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晴青
,
成来飞
,
童巧英
,
张青
,
张立同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将直径为2.5 mm,3.4 mm,4.5 mm,6 mm,8 mm的2D C/SiC复合材料铆钉和尺寸为φ12.8 mm×6.5 mm带孔件进行紧配合装配,然后对其沉积SiC,沉积时间300h,最终实现铆接.采用扫描电镜(SEM)及拉伸试验来测试连接情况.结果表明:当铆钉直径小于4.5 mm时发生铆钉断裂现象,接头为脆性破坏;当直径大于4.5 mm时发生铆钉拔出现象,接头为韧性破坏.但是直径越大被连接复合材料的性能损失越大,因此最佳的铆钉尺寸应稍大于4.5 mm.
关键词:
C/SiC
,
复合材料
,
铆接
柯晴青
,
成来飞
,
童巧英
,
张青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5.11.016
连续纤维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CMCs)在高温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由于其编织工艺的限制,难以制备十分精密和复杂的构件,而要使纤维增韧CMCs得到广泛的应用,必须解决复合材料与金属合金系列材料的连接问题.因而连接是CMCs走向工程应用需要解决的关键课题之一.综述了CMCs的连接现状,重点介绍了几种有效的连接CMCs的方法:钎焊、局部过渡液相连接、无压固相反应连接、聚合物分解连接、ARCJoinT、在线液相渗透连接等.
关键词:
CMC
,
连接
,
润湿性
童巧英
,
成来飞
,
张立同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为得到C/SiC复合材料的强连接,利用三维编织碳纤维增韧碳化硅(C/SiC)复合材料在制备过程中残留的孔隙,采用Ni合金作为中间层在1 300℃保温45min、真空条件下对三维C/SiC复合材料用液相渗透连接方法进行了在线连接,所施压力为20MPa.利用扫描电镜(SEM)及能谱初步分析了连接情况,结果表明Ni合金与C/SiC复合材料有较好的润湿性,续沉积SiC后试样三点弯曲强度可达σ拉=252.1MPa,σ压=260.3MPa.
关键词:
C/SiC
,
复合材料
,
在线连接
,
液相渗透
童巧英
,
成来飞
,
张立同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2.11.004
采用Ni基连接剂作为中间层在1300℃、真空条件下对二维编织C/SiC复合材料用液相渗透法进行了加压连接,所施压力为20MPa,连接保温时间分别为15,30,45,60min.用扫描电镜SEM及能谱分析了连接情况,结果表明所采用Ni基连接剂与C/SiC复合材料有较好的润湿性,Ni基连接剂熔融后可进入复合材料的孔隙.接头三点弯曲强度可达60MPa.
关键词:
C/SiC
,
液相渗透
,
连接
,
润湿性
钢铁
进行相关热力学计算以研究高温燃烧过程二垩英生成的条件.计算得到:①在体系存在过剩氧即完全燃烧时不会产生二垩英;②当有固体碳沉积时也不会生成二垩英,因固体碳在热力学上比含二垩英的含碳物更稳定.另一方面,实际上即使在1 073 K完全燃烧条件下(即体系显著过剩氧)也有二垩英生成,原因是在实际燃烧炉中含碳微粒不可能完全烧尽.从热力学角度假设不发生碳沉积,计算得出二垩英在1 073 K高温和高CO/CO2比范围内会生成.实际考虑的条件放在燃烧炉内含碳微粒的周围.在有含碳微粒存在条件下,即使反应2CO→C+CO2(碳沉积)发生,C+CO2→2CO反应(CO生成;含碳微粒被CO2氧化)也会同时发生,导致在含碳微粒周围保持一个高的CO/CO2比,由此产生二垩英.假设在含碳微粒周围存在高CO/CO2比的异质位置,则认为二垩英会形成.
关键词:
燃烧过程
,
二垩英生成
,
含碳微粒
,
热力学
钢铁
氯来源、种类和燃烧物中氯浓度对燃烧过程中二垩英生成有重要影响.在实验燃烧炉中研究1 073K温度下上述三种因素对燃烧过程二垩英生成的影响.二垩英生成浓度在相同氯源和种类条件下与燃烧物中氯含量几乎成正比,且受氯源明显影响.如有机氯化合物或无机氯化物.即使对无机氯化物,在有活性氯存在时也会生成高浓度二垩英,如由盐和面粉形成的水化物中的活性氯.
关键词:
氯源
,
氯种类
,
燃烧过程
,
二垩英/呋喃
,
水化物
,
PVC
仝丽珍
,
刘靖
,
蒋海涛
物理测试
对棒材厂微钒合金英标460钢筋φ40弯曲断裂试样进行金相观察、断口扫描及能谱分析,发现钢中成分不均、非金属夹杂及连铸坯内裂纹等是造成钢筋弯曲性能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并据此提出冶炼、连铸过程中的改进措施,从而使英标钢筋冷弯试验达到100%合格.
关键词:
钢筋
,
微合金化
,
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