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锦德
,
刘子豪
,
维拉库玛
,
吴培豪
,
刘端祺
,
刘尚斌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5)60878-6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s)不仅采用可再生的和环境友好的能源(如氢气和甲醇)作为燃料,而且转换效率高,因此被认为是潜在的能量转换设备.目前PEMFCs大多采用活性炭负载的贵金属作为其阴极和阳极的电催化剂,因此制造成本高,限制了它的实际应用.燃料电池电催化剂研发的一个紧迫的任务就是避免使用采用贵金属.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s)阳极上进行的甲醇氧化反应(MOR)通常采用活性炭或多孔碳材料负载的Pt基双功能催化剂.在此基础上复合第二贵金属(如Ru)可改善其结构、电子和表面化学性质,表现出较高的稳定性和抗CO中毒性能,因而在MOR中具有优异的电催化活性.然而,在DMFCs长期运行期间,该Pt-Ru/C阳极催化剂大多出现严重的金属Ru溶解流失,以及燃料甲醇透过聚电解质膜的现象.因此,进一步提高pt-Ru/C电催化剂的稳定性成为当务之急.另外,考虑到膜电极的成本和PEMFCs的整体效率,在保持较好MOR活性的前提下,减少贵金属用量或采用非贵金属,甚至不用金属,进一步降低其成本也尤为重要,这也将十分有利于基础研究和实际的工业应用.采用软模板或硬模板法制得的有序介孔碳(OMCs)因具有高的比表面积、可调的中孔尺寸和表面官能团性质而广受关注,已经应用于催化剂载体,吸附剂,传感器和电极材料等领域.OMCs可负载Pt制成电催化剂而用于DMFCs/PEMFCs中.本课题组前期以介孔氧化硅SBA-15为硬模板剂,糠醇和三甲苯为初始碳源,Pt和Ru的乙酰丙酮化物为金属前驱体和次级碳源,采用一步法直接制备了OMC负载的高分散、高稳定性的单Pt和Pt-Ru双金属纳米粒子,在MOR中表现出优异的电催化活性和较高的稳定性性能,超过常用的商用催化剂,显示出较大的应用潜力.因此,本文采用类似的方法将高度分散的PtM(M=Ru,Fe,Mo)合金纳米粒子沉积于OMCs上,从而制得PtM-OMC(M=Ru,Fe,Mo)催化剂;同时采用N2物理吸附、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扩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等手段对其结构组成、形貌和织构等物化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金化的PtM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约2-3 nm,且高度分散于OMC载体孔道内.另外,PtM纳米粒子中第二金属M(Ru,Fe,Mo)大多以还原态形式存在,形成了典型的核(Pt)-壳(M)结构.循环伏安法测量结果表明,在MOR反应中,所制PtM-OMC电极表现出较高的电催化活性和抗CO中毒性能,超过典型的活性炭负载的Pt-Ru催化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Pt-Fe-OMC催化剂不但具有非常高的稳定性,优越的抗CO性能,而且其催化MOR反应活性与PtRu-OMC的相当,因而具有更低的生产成本,所以Pt-Fe-OMC催化剂在DMFCs阳极电催化剂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有序介孔碳
,
铂基电催化剂
,
甲醇氧化反应
,
X射线吸收光谱
,
核-壳合金纳米粒子
,
一氧化碳溶出伏安法
,
燃料电池
匡文龙
,
刘继顺
,
朱自强
,
刘石华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2.11.001
库斯拉甫金矿,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西昆仑造山带与塔里木板块交接部位的晚古生代奥依塔格-库尔良裂陷槽的北段,属于西昆仑地区库斯拉甫-他龙成矿带的一部分.笔者通过详实的野外考察和综合室内测试、岩矿鉴定等研究资料分析,认为该区中泥盆世开始拉张形成的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是金的原始矿源层,深部隐伏岩体的活动为区内金的成矿作用提供了成矿物质运移所需的热源,韧性剪切带是区内沟通深部含金热液上升的主要通道.因此,在库斯拉甫地区,应注重寻找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和构造蚀变岩型金矿.
