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7142)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含羧基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虞鑫海 , 许梅芳 , ·买买 , 徐永芬

绝缘材料 doi:10.3969/j.issn.1009-9239.2011.05.001

以3,5-二氨基苯甲酸(35DABA)、4,4’-二氨基二苯醚(44ODA)和3,3’,4,4’-四甲酸联苯二酐(BPDA)为原料,在强极性非质子有机溶剂中进行聚合反应,制得了高粘度含羧基聚酰胺酸(CPAA)溶液,经涂膜、亚胺化,得到了坚韧透明的含羧基聚酰亚胺(CPI)薄膜,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PI薄膜具有较高的表面能,在宽广的频率范围内,其电容、介质损耗基本保持不变,具有良好的高低频稳定性;薄膜的强度与韧性均较高,可应用于制作高性能柔性覆铜板;薄膜在紫外线短波长区具有良好的吸收能力,其截止波长为320 nm,在可见光波长范围内,其透过率达80%以上.

关键词: 3,5-二氨基苯甲酸 , 含羧基聚酰亚胺 , 薄膜 , 制备 , 性能

连四硫酸盐存在下利用嗜酸菌Acidianus copahuensis 提高锌回收率

Camila CASTRO , Edgardo R. DONATI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doi:10.1016/S1003-6326(16)64431-X

通过吸附和生物浸出实验考察利用嗜酸菌 Acidianus copahuensis 从 Hualian 矿中回收锌。经过在连四硫酸盐表面预处理的菌种具有比经其他能量供给剂预处理的菌种更强的矿物吸附能力,且此吸附能力可由所产生的体外聚合物调节。当加入连四硫酸盐时,用 A. copahuensis 生物浸取 Hualian 矿中的锌,其浸出率达100%。同时添加酵母和连四硫酸盐不仅能保持较高的锌浸出率,而且能加快浸出速率。添加连四硫酸盐后,培养基中锌的溶解动力学受化学反应控制;而在未添加连四硫酸盐培养基中,锌的溶解动力学受经过黄钾铁矾反应层的扩散控制。

关键词: 生物浸出 , , 连四硫酸盐 , 微生物吸附 , Acidianus copahuensis , 生物

嗜酸菌Acidianus manzaensis浸出黄铜矿过程中次生矿物的形成及演变

刘红昌 , 夏金兰 , 聂珍媛 , 文闻 , 杨云 , 马陈燕 , 郑雷 , 赵屹东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doi:10.1016/S1003-6326(16)64369-8

基于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SR-XRD)和硫/铁/铜K边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XANES)光谱学等技术,研究了嗜酸菌Acidianus manzaensis浸出黄铜矿过程中次级产物的形成和演变机制。浸出实验结果表明,经过10 d的生物浸出黄铜矿的浸出率为82.4%,此时黄铜矿的表面被显著腐蚀且覆盖了一层浸出产物。在生物浸出过程中,矿物表面次级产物的形成及演变有如下规律:1)第2 d和第4 d检测了少量单质硫、斑铜矿和辉铜矿;2)第6 d和10 d斑铜矿和辉铜矿消失,但是铜蓝开始产生,并且黄钾铁矾逐渐变成主要产物。这些结果表明浸出过程中首先在低电位(360~461 mV)下形成金属缺失型辉铜矿和斑铜矿,随着电位升高,在高电位(461~531 mV)下逐渐转化为了铜蓝。

关键词: 生物冶金 , 黄铜矿 , Acidianus manzaensis , 次生矿物 , 形成 , 演变

石煤钒焙烧竖炉工行为研究

冯军胜 , 董辉 , 王爱华 , 张井凡 , 胡嘉

钢铁钒钛 doi:10.7513/j.issn.1004-7638.2014.05.003

石煤钒竖炉是一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焙烧设备,具有初始投资较小、钒转化率较高、能耗较低等优点.通过热工测试开展竖炉工行为研究,以弄清竖炉现炉况及能耗情况,提出竖炉稳定高效运行和节能的途径.研究表明:①竖炉炉况:炉内氧浓度和焙烧时间基本能够满足生产要求;炉内气流分布不均.②稳定炉况主要措施:给煤均匀,供给助燃风和冷却风均匀,炉顶引风均匀,完善生球造球,平稳连续布料和排料.③竖炉的热效率和(炯)效率分别为71.24%和37.22%;竖炉单位产品能耗比回转窑高9.16%,比平窑低40.50%.④节能主要措施:回收炉顶烟气余热,强化气固换,适当增加炉墙厚度等.

