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泽超
,
罗青山
,
胡自强
,
丁学成
,
褚立志
,
梁伟华
,
陈金忠
,
傅广生
,
王英龙
人工晶体学报
在室温、10 Pa氩气环境下,采用脉冲激光烧蚀(PLA)技术,通过改变激光能量密度,在烧蚀点正下方、与烧蚀羽辉轴线平行放置的衬底上沉积制备了一系列纳米Si晶薄膜.采用SEM、Raman散射谱和XRD对纳米Si晶薄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沉积在衬底上的纳米Si晶粒分布在距靶一定的范围内,晶粒尺寸随与靶面距离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随着激光能量密度的增加,晶粒在衬底上的沉积范围双向展宽,但沉积所得最大晶粒尺寸基本保持不变,只是沉积位置随激光能量密度的增加相应后移.结合流体力学模型、成核分区模型和热动力学方程,通过模拟激光烧蚀靶材的动力学过程,对纳米Si晶粒的成核生长动力学过程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脉冲激光烧蚀
,
Si纳米晶粒
,
能量密度
,
成核生长动力学
唐卫国
,
雷建华
,
梁军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9.09.005
青山洞金矿床位于湖南西南部的雪峰弧形构造成矿带上,是该成矿区带近年来新发现的重要金矿床.通过对青山洞金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研究,认为其矿床成因类型属构造岩浆+变质热液并以充填交代方式形成的韧脆性剪切带型金矿床,工业类型为破碎蚀变岩型,并系统总结了找矿标志.
关键词:
雪峰弧形构造成矿带
,
地质特征
,
矿床成因
,
找矿标志
,
青山洞金矿床
刘忠法
,
邵拥军
,
隗含涛
,
汪程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doi:10.1016/S1003-6326(16)64365-0
冬瓜山矿床是铜陵矿集区内一个大型的斑岩?矽卡岩型铜(金)多金属矿床,矿区内的燕山期青山脚中酸性侵入岩体与成矿有直接的成因联系。在对青山脚岩体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详细的岩相学观察和系统的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分析了岩浆起源、成岩动力学环境及岩体的成岩作用过程,并对青山脚岩体的成岩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青山脚岩体为高钾钙碱性岩石,具有富集轻稀土元素、Th、Rb和Sr,亏损重稀土元素、Ba、Nb和Ta的特征。形成成矿岩体的原始岩浆来源于地幔玄武质岩浆和下地壳部分熔融产生的正长岩岩浆的混合,其成岩动力学环境为挤压到伸展的过渡环境。Harker图解和长石的混合结构表明,岩浆在演化过程中发生了自身的分离结晶作用,岩石化学及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特征表明成岩过程中受到了地壳物质的混染。本区岩体是由壳幔混合岩浆在碰撞后的伸展环境中经过自身的分离结晶作用和与地壳的同化混染作用而形成的。
关键词:
青山脚岩体
,
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
成岩动力学环境
,
岩浆起源
,
成岩作用
,
冬瓜山铜(金)多金属矿床
周云
,
汪雄武
,
陈兵
,
彭惠娟
,
秦志鹏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9.11.003
陕西青山金矿床为赋存于石炭系沉积岩中的中-小微细浸染型金矿床.流体研究表明,矿石中方解石包裹体分为3种物理状态类型.均一温度为160~219℃;成矿流体盐度均值为7.88%(NaCl),密度均值为0.930 5g/cm-3;成矿流体呈酸性,弱还原性,为重碳酸钙亚型,可大致视为CO2-H2O-NaCl体系,可能来源于大气降水,并且后期受到了大气降水的混合.主成矿期流体中金以硫络合物形式迁移,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是造成该矿床金沉淀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
成矿作用
,
青山金矿床
詹家芬
,
陆舍铭
,
孟昭宇
,
向能军
,
曹秋娥
,
缪明明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8.03.006
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和加速溶剂萃取(ASE)两种前处理方法从青山绿水茶叶(也叫苦丁茶)中提取挥发性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定性.实验结果表明:两种前处理方法共检测出91种成分,SPME检出49种,ASE检出56种,共同组分14种.青山绿水茶叶的挥发性成分主要成分有β-月桂烯、3,3,5-三甲基-1,5-庚二烯、L-柠檬烯、α-罗勒烯、β-罗勒烯、β-蒎烯、2-甲基安息香醛和 5-羟甲基糠醛等物质.这两种提取方法各具优势,共同应用可以起到取长补短的作用.
