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8)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反钙钛矿Mn3AN负热膨胀材料研究进展

进进 , 刘佳琪 , 严学华 , 程晓农

中国材料进展 doi:10.7502/j.issn.1674-3962.2015.07.08

研究发现反钙钛矿锰氮化合物(Mn3AN)具有巨大的各向同性负热膨胀特性,并且其负热膨胀系数和负热膨胀温区可以调控,同时反钙钛矿锰氮化合物还呈现出磁致伸缩、磁容积效应、导热、导电及近零电阻温度系数等丰富的物理性能,因此该类材料受到了人们的高度关注.深入研究反钙钛矿锰氮化合物的结构、负热膨胀性能、负热膨胀机理及物理力学性能对认识该类材料的本质及潜在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从反钙钛矿锰氮化合物的材料体系、负热膨胀机理、物理力学特性等方面,着重阐述了反钙钛矿锰氮化合物负热膨胀材料的研究现状和进展,总结了反钙钛矿锰氮化合物负热膨胀材料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关键词: 反钙钛矿 , 锰氮化合物 , 负热膨胀 , 进展

基于朗尔探针的硅离子空间分布特性及纳米晶粒生长过程研究

邓泽超 , 刘海燕 , 张晓龙 , 褚立志 , 丁学成 , 秦爱丽 , 王英龙

人工晶体学报

在室温、10 Pa氩气环境气体中,采用脉冲激光烧蚀技术,在以烧蚀点为圆心、半径为2 cm的玻璃弧形支架的不同角度处放置衬底,沉积了纳米Si晶薄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拉曼散射仪对制备样品的形貌和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纳米Si晶粒以羽辉轴线为轴呈对称分布,在轴线处平均尺寸最大,随着衬底同轴线夹角的增加,晶粒尺寸逐渐减小.结合朗尔探针对空间不同位置羽辉中Si离子密度和热运动温度分布的诊断情况,从晶粒生长过程的角度对其尺寸随空间位置变化的结果进行了研究,得到了晶粒尺寸正比于烧蚀粒子密度和热运动温度的结论.

关键词: 纳米Si晶薄膜 , 脉冲激光烧蚀 , 空间分布 , 尔探针

基于滚压强化的钛合金零件工艺改进

朱朝晖 , 刘进明

金属功能材料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5-8192.2015063

为了提高Ti-6Al-4V零件的疲劳强度,采用滚压强化的工艺方法加工零件的过渡圆角和螺纹.针对零件滚压后出现了表面缺口及表面裂纹等缺陷,从零件的技术要求入手分析不合格原因,改进了工艺,使得产品合格率从86.7%上升到了96%,并对该工艺改进进行了讨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 疲劳强度 , 滚压强化 , 裂纹 , 粗糙度

HD工艺在烧结NdFeB中的应用

杨刚 , 刘颖 , 高升吉 , 涂铭旌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05.01.020

综述了近20年来氢爆工艺在烧结NdFeB中的研究及应用状况,叙述了氢爆工艺的原理和优点,以及NdFeB合金在吸氢过程中的断裂方式、主相磁性参数的变化情况、吸氢量和烧结过程中的脱氢规律,分析了合金表面状态、温度与压力、氢气量及扩散速度、α-Fe对HD工艺的影响,并就氢爆工艺的改进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稀土永磁材料 , 氢爆 , 制粉工艺

卡尔多炉处理铜阳极泥技术及应用实践

涂百乐 , 张源 , 王爱荣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11.03.010

介绍了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稀贵金属分公司采用卡尔多炉处理铜阳极泥的工艺技术、主要设备和生产实践,并对工艺改进进行了探讨.实践证明,卡尔多炉处理铜阳极泥火法工艺具有对原料适应性强、设备先进、综合回收率高、生产成本低、环境污染少等优点.

