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53)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转炉炉壳变形及其控制

邹家祥 , 史小路 , 田毅盛 , , 章博 , 徐乐江 , 陈平 , 黄妙龙

钢铁

大型转炉用镁碳砖炉衬后,炉壳温度可达470 ℃或更高,造成炉壳蠕变变形.研究了转炉炉壳变形的状态及规律,分析了炉体机械应力、温度应力及膨胀应力.并通过蠕变实验预测炉壳的残余寿命.还介绍了改善及控制炉壳变形的整形技术和冷却技术.

关键词: 转炉 , 炉壳 , 变形 , 控制

H型钢轧制有限元模型研究及应用

段明南 , 臧勇 , 马光亭 ,

钢铁

研究了H型钢轧制过程仿真中的几何模型、材料模型和边界条件的设定问题,重点研究了断面上网格的合理分布.利用该优化模型成功地对H型钢轧制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取得了H型钢轧制过程中的金属流动规律、残余应力分布及立辊的水平压下偏差对轧件变形和轧制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建立的H型钢轧制过程有限元仿真模型合理,能为生产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万能轧制 , 有限元模型 , 仿真 , H型钢

空冷对Q235材质H型钢腹板热残余应力场的影响

赵建琴 , 臧勇 , , 吴迪平 , 袁鹏举

钢铁研究学报

研究了大规格H型钢产品矫后出现腹板波浪以及切割过程中出现腹板开裂的原因.采用有限元数值分析和现场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H型钢空冷至矫直温度时残余应力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现有生产工艺条件下,型钢冷却至矫直温度(80℃)时,腹板上存在着较大的压应力,致使发生腹板波浪.在腹板和R角的交接部位,残余应力分布极为不均,由压应力向拉应力突变,是导致产品切割开裂的主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 有限元 , 数值分析 , 空冷工艺

CSP轧机振纹振动致振机理研究

王永涛 , 臧勇 , 吴迪平 ,

钢铁

对轧机振动性质、致振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连轧机组中发生振动的F2、F3轧机进行的现场测试和分析发现,轧机振动以水平方向为主,轧辊和轧件上的振纹频率和振动频率相同,并且将最终振纹折算到轧制界面上后其长度与接触弧长相等.这说明振纹与接触弧有直接的联系.提出了CSP轧机的辊面振纹扩展致振机理,即轧机振纹是工作辊初始振纹在轧制过程中逐渐在辊面扩展形成,轧辊表面振纹引起并加剧了轧机的非正常振动.该理论对同类轧机振动抑制具有重要理论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 CSP轧机 , 振动 , 振纹 , 轧制界面

H型钢轧制有限元模型研究及应用

段明南 , 臧勇 , 马光亭 ,

钢铁

研究了H型钢轧制过程仿真中的几何模型、材料模型和边界条件的设定问题,重点研究了断面上网格的合理分布。利用该优化模型成功地对H型钢轧制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取得了H型钢轧制过程中的金属流动规律、残余应力分布及立辊的水平压下偏差对轧件变形和轧制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建立的H型钢轧制过程有限元仿真模型合理,能为生产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万能轧制;有限元模型;仿真;H型钢

高炉渣破碎过程的模拟实验研究

于庆波 , 刘军祥 , 胡贤忠 ,

钢铁

针对高炉渣转杯法粒化工艺,用液态石蜡模拟熔渣,研究了转杯转速和石蜡的质量流量对颗粒平均直径及其质量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颗粒的平均直径随转速的提高而减小,随质量流量的增加而增大;高转速下破碎颗粒呈长条形,质量流量对颗粒形状没有影响;提高转速和增大质量流量,都会使颗粒的质量分布均匀.

