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992)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顶空采样-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分析格列美脲原料药中的溶剂残留

, 赵鲁青 , 陈安珍 , 华玉琴 , 栾成章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9.06.004

建立了顶空采样-毛细管气相色谱检测格列美脲原料药中溶剂残留的分析方法.对产自国内8个生产厂家的格列美脲样品中有机溶剂的残留状况进行了系统评价,结合药品生产工艺信息,确定了丙酮、乙酸乙酯、甲醇、异丙醇、乙醇、氯仿、甲苯、1,4-二氧六环、吡啶、氯苯、乙醚、二氯甲烷、正己烷和苯等14种有机溶剂为残留检测对象.根据被测组分在色谱柱上的保留性质将其分为两类,以实现基线分离.用Supelco-Wax极性色谱柱,以乙腈为内标物,分离检测了丙酮、乙酸乙酯、甲醇、异丙醇、乙醇、氯仿、甲苯、1,4-二氧六环、吡啶和氯苯的残留量;用Supelco OVI-G43弱极性色谱柱,以丁酮为内标,分离检测了乙醚、二氯甲烷、正己烷和苯的残留量.14种残留组分在各自的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1 67~0.999 97,n=8),最低检出限范围为0.2~13.5 μg/g;14种残留组分检测的日间重复性(以相对标准偏差(RSD)计)为0.6% ~9.2%(n=3),3种加标浓度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86.3% ~104.1%(RSD为0.2% ~5.3%,n=16).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灵敏、可靠,适用于格列美脲中残留溶剂的分析确证.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 顶空采样 , 残留溶剂 , 格列美脲

涂料概述

王连杰 , 高焕方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04.06.005

重点对吸涂料的吸机理以及粘结剂和吸收剂种类进行了论述,并对吸涂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简单描述.

关键词: 吸收剂 , 涂料 , 隐身涂料

毫米/厘米兼容吸涂层的设计与研究

于名讯 , 丁文皓 , 李云南 , 何华辉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7.07.003

以电磁理论为基础,对两层结构的毫米/厘米兼容吸收涂层的设计方法进行了分析,并根据理论分析的结果进行了系列吸涂层的实验.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先分别以电损耗和磁损耗为主,采用单层结构分别对毫米和厘米实现较好的吸收,然后以厘米吸收层作为内层,以毫米吸收层作为外层,并进一步改善内外层之间的阻抗匹配,利用两层结构可以对毫米和厘米实现较好的兼容吸收.

关键词: 兼容吸涂层 , 毫米 , 厘米

材料的研究进展

王海泉 , 陈秀琴

材料导报

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吸材料的研究动态,介绍了传统吸材料以及新型吸材料,如铁氧体吸材料、碳纤维结构吸材料、纳米吸材料、手性吸材料,多晶铁纤维吸材料,导电高聚物吸材料,雷达红外兼容吸材料的研究状况.

关键词: 材料 , 隐身技术 , 吸收剂 , 纳米材料

SiC(N)/LAS吸材料吸性能研究

罗发 , 周万城 , 焦桓 , 赵东林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24X.2003.03.011

研究了由SiC(N)纳米吸收剂制备的SiC(N)/LAS吸材料的介电性能,对影响介电性能的吸收剂的含量、吸材料烧结温度和碳界面层等因素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结果表明,在1080℃以下烧结温度对陶瓷致密度的影响较大而对陶瓷介电常数的影响较小;在1080℃以上烧结温度对烧结致密度的影响较小,对陶瓷介电常数的影响较大.吸材料介电常数的实测值与计算值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是吸材料制备过程中纳米级的SiC(N)促进了碳界面层形成,导致了在较高温度烧结时吸材料介电常数对温度的敏感性,使吸材料介电常数的实测值与计算值之间出现了很大的差异.形成的碳界面层复介电常数的虚部较高,使吸材料对电磁的损耗进一步升高,从而使吸材料的吸性能得到增强.

关键词: 纳米SiC(N) , LAS玻璃陶瓷 , 介电常数 , 界面层 , 材料

新型吸材料研究动态

赵九蓬 , 李垚 , 吴佩莲

材料科学与工艺 doi:10.3969/j.issn.1005-0299.2002.02.027

综述了目前国内外新型吸材料的研究动态,介绍了吸材料的吸原理和新型吸材料,包括吸涂层材料如铁氧体、纳米吸材料、手性材料、雷达红外兼容吸材料、等离子体吸材料及结构型吸材料的最新研究现状.

关键词: 材料 , 涂层 , 结构型

结构吸复合材料的吸性能

邓京兰 , 冯彬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本文制备了以石墨粉为添加剂的结构吸复合材料,研究了吸剂含量和材料厚度对材料吸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其相关机理.结果表明:随着石墨粉含量、材料厚度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最大吸收峰均向低频方向移动,实验试样中最大反射率可达-16.8dB,有效带宽约3GHz,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复合材料的吸性能与石墨粉含量、材料厚度密切相关,含量、厚度引起材料的电磁参数发生改变,进而导致吸性能发生变化,电磁参数与吸性能的规律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关键词: 材料 , 石墨粉 , 电导率 , 吸收峰值

低频吸材料研究进展

宦峰 , 谢国治 , 陈将伟 , 唐东明 , 田维 , 顾海霞 , 王林

材料导报

低频吸材料在民用与军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加强吸材料在低频波段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针对目前吸材料存在的低频瓶颈,综述了国内外吸材料在低频波段的研究进展,包括非晶态合金、铁氧体吸材料、金属微粉吸材料、纳米吸材料,最后展望了低频吸材料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低频 , 材料 , 电磁防护

结构材料研究试验分析

吴键 , 牟启初 , 李兵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03.06.023

针对毫米结构材料的组成配方、制作工艺过程及对材料的吸性能的影响,通过试验进行了分析对比,提出了解决措施.

关键词: 结构 , 复合材料 , 雷达

多孔层叠宽频吸材料研究

刘孝会 , 周学梅 , 周光华 , 魏文政

功能材料

根据电磁传输线理论,将传统片状结构吸材料设计为梯度渐变多孔层叠吸结构,增加雷达在涂层中的传输距离和损耗;采用轻质超高导电炭黑和短切碳纤维复合吸收剂技术,将电磁损耗由吸收剂单一作用扩展到结构/功能填料吸一体化,吸材料随厚度的不同可实现在2~18GHz的雷达反射率<-15dB,在26~100GHz的雷达反射率<-20dB,大幅提高材料的宽频吸性能,为实现雷达隐身材料的"薄、轻、宽、强"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关键词: 梯度渐变 , 多孔层叠 , 复合吸收剂 , 宽频吸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300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