催化剂分散于聚四氟乙烯乳液中,采用自然浸渍法负载于泡沫镍,制得Pt基疏水催化剂,考查了其对氢-水液相交换反应的催化活性.与单一Pt基疏水催化剂相比,过渡金属掺杂后的二元疏水催化剂对氢-水液相交换反应的催化活性明显提高.其催化活性由高到低依次为:PtFe/C/FN>PtCo/C/FN>PtNi/C/FN>Pt/C/FN.催化活性的提高可能主要来源于催化剂活性金属粒径的减小.此外,H2O分子在Fe系元素表面的解离行为也有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 铁系元素 , Pt基二元疏水催化剂 , 氢-水液相催化交换 , 催化活性

向日髓芯的微结构与力学性能

尹作栋 , 潘则林 , 王才 , 董宇平 , 欧育湘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向日髓芯是一种天然的高分子泡沫材料.文中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光学显微镜,研究了一种具有复合结构的向日髓芯的胞体形态结构,并结合胞体可能的堆砌模式,得出这种天然泡沫体的单元胞体的立体形状基本上是十四面体.探讨了胞体形状对泡沫材料的压缩变形机制,以及压缩杨氏模量和压缩屈服强度的影响,并对其原因作了进一步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胞体形状的变化,即由比较规则的十四面体逐渐变为伸长的十四面体,是引起泡沫材料在拉长方向的压缩杨氏模量比其它大3~4倍,压缩屈服强度大2倍以上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天然高分子泡沫材料 , 向日髓芯 , 力学性能 , 十四面体

氯化钠-硫氰酸铵-十六烷基氯化吡啶(钅)-水体系浮选分离锌(Ⅱ)

温欣荣 , 涂常青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2.08.016

研究了氯化钠-硫氰酸铵-十六烷基氯化吡啶(钅)-水体系浮选分离锌(Ⅱ)的行为及其与常见离子分离的条件. 结果表明,在1.0 g固体NaCl存在下,当硫氰酸铵(0.1 mol/L)和十六烷基氯化吡啶(钅)(0.01 mol/L)溶液的用量均为2.0 mL时,控制pH值为4.0,Zn(Ⅱ)可被该体系浮选,而Cd(Ⅱ)、Co(Ⅱ)、Ni(Ⅱ)、Mn(Ⅱ)、Fe(Ⅱ)、Al(Ⅲ)不被浮选,可实现Zn(Ⅱ)与这些离子的定量分离,对合成水样的定量浮选分离,结果满意.

关键词: 锌(Ⅱ),硫氰酸铵,十六烷基氯化吡啶(钅),浮选分离

掺杂meso-四(对酰氧基苯基)卟啉铂的饱和红色聚合物发光器件

骆开均 , 蒋世平 , 张藜芳 , 朱卫国 , 王欣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1.00659

在聚2,7-(9,9-二辛基)芴(PFO)和30%的2-(对联苯基)-5-(对叔丁基苯基)-1,3,4-(噁)二唑(PBD)主体材料中掺杂短磷光寿命的meso-四(对正酰氧基苯基)卟啉铂(TDPPPt),制成聚合物基发光器件.器件结构为:ITO/PEDOT:PSS/PVK/PFO+ 30% PBD:TDPPPt/Ca/Al(ITO:氧化铟锡;PE DOT:聚3,4-乙撑二氧噻吩;PSS:聚苯乙烯磺酸盐;PVK:聚乙烯基咔唑).当客体掺杂浓度≥3%时,器件给出饱和的红色发射.当驱动电压从7V升高至14 V时,器件发光色度保持不变,CIE(国际发光照明委员会)色坐标稳定在(0.66,0.28)左右.器件的最大亮度和电流效率分别为1 390 cd/m2和1.34 cd/A.在电流密度100×10-3和150×10-3 A/cm2时,电流效率分别为1.18和0.99 cd/A,器件在高电流密度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关键词: 四(对酰氧基苯基)卟啉铂 , 聚合物磷光器件 , 磷光寿命

毛细管电泳法测定白头汤中黄连和黄柏共煎生物碱的煎出量

魏培海 , 陈立仁 , 魏英勤 , 袁久荣 , 马继平 , 陈令新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2.06.016

建立了利用毛细管电泳简便、准确地测定白头汤中黄连和黄柏共煎生物碱煎出量的方法.采用自组装毛细管电泳装置,采用75 μm i.d.×50 cm 弹性石英毛细管,以0.05 mol/L Na2B4O7-CH3OH (体积比为85∶15)溶液作缓冲液,运行电压为14 kV,检测波长为232 nm.另外,通过实验优化了提取溶剂中乙醇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以小檗碱、巴马汀提取量为指标,30%(体积分数)的乙醇水溶液是提取白头汤中黄连和黄柏共煎生物碱的最佳溶剂.小檗碱和巴马汀的质量浓度分别在15.0 mg/L~65.0mg/L、12.5 mg/L~50.0 mg/L时与其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小檗碱的平均回收率不低于95%,巴马汀的平均回收率不低于92%.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法 , 白头 , 小檗碱 , 巴马汀

潜催化剂动力学参数的研究

冯汉保 , 洪啸吟

材料研究学报

对于热固性树脂,适宜的室温稳定性和较快的固化速度是十分重要的为此希望体系有较高的活化能(Ea)和熵因子(A)用P─苯醌和适当的硫化物合成了15个烷基硫盐.用双环氧树脂Cy179和潜催化剂,通过凝胶化实验考察了硫盐的活性,并用动力学参数对之进行了分析讨论

关键词: , latent catalysts , arrhenius plots , curing kinetic parameter , thermosetting resin

奥氏体不锈钢孔蚀形态的研究

火时中 , , 唐纯义

腐蚀学报(英文)

<正> 孔蚀形态主要包括孔蚀产物在孔口与孔内的聚集状况,孔口及孔内側壁的形状与尺寸芯靠资葱哂欣砺垡庖搴褪涤眉壑怠T诳资葱矫娴难芯肯喽岳此狄傩R丫?孔蚀生长初期的形态主要与金属晶体结构和蚀孔所处的位置有关。Vetter和strehblow发现,当蚀孔位于不同的晶粒上时。其边缘具有不同的晶向,处

关键词:

吡啶鎓盐系列相转移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

朱英红 , 楼辉 , , 郑小明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2.05.009

合成了一系列对芳香亲核取代反应(氟代反应)有良好反应活性的4-二烷基氨基吡啶(钅)盐系列相转移催化剂,研究了该系列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并筛选出活性最佳的催化剂. 在催化活性最好的4-(二甲氨基)-N-(2-乙基)己基吡啶(钅)盐(Cat2)作用下,对氯硝基苯氟化,得率98.6%,反应时间1.5 h.

关键词: 吡啶(钅)盐 , 相转移催化剂 , 芳香亲核取代反应

拓荒钢铁情系中华——记近代中国钢铁工业的奠基者李维格先生

王同起

中国冶金 doi:10.3969/j.issn.1006-9356.2008.12.011

李维格先生是近代中国的政治家、实业家和教育家,曾倡导推进戊戌变法、创办汉冶有限公司,主持上海交通大学工作,还捐出巨额家产支持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在冶金方面,他多次出国考察,改进炼钢设备,注重培养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创办了最早的冶金职业专门学校,并大胆改革钢铁企业用人和管理制度,是近代中国冶金业伟大的拓荒者和奠基人,为中国钢铁冶炼的近代化和民族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育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 李维格 , 钢铁 , 拓荒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下一页
  • 末页
  • 共3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