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4350)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波纹翅片开设涡发生器强化传热数值模拟

闵春华 , 齐承英 , 王恩宇 , 田丽亭 ,

工程热物理学报

在波纹翅片上开设矩形翼和组合翼纵向涡发生器,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其强化换热特性,分析辅翼的几何尺寸,包括辅翼攻角、长度和宽度等对换热增强比Nu/Nu0以及综合强化换热因子(Nu/Nu0)/(f/fo)1/3的影响.结果发现:矩形翼和组合翼能显著增强波纹翅片的对流换热;由于开设纵向涡发生器后使流动阻力增加,综合强化换热因子小于换热增强比;组合翼的换热增强比和综合强化换热因子均大于矩形翼;对于组合翼,随着辅翼攻角、辅翼长度或辅翼宽度的增加,换热增强比和综合强化换热因子均增加.

关键词: 强化传热 , 纵向涡发生器 , 组合翼 , 数值模拟

作业中连续油管腐蚀断裂原因

郑华安 , 闫化云 , 佟琳 , 谢思宇 , 李飞

腐蚀与防护

某海上气井连续氮气气作业61.5h后,发生连续油管断裂,观察发现连续油管外壁腐蚀严重。通过宏观和微观分析、理化性能检验、X射线衍射和模拟试验,对腐蚀油管进行了失效分析。结果表明,气作业所用氮气携带的O2和井内CO2共同作用造成了连续油管腐蚀破坏,氧腐蚀是造成短时间内连续油管严重腐蚀的主要因素。针对此结论和现场工况,采取除氧防腐蚀措施,解决了现场作业中连续油管的腐蚀问题。

关键词: 氮气气 , 连续油管 , 氧腐蚀 , 二氧化碳腐蚀

文东油田气油井腐蚀研究与防护技术

陈普信 , 张连明 , 李荣勤 , 郑岩 , 王选奎 , 郭学辉

腐蚀与防护 doi:10.3969/j.issn.1005-748X.2000.03.009

文东油田气井由于其所处的生产环境及本身流态特点,腐蚀严重且具有其特殊规律.本文描述了气井的腐蚀现状;分析了腐蚀影响因素;对气井缓蚀剂性能进行了评价;介绍了腐蚀防护工艺.为相关油田(油井)腐蚀研究及防护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 , 腐蚀研究 , 缓蚀剂 , 开发与评价 , 防护技术

光致反应中的极化实验和遍测量

石宗仁 , 邢雨 , 徐鹍 , 顾嘉辉 , 蔡翔舟 , 沈文庆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3.03.004

以γN→πN′反应为例说明了极化实验的类型、自旋观测量同独立幅度的关系、实验上如何得到自旋观测量及实现完全测量等. 也介绍了极化固体靶的原理和结构、靶材料的选取原则和适合遍测量的4π型谱仪及其国际状况等. 光致反应中的极化实验和遍测量将是使用SLEGS从事核物理实验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极化实验 , 测量 , 极化靶 , 4π型探测器 , 完全测量

中原油田气井油套管腐蚀因素分析

王选奎 , 黄雪松 , 陈普信 , 胡庆祥 , 郭学辉 , 郑家燊 , 傅朝阳 , 刘小武 , 彭芳明

腐蚀与防护

采用XRD、EPMA和硫酸盐还原菌(SRB)检测对中原油田气井文13-127套管及文13-257井油管腐蚀产物及管材和两口井的水质进行分析,并试验了碳钢在含CO2介质中的腐蚀.研究结果表明,CO2及高矿化度产出水是气井腐蚀的主要原因,油管丝扣处存在的缝隙、套管钢材中夹杂物的局部分布及流体冲刷是加剧油套管局部腐蚀穿孔破坏的另一原因.同时还探索了应用缓蚀剂防止气井CO2腐蚀的可能性.

