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0923)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飞机结构日历寿命研究现状及关键问题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介绍了飞机日历寿命研究的技术背景和国内外同类研究概况以及存在的问题。重点对腐蚀环境下飞机结构加速腐蚀试验技术、防腐涂层腐蚀损伤评定技术、腐蚀当量关系和日历寿命理论分析方法等几个关键问题及其技术途径进行了阐述和探讨。

关键词: 腐蚀环境 , aircraft structure , calendar life

核γ谱研究进展

周书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2.01.006

近年来, 在7ΛLi核γ谱实验中, 通过基态二重态间自旋翻转M1跃迁能量的测定, 为ΛN自旋-自旋相互作用强度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通过对约化跃迁几率B(E2; 7ΛLi 5/2+→1/2+)的测定, 表明7ΛLi中的6Li核心比自由空间中6Li核要小, Λ子的胶样作用引起了7ΛLi核的收缩.

关键词: ΛN自旋-自旋相互作用 , B(E2 , 7ΛLi 5/2+→1/2+) , 核的收缩

俄罗斯穆伦地区查罗玉矿物特征的研究

雯雯 , 吴瑞 , 陈鸣鹤

硅酸盐通报

利用化学分析、X射线粉晶衍射、差热及热重分析、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及可见光吸收光谱等现代测试方法对俄罗斯穆伦地区查罗玉进行了系统的矿物特征的研究,测得查罗玉的主要矿物查罗(紫硅碱钙)是一种富钙、钾、钠的硅酸盐矿物;含有一定的结晶水和结构水.主要矿物查罗(紫硅碱钙)属单斜晶系,晶胞参数为:a0=1.9626nm,b0=3.2110nm,c0=0.7198nm,β=93.76°.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查罗主要由细长矩形的片状查罗组成,查罗晶体呈定向排列,晶体大小平均长约150~200μm,宽约10~20μm左右,发育良好的多组波状弯曲的片状查罗晶体及其纤维变晶结构是查罗玉具有丝绢光泽的原因.建立了查罗石矿物的标准红外吸收光谱图.最后初步探讨了查罗的致色机理:Mn3+是产生查罗紫色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查罗 , 紫硅碱钙 , 矿物 , 俄罗斯

深切悼念本刊创刊人、主编薰同志

金属学报

<正> 1983年3月20日凌晨,《金属学报》的创刊人、主编薰同志和我们永别了。 薰同志1913年11月20日出生于湖南省邵阳县。1937年以优异成绩通过湖南省试,留学英国Sheffield大学,先后获得哲学博士和冶金的科学博士学位。1950年受中国科学院郭沫若院长聘,翌年毅然回归祖国。历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

关键词:

无模板合成海胆状薄水铝结构及其形成机理

徐冰 , 王晶 , 于洪波 , 高宏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0.01175

在乙醇-水溶液体系中,在无模板剂的情况下,水热合成由纳米棒自组装成的独特海胆状薄水铝(AlOOH)结构.采用XRD、SEM、TEM和SAED对其物相结构和形貌进行了分析,讨论了铝盐前驱体、醇水比例和反应温度对产物形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铝盐前驱体为AlCl3·6H2O,醇水体积比为1:2,反应温度为200℃时,得到形貌规则、分散均匀的三维海胆状薄水铝结构,该海胆状结构是由直径60~80nm的纳米棒自组装而成,海胆球直径为6~10μm,选区电子衍射表明该海胆状薄水铝的多晶本质.在薄水铝海胆状结构的形成过程中,定向附着机制起到关键性作用.

关键词: 水热合成 , 薄水铝 , 海胆状 , 结构

马克连铸机系统改造

姜振强 , 郭广文 , 陈树林

连铸 doi:10.3969/j.issn.1005-4006.2003.05.005

马克连铸机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存在问题进行技术改造,收到较好的效果,使铸坯质量和产量得到明显的提高.

关键词:

凹凸棒/油溶性纳米铜复合润滑添加剂的摩擦性能

许一 , 南峰 , 徐滨士

材料工程 doi:10.11868/j.issn.1001-4381.2016.10.006

采用SRV‐Ⅳ型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凹凸棒/油溶性纳米铜复合润滑添加剂的摩擦性能,利用SEM和XPS对磨损表面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单一添加剂均能明显改善基础油对钢‐钢摩擦副的摩擦性能,而复合添加剂较单一添加剂具有更加优越的减摩抗磨性;载荷越高,复合添加剂的摩擦性能越好。在复合添加剂的作用下,磨损表面形成了致密光滑的复合摩擦保护膜,该保护膜的主要成分为FeS2,Fe2 O3,SiO2,Cu ,FeOO H和有机物。

关键词: 凹凸棒 , 油溶性纳米铜 , 润滑添加剂 , 减摩性 , 抗磨性

坡缕/铜复合纳米粉体对HT200摩擦副的摩擦性能

吴雪梅 , 周元康 , 杨绿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用共混法制备1∶1的坡缕/铜复合纳米粉体,经表面修饰后按质量比2%添加到150N基础油中,制备出含复合纳米材料添加剂的润滑油体系。用MMU-10G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该润滑油添加剂对HT200对磨试样的摩擦性能,并用高精度电子天平测定试件的失重量以评定其耐磨性能。用扫描电镜SEM、EDX等分析了摩擦磨损试验后表面成分与形貌的变化,并分析了摩擦性能变化的机理。结果表明:制备的坡缕/铜复合纳米粉体在基础油中分散性良好,颗粒大小不超过200nm,能明显提高摩擦副的减摩抗磨性能,平均摩擦因数下降19.1%,总磨损量下降44%,试件表面生成了含坡缕特征元素和铜元素的自修复膜层,这是纳米坡缕和纳米铜粒子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纳米坡缕 , 纳米铜 , 摩擦磨损性能 , 自修复膜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093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