关键词:
固相微萃取
,
加速溶剂萃取
,
气相色谱-质谱法
,
挥发性成分
,
青山绿水茶叶
郑龙贵
,
陆建华
,
吕环宇
,
潘超
,
肖业政
,
倪其才
,
朱崇铭
低温物理学报
本文主要介绍了EAST实验中罗柯受电磁干扰的影响,由实验现象推测产生噪声的原因,通过大量的探索过程和模拟测试方法最终将这些干扰有效的抑制和去除,得到最佳解决方案.
关键词:
罗柯
,
电磁干扰
,
测试方法
,
干扰抑制
段建平
,
陈红青
,
陈颖
,
黄颖
,
陈国南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5.03.011
建立了同时测定饲料中西马特罗、盐酸克伦特罗与沙丁胺醇的毛细管区带电泳-紫外检测方法.考察了实验参数对分离和检测结果的影响.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在60 mmol/L的柠檬酸-柠檬酸钠运行缓冲液(pH 6.29)中,上述3种物质在8 min内完全分离.西马特罗、盐酸克伦特罗和沙丁胺醇的线性响应范围为0.1~1.0 mg/L,最低检测限(以信噪比为3计)分别为0.02,0.03和0.02 mg/L.所建立的方法直接用于饲料中西马特罗、盐酸克伦特罗和沙丁胺醇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关键词:
毛细管区带电泳
,
西马特罗
,
盐酸克伦特罗
,
沙丁胺醇
,
饲料
李雯雯
,
吴瑞华
,
陈鸣鹤
硅酸盐通报
利用化学分析、X射线粉晶衍射、差热及热重分析、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及可见光吸收光谱等现代测试方法对俄罗斯穆伦地区查罗石玉进行了系统的矿物学特征的研究,测得查罗石玉的主要矿物查罗石(紫硅碱钙石)是一种富钙、钾、钠的硅酸盐矿物;含有一定的结晶水和结构水.主要矿物查罗石(紫硅碱钙石)属单斜晶系,晶胞参数为:a0=1.9626nm,b0=3.2110nm,c0=0.7198nm,β=93.76°.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查罗石主要由细长矩形的片状查罗石组成,查罗石晶体呈定向排列,晶体大小平均长约150~200μm,宽约10~20μm左右,发育良好的多组波状弯曲的片状查罗石晶体及其纤维变晶结构是查罗石玉具有丝绢光泽的原因.建立了查罗石矿物的标准红外吸收光谱图.最后初步探讨了查罗石的致色机理:Mn3+是产生查罗石紫色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查罗石玉
,
紫硅碱钙石
,
矿物学
,
俄罗斯
张春燕
,
顾健
,
段金菊
,
钟蕾
,
李玉珍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2.01.014
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测定罗哌卡因血药浓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血清样品中加入布比卡因作内标,用二氯甲烷提取,氮气吹干,残渣用流动相溶解进样。色谱条件:分析柱为C18反相柱,流动相为0.01 mol*L-1磷酸二氢钾(pH 3.0)-乙腈(体积比为84∶16)溶液,流速为1.2 mL*min-1, 在紫外检测波长210 nm处进行检测。罗哌卡因及内标在11 min内完全分离,最低检测质量浓度为0.025 mg*L-1,在0.05 mg*L-1~ 2.50 mg*L-1时线性关系良好,r=0.9997,低、中、高浓度下的回收率、日间及日内精密度均符合方法学要求。方法简便、快速、稳定、重现性好,可以用于罗哌卡因血药浓度的临床监护及药代动力学的研究。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
罗哌卡因
,
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