关键词: 石煤 , , 竖炉 , 工行为

污泥的油一半焦燃烧工艺的实验研究

赵科 , 吕清刚 , 谭力 , 那永洁 , 刘琦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提出了双流化床中污泥的油一半焦燃烧工艺,组织实验论证并进行了探索研究.结果表明,双流化床中可以实现污泥油工艺和半焦燃烧工艺的耦合,即获得了污泥解产生的油和气,又实现了污泥的焚烧无害化处理.污泥在双流化床中发生热解反应时,干燥无灰基污泥的油产率为24.1%,是煤的2.4倍,干燥无灰基污泥的轻油产率为8.44%,是煤的9倍.该工艺中,污泥中热量的43.1%转化为油,10.4%转化为热值10.54 MJ/m3的气体燃料,46.5%的热量残留在污泥半焦中,在燃烧炉内燃烧放热.

关键词: 双流化床 , 污泥 , , , 燃烧

中国青铜器表面富锡铜鎏镀及鎏焊的工艺探索 第一部分——富锡铜鎏镀在青铜器中的应用

吴元康 , 储荣邦

电镀与涂饰

根据出土文物的情况,介绍了表面具有富锡铜层的青铜器.阐述了鎏镀的定义及分类.指出青铜器大多经过富锡铜鎏镀工艺处理,而不是浸镀或其他工艺.认为鎏镀后加热驱汞及Sn7-9Hg在土壤环境中分解,是导致青铜器表面测不出汞的原因.

关键词: 青铜器 , 富锡铜 , 鎏镀

复吹转炉铁水钒理论及模拟试验

刘质斌 , 张曦东 , 马登 , 赵斌 , 吴巍

钢铁钒钛 doi:10.7513/j.issn.1004-7638.2016.02.001

采用共存理论计算了钒炉渣V2O3-SiO2-TiO2-Cr2O3-MgO-MnO-FeO中V2O3的活度系数,研究了炉渣组元、温度对V2O3活度系数的影响,得到V2O3的活度系数为0.5×10-6~9.0×10-6.通过对V-C平衡进行研究,得出了V-C氧化的转化温度为1380℃,即吹炼过程铁水控制温度.采用具备顶底复吹功能的500 kg中频感应炉模拟了复吹转炉铁水钒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吹炼终点钒质量分数平均为0.06%,钒氧化率为95%.底吹搅拌可以显著加速铁水中钒的氧化,缩短3 min的冶炼周期.

关键词: 铁水 , 转炉 , 含钒铁水 , 共存理论 , 顶底复吹 , 模拟

电镀锡新工艺

吕敬春

电镀与涂饰

介绍了一种金属钮扣电镀锡的工艺,其主要工序包括除油、卤化物镀锡、氧化发黑、抛光、罩清漆等.给出了各工序的配方及操作条件.该镀锡工艺配方简单,镀液稳定,操作简便,着色后的膜层深黑,牢固.

关键词: 金属钮扣 , 卤化物镀锡 , 氧化发黑 , 工艺条件

一种银电镀工艺

程永红

电镀与涂饰 doi:10.3969/j.issn.1004-227X.2004.04.019

提出一种在黄铜件表面获得黑色银外观的新方法,介绍了其工艺流程和各工序配方.该工艺在镀银前用黑色油墨将工件均匀涂覆,经研磨、砂面处理后镀银.该方法对原工艺进行了改进,减少了擦拭工序,节约了人力,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黄铜件 , 油墨 , 镀银

文哈贝壳螺旋微结构研究

陈斌 , 彭向和 , 孙士涛 , 季金苟 , 陈松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文哈贝壳的微结构进行了扫描电镜(SEM)观察,观察显示它是由无机霰石层和有机胶原蛋白组成的一种生物陶瓷复合材料,其中无机霰石层平行于贝壳表面整齐排列.观察也显示这些霰石层是由长而薄的霰石片所组成,不同霰石层中的霰石片具有不同的方向,构成螺旋等铺层形式.更仔细的观察显示每一霰石片又是由长而细的霰石纤维所组成,最细的霰石纤维具有纳米的尺度.根据在贝壳中观察到的螺旋结构,进行了螺旋结构和平行结构最大拔出力的比较实验研究,结果显示螺旋结构的最大拔出力大于平行结构的最大拔出力,它使贝壳具有高的强韧性.研究结果对高性能仿生陶瓷复合材料设计提供了有益指导.

关键词: 文哈贝壳 , 生物陶瓷复合材料 , 螺旋微结构 , 最大拔出力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715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