关键词: 卡尔多炉 , 铜阳极泥 , 回收率

离子渗金属中等离子体参数与工艺参数的相关性

李成明 , 徐重 , 田林海 , 吕反修 , 唐伟忠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用朗尔单探针技术对离子渗金属中的等离子体参数进行了诊断,讨论工艺参数对等离子体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工件阴极电压、源极电压和气压的增加,等离子体密度增大.利用等离子体参数结合放电特征对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限定.讨论了等离子体参数对渗层成分的影响.

关键词: 等离子体参数 , 工艺参数 , 表面成分

离子吸附型稀土原地浸析尾矿中稀土和铵的残留量分布及其意义

侯潇 , 许秋华 , 孙圆圆 , 王悦 , 李静 , 周新木 , 李永绣

稀土 doi:10.16533/J.CNKI.15-1099/TF.201604001

测定了龙南足洞原地浸析多年后的尾矿中不同空间位置上的稀土和铵残留量,以及尾矿中的粘土矿物对稀土和铵的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粘土矿物对稀土的吸附符合朗格尔等温线方程,对低浓度稀土有强吸附能力;而对铵的吸附等温线呈直线关系,不符合朗格尔等温线方程.尾矿粘土中铵的纯水浸出实验证明,尾矿中的铵可被水浸出而流失.用粘土矿物对稀土和铵的吸附特征差别和矿层内部的渗透特征差别解释了注液区域矿层内部从全风化层到半风化层方向铵和稀土残留量的上升趋势.因此,尾矿中铵和稀土含量的分布可以直接反映原地浸出效果的好坏以及铵的流失情况,用于讨论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的内部结构与渗流特征.

关键词: 原地浸矿 , 离子吸附型稀土 , 尾矿 , 渗流特征 , 铵残留量

线状MA-AA-MAS聚羧酸陶瓷添加剂的吸附行为

陈宝璠

硅酸盐通报

运用总有机碳/总氮分析技术,研究了在25℃下,线状和梳状聚羧酸添加剂的吸附容量(qt)与吸附时间(t)的关系.通过对其吸附动力学和吸附模型的分析,探讨了它们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线状和梳状聚羧酸添加剂的吸附容量随吸附的进行而增加,10 min后趋于稳定,其吸附过程分别与拉格尔格伦(Lagergren)伪二级动力学方程和朗尔(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相吻合.线状MA-AA-MAS聚羧酸陶瓷添加剂饱和吸附容量(qsa)可达18.52 mg/g.

关键词: 线状MA-AA-MAS聚羧酸 , 陶瓷添加剂 , 吸附行为

盐酸介质中脂肪胺类化合物对铝材的缓蚀作用

帅长庚 , 邓淑珍 , 宋玉苏 , 银继伟

材料保护 doi:10.3969/j.issn.1001-1560.2001.04.005

用失重法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正丁胺、二乙胺、乌洛托品在1.0 mol/L HCl中对铝的缓蚀作用,并对其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起初,3种化合物对铝均具有缓蚀作用,缓蚀效果:乌洛托品>二乙胺>正丁胺,随着时间的延长,缓蚀效率逐渐降低;3种化合物均为吸附型缓蚀剂,对铝腐蚀的阴极过程和阳极过程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吸附符合兰格尔等温吸附方程。

关键词: 缓蚀剂 , 缓蚀作用 , 脂肪胺 ,

复合氧化物催化剂(Cu)CeO2上硝基苯加氢反应的研究

张全信 , 刘希尧 , 雷鸣

催化学报

基于用FT-IR表征H2与硝基苯在催化剂(Cu)CeO2上的吸附和反应行为,对硝基苯加氢反应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氢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主要为解离吸附,硝基苯的吸附也主要为化学吸附;两种吸附物种在催化剂上进行表面反应生成易脱附的苯胺,避免了产物与反应物间的竞争吸附,有利于反应物完全转化. 在(Cu)CeO2催化剂上,硝基苯加氢反应机理为朗格尔-欣谢伍德型,即表面反应为控制步骤.

关键词: , , 复合氧化物 , 吸附态 , 硝基苯 , 加氢 , 苯胺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