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毅琦
,
童雄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6.05.010
推导计算了氰化物浸银过程的热力学及平衡常数判据.计算结果表明,只要氧化剂的氧化电位φ1>-0.309 7V,在氧化剂参与下氰化物浸银反应在热力学上就能够发生,其平衡常数判据lgK298=16.935n(φ1+0.309 7).氰化物浸银所需氧化剂的最小电位(-0.309 7V),高于氰化物浸金所需氧化剂的最小电位(-0.73V).
关键词:
冶金物理化学
,
银
,
热力学
,
电位
,
平衡常数
,
氰化物浸银
王成行
,
邱显扬
,
胡真
,
童雄
稀土
以油酸钠为捕收剂,通过浮选试验、溶液化学计算、动电位和红外光谱检测分析研究了氟碳铈矿的可浮性及药剂与矿物的作用机理.当油酸钠浓度为4×10-4 mol·L-1时,氟碳铈矿在pH =7 ~9较宽的范围内有较好的可浮性,与油酸钠溶液形成的高表面活性组分离子-分子缔合物的浓度较大有关.矿物表面的稀土阳离子的水解产物种类及其浓度影响着其可浮性.pH=8~9范围内,稀土阳离子水解优势组分RE(OH)2+和RE(OH)2+吸附在氟碳铈矿表面是主要的正活性质点,有利于药剂的化学吸附.在pH =8.3时,油酸钠对氟碳铈矿捕收是化学和物理的共吸附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氟碳铈矿
,
油酸钠
,
溶液化学
,
红外光谱
,
动电位
方夕辉
,
童雄
,
钟名清
,
陈文亮
稀有金属
doi:10.13373/j.cnki.cjrm.2014.03.018
针对硫化银和纯银粉中银的浸出,在以[Bmim] HSO4离子液体调节pH值,Fe2(SO4)3为氧化剂,硫脲为浸出试剂的浸取体系中,研究了pH值、浸出时间、硫脲浓度、氧化剂用量、温度、搅拌速度等因素对银浸出率的影响,并对其强化浸出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Bmim] HS04可强化硫脲浸银,在[Bmim] HS04浓度为0.30 mol·L-1(pH =1.0),硫脲浓度0.16 mol·L-1,Fe3+浓度11.25×10-3 mol·L-1,搅拌速度250 r·min-1,浸出时间24 h,浸出温度298 K的条件下,银的浸出率可以达到78.85%,而以H2SO4调节浸液pH=l时,银浸出率仅为51.10%.对硫脲稳定性的研究表明,[Bmim] HSO4在银浸出过程中不但起到调节浸液pH值的作用,也减少了硫脲的氧化分解,硫脲在[Bmim] HSO4溶液中的剩余浓度比在H2SO4溶液中高12.56%.研究也表明[Bmim] HSO4在银浸出过程中减少了硫化银的二次沉淀.[Bmim] HSO4离子液体作为一种新型浸出溶剂,创造了一个更加有利于银溶解的溶液环境.
关键词:
1-丁基-3-甲基咪唑硫酸氢盐
,
离子液体
,
银
,
浸出
,
硫脲
,
pH调整剂
叶国华
,
何伟
,
路璐
,
童雄
,
吴宁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13.05.020
含钒钢渣可作为提钒的重要原料.首先,对某含钒钢渣的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含钒钢渣中钙、铁含量很高,这将会导致直接硫酸浸钒时酸耗较高;含钒钢渣中的钒主要以酸溶的V4形式存在,无需焙烧氧化、可直接酸浸溶出提钒;含钒钢渣中的钒弥散分布于多种矿相中,其中钙钛氧化物为最主要的含钒矿物.然后,依据含钒钢渣的性质特点,采用常温常压下直接硫酸浸出法从中提钒,并考察了各主要因素对钒浸出率的影响和内在原因,结果表明,硫酸用量、搅拌与否对钒的浸出有显著影响,时间、液固比及搅拌强度的影响较小,细度达到-74 μm占60%后即可保证较高的浸出率.最终,常温常压下,在最佳条件硫酸用量90%、时间2h、细度-74 μm占60%、液固比4∶1、搅拌强度200 r.min-1时,钒浸出率高达94.10%,与传统提钒方法相比,浸钒指标大幅提升.常温常压下直接硫酸浸出法可省去复杂的焙烧系统、突破氧压酸浸的局限,流程简单、作业环境好、浸出指标高;但该法酸耗较高,如何降低酸耗,值得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含钒钢渣
,
提钒
,
直接浸出
,
硫酸
叶国华
,
何伟
,
童雄
,
吴宁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13.04.017
粘土钒矿是一类重要的钒资源.某粘土钒矿的性质分析表明,粘土钒矿的主要化学组分为SiO2,Al2O3,属酸性矿石,适宜采用硫酸浸出;其中的钒以低价不溶的V(Ⅲ)为主,大部分赋存于伊利石矿物的硅-氧四面体微晶结构中,为了将钒浸出来并进一步提高钒的浸出率,必须破坏伊利石矿物的晶体结构、并利用氧化剂(助浸剂)将低价钒转化为高价钒.针对现有提钒工艺的不足,依据粘土钒矿的性质特点,提出了一种不磨不焙烧直接酸浸提钒的新工艺,并系统考察了各浸出因素如硫酸用量、助浸剂种类及用量、浸出时间、浸出温度、液固比等对钒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粘土钒矿不磨不焙烧直接酸浸提钒工艺是可行的,当H2S04用量为30%、助浸剂选用Mn02、其用量为1.5%、浸出时间为6h、浸出温度为90℃、液固比为1∶1时,钒的浸出率达92.58%,浸出效果理想.与传统提钒工艺相比,新工艺省去了高成本的磨矿工序以及复杂的焙烧工序,既简化操作、降低成本,又避免了焙烧污染,符合现代化工冶金的要求.
