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建新
,
张春燕
,
姜泽光
,
刘丽芳
,
邵家骏
,
李秋湄
,
陈维
涂料工业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钛(TiO2)溶胶,并用含有可聚合基团的硅烷偶联剂(KH-570)对其进行接枝改性,制备可聚合的有机硅改性纳米TiO2溶胶,然后通过核壳乳液聚合法,制备有机硅/纳米TiO2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并配制乳胶涂料.研究了改性纳米TiO2溶胶、乳化剂和引发剂的用量对乳液及乳胶膜性能的...
关键词:
纳米TiO2
,
有机硅
,
丙烯酸酯乳液
,
核壳乳液聚合
,
乳胶涂料
周统昌
,
邹志强
,
刘言平
,
罗建新
,
张敏
,
陈立班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聚醚多元醇、二缩三乙二醇或季戊四醇作为分子量调节剂,用Zn-Co双金属氰化物(DMC)高效催化CO2和环氧丙烷(PO)调节共聚合成了数均分子量为3000~8000的多官能度脂肪族聚碳酸酯多元醇,共聚物的分子量基本符合设计要求。几种分子量调节剂均能成功合成两官能度或四官能度的共聚产物,产物中碳酸酯键...
关键词:
双金属氰化物催化剂
,
调节共聚
,
CO2
,
环氧丙烷
邹志强
,
姬文东
,
罗建新
,
张敏
,
陈立班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钴锌双金属氰化络合物(Co-Zn DMC)为催化剂,高催化效率地合成了CO_2/StO二元共聚物,以及CO_2/StO/CHO三元共聚物,并对催化剂和聚合产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1H-NMR)等进行表征.二元共聚催化效率高达3600 g Polym/g Cat,碳酸酯键含量达...
关键词:
二氧化碳
,
氧化苯乙烯
,
氧化环己烯
,
共聚
,
三元共聚
,
双金属氰化络合物
刘言平
,
罗建新
,
邹志强
,
周统昌
,
张敏
,
陈立班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完全交替的聚碳酸亚环己酯可用作微电子牺牲材料,文中用水杨醛,邻苯二胺和叔丁醇铝制备了SalenAlOC(CH<,3>)<,3>,以N,N-二甲胺基吡啶(DMAP)作为共催化剂催化二氧化碳和氧化环己烯共聚,用核磁共振(<'1>H-NMR)对共聚产物进行了结构分析.结...
关键词:
二氧化碳
,
氧化环己烯
,
SalenAlOC(CH3)3
,
共聚
罗建新
,
张敏
,
邹志强
,
刘保华
,
陈立班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研究了聚碳酸亚环己酯(二氧化碳-氧化环己烯共聚物,简称PCHC)的非等温热分解行为的影响因素,并对热分解反应动力学及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碳酸酯键含量和升温速率等都对PCHC的热分解行为有较大影响;高交替度的PCHC在350℃左右完全分解,不残留炭黑,具有优良的热分解性能.用Flynn-Wall...
关键词:
二氧化碳
,
聚碳酸亚环己酯
,
活化能
,
热分解
罗建新
,
崔奇
,
张敏
,
刘保华
,
陈立班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文中用SalenAl(OjPr)作催化剂,并以路易斯碱为共催化剂,催化二氧化碳与氧化环己烯共聚得到了高产率高交替度(碳酸酯键含量99%)的聚碳酸亚环己酯.用1H-NMR、IR、DSC、TG等对共聚产物进行了结构性能的分析和表征.DSC和TCA结果表明,该高交替度聚碳酸亚环已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
关键词:
二氧化碳
,
氧化环己烯
,
共聚
,
Salenal(OiPr)
,
聚碳酸亚环己酯
,
热分解
丁茜
,
章自寿
,
罗建新
,
麦堪成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13801/j.cnki.fhclxb.20151113.001
为了获得高韧性硅灰石填充β-聚丙烯基(W/β-PP)复合材料,采用负载庚二酸钙的硅灰石(β-W)填充聚丙烯(PP)制备.研究了W/β-PP复合材料中β-W的β成核作用,并对比了硅灰石和β-W填充PP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硅灰石填充聚丙烯(W/PP)复合材料主要形成α-晶,而β-W对PP结晶...
关键词:
硅灰石
,
β-聚丙烯
,
β-成核作用
,
增强
,
增韧
赵平辉
,
叶桃红
,
陆阳
,
陈义良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通过求解物理空间中的层流扩散火焰面方程,建立火焰面数据库.相比于求解混合物分数空间的层流火焰面模型,该模型不仅简单,且易于耦合详细组分输运模型、Soret效应和气相辐射等影响因素.同时,求出的温度及组分浓.度分布可以整理成各种不同参数的函数,提高了数据库使用的灵活性.本文对这种
关键词:
层流火焰面模型
,
扩散火焰
,
组分输运
,
Soret效应
,
化学反应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