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海峰
,
王婧
,
唐平贵
,
冯拥军
,
李殿卿
玻璃钢/复合材料
doi:10.3969/j.issn.1003-0999.2011.06.007
以MgAl-NO3-LDHs为前驱体,采用离子交换法成功地将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5-磺酸(HMBA)阴离子插层到MgAl-NO3 -LDHs层间,借助SEM、XRD、FT-IR、TG-DTA和UV-Vis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HMBA阴离子可完全取代前驱体层间的NO;离子,并且与主体层板产生较强的超分子相互作用.MgAl-HMBA-LDHs的紫外吸收性能较HMBA客体增强,热稳定性明显提高.将MgAl-HMBA-LDHs加入至玻璃钢基体中,明显提高了玻璃钢基体的耐紫外光老化性能.
关键词:
LDHs
,
插层组装
,
紫外吸收剂
,
玻璃钢
方珍意
,
潘伟
,
祝海峰
,
张力强
,
肖红涛
,
李子涛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分别用真空热压、H2S模式的化学气相沉积以及S模式的化学气相沉积3种工艺方法制备了红外透过性能良好的ZnS材料.比较了不同的工艺过程对ZnS显微结构的影响,并且分析了不同制备方法形成的缺陷对光学性能的影响.探讨了热等静压工艺改善光学性能的原因和机理.透过谱图的测试表明,S模式的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的ZnS具有最高的可见光至远红外的透过率.对3种方法制备的ZnS分别进行了热等静压后处理,发现对材料的光学透过性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关键词:
ZnS
,
真空热压
,
化学气相沉积
,
H2S模式
,
S模式
王婧
,
祝海峰
,
高红梅
,
高国强
,
张小燕
玻璃钢/复合材料
通过LFT-D-CM(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直接在线模压成型)工艺,生产碳纤维增强工程塑料,最大程度地保留了碳纤维在产品中的长度,与玻璃纤维增强材料相比,碳纤维增强工程塑料力学性能优于玻璃纤维增强工程塑料,并且随着纤维含量的增加,材料力学性能提高并可在线回收利用废料,解决了碳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回收再利用问题,减少能耗及污染.
关键词:
LFT-D-CM
,
长碳纤维
,
增强
,
工程塑料
杨德旭
,
祝海峰
,
张林文
玻璃钢/复合材料
本文总结了复合材料板簧的研究及应用情况,分析了原材料选择、成型工艺、成型设备、结构设计及性能测试等方面的问题,并对今后复合材料板簧的开发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复合材料
,
板簧
桂南
,
樊建人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采用离散颗粒单元法对流化床内颗粒运动及其与固定埋管受热面的相互作用进行颗粒直接数值模拟,其中颗粒之间的碰撞采用Tsuji等提出的软球碰撞模型处理,而流场的计算采用大涡模拟,其亚网格应力为Smagorinsky涡黏性模型,流动工况为两维鼓泡流化床.磨损量的估计是基于祝京旭等人的埋管磨损试验研究的结论,并结合本文数值模拟的结果,揭示了流化床埋管磨损量及其分布的若干规律.
关键词:
流化床
,
埋管磨损量
,
离散单元法
,
大涡模拟
白晶
,
孙扬善
,
薛烽
,
薛山
,
强婧
,
陶卫健
,
刘海峰
金属学报
陶卫健, 刘海峰//金属学报.—2006;42(12).12671273
系统研究了Mg-6Al-2Sr和Mg-6Al-(1-2)Sr-1Ca合金在水冷模铸造和压铸态下的显微组织、力学及蠕变性能. Mg-6Al-2Sr合金的铸态组织由-Mg和沿枝晶界分布呈片状的-Mg+Al4Sr共晶相组成. 在Mg-6Al-2Sr基础上加入少量的Ca, 合金中的Al4Sr被Mg2Ca取代, 且出现了Mg-Al-Sr三元中间相, 合金的抗蠕变性能显著提高. 对蠕变后试样进行的扫描电镜观察表明, Mg-6Al合金中添加Sr和Ca后形成的中间相均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 Mg-6Al-2Sr合金蠕变后的试样中出现了-Mg17Al12相的非连续析出; 而采用Sr和Ca复合合金化的试样显微组织在蠕变后无明显变化, 也未析出相, 因而显著地提高了合金的抗蠕变性能. 与水冷模铸造试样相比, 压铸试样具有更细的显微组织和更高的室温与高温力学性能, 但抗蠕变性能略低.
关键词:
Mg-Al-(Sr
,
strontium
,
calcium
,
die c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