关键词: , 油套管 , 腐蚀产物 , 失效分析 , 缓蚀剂

消除严重段塞流方法的实验研究

王鑫 , 郭烈锦

工程热物理学报

在模拟集输-上升管路系统的实验装置上,对消除严重段塞流现象的气法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上升管下部注气的方法可以消除严重段塞流现象,实现管道出口气液的稳定流动,减小系统的最高压力,同时可以防止上游水平管内出现高频率的长液塞流动.分析发现,当注入气体流量增大到上升管中流型转变为块状流型时就可以消除严重段塞流现象,而气法所需的最佳注入气量可以采用流型图来判断和计算.

关键词: 两相流 , 严重段塞流 , 段塞流 ,

奥沙拉钙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表征

唐云志 , 周漫 , 杨燕明 , 王小卫 , 黄帅

人工晶体学报

本文通过CaCl2·2H2O与药物奥沙拉及辅助配体邻菲罗啉在水热条件下得到了一个新的奥沙拉配合物[ Ca(L) (Phen)·4(H2O)]n(H2L=奥沙拉=3,3-azo-bis-6-hydroxybenzoic acid)(1).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利用X单晶射线衍射仪测定了其结构.结构解析表明,配合物1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a=0.8001 (3) nm,b=1.1245(4) nm,c=1.5129(6) nm,α=89.450(6)°,β=86.297(6)°,γ=77.633(6)°,V=1.3268(9) nm3,Z=2,F(000) =636,最终偏差因子(对Ⅰ>2σ(Ⅰ)的衍射点),R1=0.0521,wR2 =0.1538,S=1.045.在该结构中,中心Ca(Ⅱ)离子周围形成了一个稍微扭曲的五角双锥体,分别与一个来自奥沙拉配体的羧基氧原子(单齿)、两个邻菲罗啉中的两个N原子和四个水分子配位.

关键词: 奥沙拉 , 钙配合物 , 晶体结构

3号板坯铸机拉矫机万向联轴器改造

樊星辰 , 孙博 , 贾广顺 , 李松山 , 甄新刚

连铸

铸机拉矫机万向联轴器主要是将减速机扭矩传递给扇形段驱动辊,为连铸机提供拉矫力.首3号连铸机万向联轴器伸缩位置距离扇形段驱动辊连接法兰较近,在二冷室内极易腐蚀锈死,不易拆卸;同时万向联轴器与扇形段驱动辊法兰连接处螺栓极易松动,造成引锭杆下沉,严重影响生产.对拉矫机万向联轴进行技术改造,解决了万向联轴器伸缩腐蚀锈死和万向联轴器与扇形段驱动辊法兰盘螺栓容易松动的问题.

关键词: 万向联轴器 , 法兰 , 伸缩 , 扭矩

1号高炉降低燃料比和提高喷煤比的工业实践

丁汝才 , 吴铿 , 尹晓莹 , 费三林 , 何海熙 , 韦少华

钢铁

1号高炉的技术装备、工艺水平、自动控制和环保节能等方面的新技术都达到了较高水平。高炉达到设计指标后,在原燃料质量不断提高的同时,采用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解决了高炉单系统流程给生产带来的新问题,使得新技术、新装备能力达到较高水平,生产综合指标不断提高。实现燃料比低于492 kg/t,煤比高于180kg/t,在国内同类高炉中位于领先的水平。

关键词: 高炉;燃料比;喷煤比;高炉操作

1号高炉降低燃料比和提高喷煤比的工业实践

丁汝才 , 吴铿 , 尹晓莹 , 费三林 , 何海熙 , 韦少华

钢铁

1号高炉的技术装备、工艺水平、自动控制和环保节能等方面的新技术都达到了较高水平.高炉达到设计指标后,在原燃料质量不断提高的同时,采用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解决了高炉单系统流程给生产带来的新问题,使得新技术、新装备能力达到较高水平,生产综合指标不断提高.实现燃料比低于492 kg/t,煤比高于180kg/t,在国内同类高炉中位于领先的水平.

关键词: 高炉 , 燃料比 , 喷煤比 , 高炉操作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435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