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树江
,
福州大学
,
郑鼎彝
,
邹翔
,
何上勋
,
吴晓翔
钢铁
研究了生铁中铅、砷、锡等杂质元素对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分析了稀土硅铁、碱土硅铁以及它们的复合合金对含杂质元素铸铁的孕育效果.结果表明:铅、砷、锡等杂质元素促进过冷石墨和网状碳化物的析出,降低铸铁的力学性能和冶金质量指标.建议把它们的含量控制在:Pb≤0. 055%;As≤0.013%;Sn≤0.1%.试验表明,稀土硅铁、碱土硅铁及其复合孕育剂可有效消除微量杂质元素的危害,提高铸铁质量,获得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
关键词:
铸铁
,
杂质元素
,
孕育处理
吴延萍
,
钟铃
,
沈皓
,
宓詠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5.01.027
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利用国家"211工程" 的资助,从英国Oxford Microbeams公司引进了微探针关键部件,建立了新的核微探针实验装置.介绍了该装置各个组成部分,包括束线,靶室,聚集、扫描系统以及数据采集系统等.现已得到线度为μm量级的离子束.
关键词:
核微探针
,
PIXE
,
RBS
,
STIM
孙景宏
,
褚洪
,
孙雍君
,
范拓源
材料导报
基于EC2000标准,分析了北京科技大学的学生、专业目标、教学效果、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教学设施等方面的发展状况,逻辑推导出北京科技大学符合研究型大学的各项指标,存在的不足.从EC2000标准角度对某个学校进行对照分析,为各高校、各学科发展的自我评价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关键词:
EC2000标准
,
高校自评
,
案例研究
李君
,
董丙祥
,
刘正平
,
董永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选用不饱和聚酯树脂(UPR)为聚合反应单体,以聚乙烯醇(PVA)为分散剂,进行悬浮聚合反应.与目前普遍选用的以苯乙烯为反应单体的悬浮聚合反应相比,改进后的实验反应时间短,聚合物颗粒分布均匀,实验成功率高,节约了实验成本,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可代替原有的悬浮聚合反应实验,作为大学高分子化学实验的教学课程内容.
关键词:
悬浮聚合实验
,
改进
,
不饱和聚酯树脂
,
单体
高原
,
王建勇
,
杨向军
,
龚建华
,
路祥臣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11804/NuclPhysRev.32.S1.20
随着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新一代核能系统对材料性能的更高要求已经成为材料科学领域新的挑战,为适应这一需求,为高性能抗辐照核材料的研究和测试提供平台,北京大学4.5 MV静电加速器组在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支持下,在原有束线基础上新增设质子/氦温控辐照系统并投入使用。该系统可进行能量范围在0.7~3.5 MeV内的质子或氦离子辐照,离子流强最高10μA,并可进行最高1000℃的加热辐照,特别适合开展核能材料的初级快速筛选。此外,4.5 MV加速器与2×6 MV串列加速器联合建设的双束共靶辐照系统也已经整体调试完成,可为材料辐照效应的进一步研究提供良好的实验平台。
关键词:
静电加速器
,
核材料
,
辐照
,
温控靶室
,
双束
王志勇
,
孙杰
,
陈冲
黄金
doi:10.11792/hj20141002
针对某国有矿山企业2013年新招大学生离职率偏高的现状,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该企业新招大学生离职原因进行探究。结合该企业目前正处于基建期的实际,根据研究对象的特殊性,运用相关理论剖析员工离职原因。通过归纳总结员工离职的影响因素,揭示员工离职所产生的影响,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及建议,从而提高组织效益、促进其健康与持续发展。
关键词:
偏远矿山
,
大学生
,
离职
,
分析
,
对策
褚洪
,
孙景宏
,
孙雍君
,
范拓源
材料导报
北京科技大学能否发挥金属材料领域的优势,不仅事关学校的发展,也关系到工业化的基础--设备制造业的发展.基于金属材料学科的大类发展思路--即四要素核心体系,着眼于制造工业的发展,提出设立材料学科综合管理机构,整合学校资源、调控招生总量和优化层次结构、建构全校统一专业规范和鉴认体系,进一步探索特色教学法和改进大类教学与完善校企合作机制等相关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
金属材料
,
强化优势
,
思路与对策
中国材料进展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长期支持下,四川大学教授王玉忠带领团队在高分子材料无卤阻燃化的基础研究方面获重要进展,并取得一些关键技术的突破,成功地解决了一些高分子材料的高效无卤阻燃问题,有效地协调了阻燃性与无卤化、保持其他性能和降低成本的矛盾,并成功应用于多个领域。
关键词:
高分子材料
,
无卤阻燃
,
四川大学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基础研究
,
阻燃化
,
无卤化
,
阻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