关键词:
粘土钒矿
,
直接酸浸
,
提钒
,
浸出率
,
硫酸
邓政斌
,
童雄
,
王晓
,
谢贤
,
吕向文
,
杨波
稀有金属
doi:10.13373/j.cnki.cjrm.2015.02.011
通过浮选和吸附量试验,研究了丁黄药、丁胺黑药、乙硫氮和硫酸铜对载铟闪锌矿、载锗闪锌矿及黄铁矿的浮选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无活化剂和其他试验条件相同时,在3种捕收剂体系中,3种矿物的上浮率在丁黄药和乙硫氮体系中分别达到最高和最低.在丁黄药和丁胺黑药体系中,3种矿物在酸性条件下的上浮率和吸附量都最高,其中黄铁矿>载铟闪锌矿>载锗闪锌矿;在碱性条件下,3种矿物的可浮性和对捕收剂的吸附量都明显地下降.在乙硫氮体系中,3种矿物在6<pH<8的条件下可浮性最好,在强酸和强碱条件下都受到了强烈的抑制,并且在整个pH范围内对乙硫氮的吸附量都很小.添加活化剂硫酸铜后,载铟和载锗的闪锌矿的上浮率明显地提高,黄铁矿反而受到了一定的抑制,上浮率大小顺序是:载锗闪锌矿>载铟闪锌矿>黄铁矿.铜离子的吸附量试验表明,同等条件下,载锗闪锌矿和黄铁矿对铜离子的吸附量分别为最大和最小.高碱条件同样不利于铜离子的吸附.载铟和载锗闪锌矿表面的丁黄药和丁胺黑药的吸附量与铜离子的吸附量成正比,而铜离子的添加反而降低黄铁矿表面对丁黄药和丁胺黑药的吸附量.活化后的3种矿物在整个pH范围内对乙硫氮的吸附量并没有明显的提高.
关键词:
铟和锗
,
载体矿物
,
闪锌矿
,
浮选
,
吸附
叶国华
,
张爽
,
何伟
,
童雄
,
吴宁
稀有金属
doi:10.13373/j.cnki.cjrm.2014.01.021
从工艺矿物学角度出发,对石煤的工艺矿物学特性及其与提钒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石煤含钒较低,通过选矿提高其品位将具有重要意义;石煤是有机碳与无机元素的混合体,浸出前脱碳的方法有焙烧和浮选两种;高碳石煤可先燃烧发电,燃烧灰渣作为提钒的原料;大部分石煤,SiO2是其含量最高的组分,含钒浸出液除硅一般采取静置沉淀法;石煤中的Al2O3主要来自粘土矿物,它会随钒一起溶出而进入浸出液,一般采用明矾结晶法除去;石煤中的钒多是以V3+为主,为了提高浸出率,须将V3+氧化为V4+或V5+;石煤中钒的赋存状态,大部分是类质同相,其次是吸附形式;绝大部分石煤属难浸矿石,要提取其中的钒就必须破坏矿物的晶体结构,破坏方法主要有火法焙烧和湿法直接酸浸两大类,其中,钠化焙烧法已被禁止使用、钙化焙烧法不适于大量生产、空白焙烧由于提钒效率低而应用较少;直接酸浸法是提钒的发展方向,添加氧化剂或助浸剂等对浸出进行强化,是提高钒回收率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石煤
,
工艺矿物学
,
提钒
,
价态与赋存状态
,
焙烧
,
直接酸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