关键词: 高炉渣 , 模拟实验 , 转杯 , 粒化

高炉渣破碎过程的模拟实验研究

于庆波 , 刘军祥 , 胡贤忠 ,

钢铁

针对高炉渣转杯法粒化工艺,用液态石蜡模拟熔渣,研究了转杯转速和石蜡的质量流量对颗粒平均直径及其质量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颗粒的平均直径随转速的提高而减小,随质量流量的增加而增大;高转速下破碎颗粒呈长条形,质量流量对颗粒形状没有影响;提高转速和增大质量流量,都会使颗粒的质量分布均匀。

关键词: 高炉渣;模拟实验;转杯;粒化

CSP轧机振纹振动致振机理研究

王永涛 , 臧勇 , 吴迪平 ,

钢铁

对轧机振动性质、致振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连轧机组中发生振动的F2、F3轧机进行的现场测试和分析发现,轧机振动以水平方向为主;轧辊和轧件上的振纹频率和振动频率相同,并且将最终振纹折算到轧制界面上后其长度与接触弧长相等。这说明振纹与接触弧有直接的联系。提出了CSP轧机的辊面振纹扩展致振机理,即轧机振纹是工作辊初始振纹在轧制过程中逐渐在辊面扩展形成,轧辊表面振纹引起并加剧了轧机的非正常振动。该理论对同类轧机振动抑制具有重要理论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 CSP轧机;振动;振纹;轧制界面

化学链制氧技术铜基氧载体的性能研究

王坤 , 于庆波 , 谢华清 , , 李玖重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3.13008

在STA409PC热重分析仪上对Cu/Si氧载体的脱氧-吸氧性能加以研究,并利用BET、SEM和XRD对所制备氧载体的比表面积、表面形貌和物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N2氛围中,当温度高于850℃时Cu/Si氧载体脱氧反应进入快速反应阶段;氧载体在空气氛围中再生的快速反应温度高于400℃;氧载体脱氧和吸氧的反应速率随颗粒直径的减小及气体流量的增大,而增大但变化不明显,而随反应温度的升高,氧载体脱氧和吸氧反应速率都会急剧增大;23次循环实验中,氧载体脱氧-吸氧性能稳定,经循环之后的氧载体,颗粒表面变得光滑,空隙率增加,但机械强度降低.物相分析结果表明氧载体脱氧后的成分主要有Cu2O和SiO2,吸氧后的成分主要有CuO和SiO2,氧载体的制备方法和循环性能有很好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关键词: 化学链制氧 , 氧载体 , 脱氧反应 , 吸氧反应 , 性能研究

化学链制氧技术中铜-锆氧载体的动力学分析

王坤 , 于庆波 , , 李玖重 , 王志美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4.13321

化学链空气分离制氧是利用氧载体在脱氧反应器中脱氧-在吸氧反应器中吸氧、再生实现连续或间断制氧的新颖技术.本研究通过机械混合法制备铜-锆氧载体,并对制备材料的物相组成、表面形貌及比表面积进行表征,在STA409PC热重分析仪上采用程序升温法作相关机理探索,分析气体流量、样品质量、升温速率、惰性载体添加比例对铜-锆氧载体脱氧和吸氧性能的影响.采用等转化率法求解活化能,采用主曲线法确定动力学模型机理函数.结果表明,所制备的铜-锆氧载体物相稳定,没有烧结现象的发生,随ZrO2添加比例的增大,制备氧载体的比表面积逐渐增大;当气体流量大于30 mL/min,样品质量小于10 mg时,氧载体的转化速率已不受样品传热和传质等内外扩散的影响;随升温速率的增大及惰性载体添加比例的减小,氧载体反应起始温度、最大反应速率出现温度及转化完全温度均向高温移动.等转化率法计算得到不同转化率下氧载体的活化能基本相同,且不同惰性载体添加比例下活化能数值也相差不大;氧载体脱氧和氧化反应都可用成核和核增长机理模型描述,但模型中两种反应的级数不同,前者为3,后者为1.5.

关键词: 化学链制氧 , 铜-锆氧载体 , 机理实验 , 分布活化能 , 动力学模型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6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