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292)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碱性中包化渣剂的应用试验

张峰 , 杨利康 , 张宏 , , 金进文

钢铁研究

为了解决普通覆盖剂在连铸生产中遇到的中包渣易结壳、中包前期钢水增碳较重的问题,对选用的碱性中包化渣剂进行了应用可行性分析和工业应用试验。结果表明,碱性中包化渣剂的化渣效果较好,中包前三炉钢水平均增碳由原来的0.028%降低到0.0023%,铸坯酸溶铝损失率降低4.94%,中包渣中吸收氧化铝夹杂量增加1.14%,保温性能、耗量和减缓耐材侵蚀方面均好于普通覆盖剂。

关键词: 覆盖剂 , 高碱度 , 化渣 , 增碳 , 净化钢水

微柱阻力特性实验研究

张承武 , 刘志刚 , 梁世强 , 管宁

工程热物理学报

以去离子水为工质,流经直径为0.5 aim,高度分别为1.0 mm、0.75 mm、0.5 mm和0.25 mm的圆柱组成的柱板,其宽度与长宽分别为3.5 mm和40 mm,测量通道进出口压差及流量,研究微柱内部分别在叉排和顺排时液体流动的阻力特性.研究表明,微柱内流动阻力系数f,随Re数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当Re数大于500时,f基本不变;微柱高度和直径之间存在一个有利于流动的最佳比例,该值介于1到1.5之间;顺排微柱的f明显小于叉排微柱,其,值为叉排微柱的0.5倍.

关键词: 微柱 , 圆柱绕流 , 阻力特性

重整化与临界现象

纪青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4.02.028

介绍了用重整化方法描述临界现象的基本思路和做法.指出重整化方法确实抓住了临界现象的最重要的物理特征--自相似性,并在此基础之上建立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求解方案.

关键词: 重整化 , 自相似性 , 临界现象

达比加酯的合成

刘晓君 , 陈国华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3.20371

3-硝基-4-氯苯甲酸(2)经甲胺化得3-硝基4-甲氨基苯甲酸(3),2-氨基吡啶与丙烯酸乙酯经迈克尔加成得3-[(吡啶-2-基)氨基]丙酸乙酯(5),化合物3与5经缩合、催化氢化得3-{[(3-氨基-4-甲胺基)苯甲酰基](吡啶-2-基)氨基}丙酸乙酯(7),化合物7再与N-(4-氰基苯基)甘氨酸(8)酰化、环合和Pinner反应,最后与氯甲酸正己酯反应得到达比加酯(1),总收率约40%(以3-硝基-4-氯苯甲酸计),结构经IR、1H NMR和MS测试技术确证.

关键词: 达比加 , 非肽类凝血酶抑制剂 , 合成

模糊对称与非晶态结构的短程序

郑兆勃

金属学报

引入了模糊对称的概念,并用来描述非晶态结构的短程有序。

关键词:

PDP 驱动芯片能量恢复效率模型

华国环 , 刘清惓

液晶与显示 doi:10.3788/YJYXS20142906.0989

为了分析 PDP 驱动芯片的能量恢复效率,提出了2种分析模型.DPLD(double-channel p-type lateral extended drain MOS)管是驱动芯片中能量恢复电路的核心元器件.CRC(电容-电阻-电容)等效电路模型适用于漏电流能力较弱的 DPLD 管;VCCS(压控电流源)模型适用于漏电流能力较强的 DPLD 管;测试结果显示 CRC 和 VCCS 模型都具备较高的精度,模型误差分别是2.26%和4.04%.CRC 模型揭示了影响驱动芯片能量恢复效率的因素有3个,分别是:充电时间、沟道电阻、负载电容.2种模型分析的对比结果表明,沟道电阻对驱动芯片的能量恢复效率影响很大,使用较小沟道电阻的 DPLD 管可以显著提高 PDP 驱动芯片的能量恢复效率.CRC 和 VCCS 模型可用于精确预测驱动芯片的能量恢复效率.

关键词: 分析模型 , PDP驱动芯片 , DPLD管 , 寻址功耗 , 能量恢复效率

电梯控系统的算法和数学建模

姚融融 , 徐玲 , 贺向阳

物理测试 doi:10.3969/j.issn.1001-0777.2006.06.018

建立电梯控系统的算法调度方案优化与数学建模,使之尽可能地满足电梯乘客的满意度和减少电梯的能源损耗以满足企业的满意度.本文利用应用数学中的模糊综合评判理论对电梯控系统的算法进行一一对应建立数学建模.

关键词: 电梯控系统的算法 , 数学建模 , 模糊综合评判

电梯控系统的算法和数学建模

姚融融 , 徐玲 , 贺向阳

物理测试

建立电梯控系统的算法调度方案优化与数学建模,使之尽可能地满足电梯乘客的满意度和减少电梯的能源损耗以满足企业的满意度。本文利用应用数学中的模糊综合评判理论对电梯控系统的算法进行一一对应建立数学建模。

关键词: 电梯控系统的算法 , control arithmetic , maths modelconstructed

相液晶热光效应的实验研究

王伟 , 李国华 , 郝殿中 , 薛冬

液晶与显示 doi:10.3969/j.issn.1007-2780.2003.06.006

通过研究向相液晶BL-009的折射率随温度的变化,探讨了向相液晶的热光效应.测出了温度在20~100℃,入射光波长为630nm时液晶的双折射率随温度变化关系曲线,讨论了液晶双折射率随温度的变化规律.

关键词: 液晶 , , 热光效应

平行排列向相液晶的导波研究

李志广 , 叶文江 , 郭婷婷 , 张志东 , 檀润华

液晶与显示 doi:10.3969/j.issn.1007-2780.2009.06.009

基于透镜扩束系统,应用棱镜耦合技术对液晶层的全漏导模特性进行了研究.采用盒厚为4.6 μm的平行排列向相液晶盒,其内灌注E7液晶,通过实验给出了平行排列向相液晶薄层的导波图,进而将实验结果与理论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理论所预言的液晶波导的导模在实验的导波图上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关键词: 相液晶 , 透镜扩束系统 , 导波 , 导模 , 波导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30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