关键词:
西昆仑
,
矿源层
,
韧性剪切带
,
库斯拉甫金矿
高尚青
黄金
doi:10.11792/hj20160718
为确保申家峪尾矿库坝体的安全稳定,根据尾矿库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的实际情况,对申家峪尾矿库的渗流条件进行了符合实际情况的假设,并建立了反映主要坝体结构和周边岩体特性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MIDAS/GTS NX计算软件的数值模拟,分析了尾矿坝终期标高340 m时正常工况下坝体的渗流特性和正常运行条件下的渗流情形;评价分析了尾矿库在终期堆积标高时的渗流稳定性,并为坝体抗滑稳定验算提供了准确的浸润面位置。通过工程分析证明,利用MIDAS/GTS NX计算软件可以较好地模拟尾矿库的渗流特性,对尾矿库的安全生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
尾矿库
,
有限元
,
渗流稳定性
,
浸润线
焦亚男
,
李嘉禄
,
魏丽梅
,
孙颖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851.2006.06.008
通过对损伤前后三维编织复合材料试件进行纵向拉伸和压缩实验,分析了材料的拉、压刚度和强度的变化规律和失效形式.主要讨论了4种损伤加工方案,包括沿宽度方向单边切割、沿宽度方向双边切割、沿厚度方向单边切割及沿宽度和厚度方向同时切割.实验结果表明,宽度方向损伤对拉伸强度、模量和压缩强度影响不大,压缩模量下降了20%左右; 厚度方向损伤对纵向拉伸、压缩强度和模量影响较大.编织角20°时,拉伸、压缩应力-应变曲线接近于线性,试件的失效方式趋向于脆性破坏; 编织角35°时,压缩应力-应变曲线表现出一定的非线性.
关键词:
复合材料
,
三维编织
,
损伤
,
拉伸性能
,
压缩性能
孙昕
,
尹情生
,
陈殿良
,
董学军
,
周丽春
,
张慧
,
范平生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4.03.017
建立了动物血清、肝组织中维拉帕米(verapamil,VRPM)药物浓度的测定方法. 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安定为内标,采用峰高内标法计算结果.流动相为醋酸盐缓冲液-甲醇-三乙胺(体积比为40∶60∶1)混合溶液,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28 nm. VRPM在犬血清和肝组织中最低检测限分别为50 μg/L和50 ng/g.犬血清和肝组织匀浆中的VRPM质量浓度为0.1~10.0 mg/L及0.25~10.0 μg/g时,该浓度与响应值线性关系良好(r>0.999).犬血清和肝组织匀浆中的VRPM回收率分别为91.60% ~98.68% 和90.80% ~97.09% .该方法精密度高,简单快捷.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维拉帕米
,
血清
,
肝组织
,
犬
李振华
,
皮洪琼
,
何炳林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0.01.001
研究了盐酸维拉帕米(VH)与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001×7)的交换反应动力学及其药物树脂复合物在去离子水、0.5 mol/L、1.0 mol/L、2.0 mol/L NaCl和0.5 mol/L HCl以及0. 5 mol/L KCl溶液中的释药动力学. 交换动力学结果表明,随温度的升高,药物与树脂的交换率增加,交换反应达平衡时,VH的平衡常数为0.0527;VH与001×7树脂的交换过程属于粒扩散过程控制. 体外释药动力学研究表明,VH药物树脂复合物在去离子水中不释放药物 ,但其释药速率随介质中离子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其释放动力学过程可用Viswanathan方程来描述,并且VH在上述释放介质中的释放属于粒扩散过程控制,粒扩散系数随释放介质中离子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关键词:
盐酸维拉帕米
,
口服药物树脂控释给药系统
,
交换反应动力学
,
释药动力学
张慧博
,
金伟
,
杨锐
金属学报
doi:10.3724/SP.J.1037.2012.00493
建立了TiNiFe形状记忆合金管接头变形和恢复两个过程的三维本构模型,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内脊型管接头组件的应力分布和拉脱力进行模拟,分别研究了内脊和脊高对拉脱力的影响.模拟所用到的TiNiFe合金材料参数由实验测得.结果表明:内脊的引入能够提高连接组件的拉脱力,在计算范围内,随脊高增加拉脱力线性增大.拉脱力实测值与模拟结果吻合较好,数值偏差在4%以内.
关键词:
TiNiFe
,
形状记忆
,
管接头
,
本构方程
,
有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