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511)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阻燃耐候ABS研究

彭扬 , 王春江 , 朱坤 , , 李明朗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doi:10.3969/j.issn.1671-5381.2000.04.007

本试验通过在基体树脂ABS(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中添加不同种类、不同用量的卤素类阻燃剂、光稳定剂等,获得阻燃性优良(UL94 V-0 1.6mm)、耐候性好(300h ΔE<2.0)的阻燃耐候ABS共混物.同时分析了阻燃剂、光稳定剂对ABS共混物机械力学性能、紫外线稳定性的影响以及共混体系中阻燃剂和光稳定剂的相互影响.

关键词: ABS , 阻燃剂 , 光稳定剂 , 耐候性

硫酸氢铵硫酸化焙烧法红土镍矿提取镍钴

, 王志兴 , 胡启阳 , 郭华军 , 李新海 , 彭文杰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针对传统硫酸化焙烧红土镍矿能耗高、设备腐蚀大等缺点,提出硫酸氢铵焙烧循环工艺.以菲律宾红土镍矿为原料,对焙烧剂添加量、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等工艺参数及焙烧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焙烧温度300℃、焙烧时间90 min的条件下,Ni、Co、Mn、Mg、Fe的提取率分别为95%、96%、92%、57%、79%,硫酸氢铵具有良好的硫酸化能力.该工艺具有效率高、能耗低、环境友好等特点,对低品位红土镍矿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红土镍矿 , 硫酸氢铵 , 硫酸化焙烧 , 循环机理

中国古代青铜的技术分析

郑利平

金属世界 doi:10.3969/j.issn.1000-6826.2008.02.021

青铜兵器是青铜时代耀眼的明珠,其中青铜最为引人注目.本文从青铜的成分组成、铸造工艺和表面 处理技术三方面首次进行了全面、系统、科学的论述,为青铜器的防腐保护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 青铜 , , 铸造技术 , 分析

角钻头钻削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研究

刘洋 , 李鹏南 , 陈明 , 邱新义 , 胡立湘

宇航材料工艺 doi:10.3969/j.issn.1007-2330.2015.06.012

采用双角钻头和普通麻花钻对T700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进行钻削试验,从钻削轴向力、制孔出口质量和表面粗糙度等方面分析双角钻头在不同加工参数下制孔特点,并与普通麻花钻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普通麻花钻对比,双角钻头钻削CFRP时钻削轴向力减小约20%,制孔出口质量更好,孔壁的表面粗糙度值减小,体现优异的切削性能更适合CFRP的制孔加工.

关键词: 角钻头 , CFRP , 钻削轴向力 , 出口质量 , 孔壁表面粗糙度

湖北出土战国青铜表面富锡层的材料学特征

何康 , 李洋 , 潘春旭

材料保护

利用纳米压痕技术,对3把出土于湖北的战国青铜残片表面富锡层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并结合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等仪器对其显微组织特征、合金成分进行了系统的表征。研究分析认为:(1)3把青铜残片属高锡青铜,表面存在一层由8相和非晶化合物构成的富锡层;(2)其双层结构中的惰性腐蚀层的特征表明富锡层是在长期埋藏环境中由于发生选择性腐蚀而形成的,排除了古代工匠人为处理的可能性。纳米压痕技术为古代金属样品微米级微区的力学性能的准确测试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关键词: 纳米压痕技术 , 材料学特征 , 战国青铜 , 湖北出土 , 富锡层 , 选择性腐蚀

角钻头钻削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钻孔缺陷的研究

刘洋 , 李鹏南 , 陈明 , 邱新义 , 唐玲艳

宇航材料工艺 doi:10.3969/j.issn.1007-2330.2016.05.010

针对碳纤维复合材料钻孔时易产生撕裂、毛刺等缺陷的特点,采用双角钻头为研究对象,从横刃、第一主切削刃和第二主切削刃对孔入、出口缺陷的影响和加工参数对撕裂因子的影响规律等方面分析双角钻头钻孔特点,并与普通麻花钻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加工参数下,双角钻头双主切削刃加工特点降低了入、出口钻削轴向力,有效抑制了入、出口撕裂、毛刺等缺陷产生,更适合于钻削碳纤维复合材料.主轴转速增大有利于减小撕裂因子,随着进给速度的增加撕裂因子呈增大的趋势.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试验两种钻头钻孔入、出口的撕裂因子与加工参数之间的回归预测模型.

关键词: 角钻头 , 碳纤维复合材料 , 撕裂 , 加工参数

生物配位体模型预测铜对水蚤毒性及其受水质参数的影响

陈瑞 , 吴敏 , 王万宾 , 吴爱民 , 赵婧 , 陈季康 , 潘波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7.04.2016072602

本研究以大型蚤毒性试验标准为参照进行水蚤的铜毒性试验,并以生物配体模型(BLM)为主要工具,实现对毒性数据的校正和毒性效应的预测.在不同水质参数下,实测铜的48 h LC50为141-566 μg·L-1,相应的BLM预测值为143-1208μg·L-1,表明BLM对铜的毒性预测良好.pH升高、DOC以及钙、镁、钠离子浓度的增加均对铜毒性有不同程度减弱作用,钾离子对铜毒性影响较小,BLM对这一现象的描述较好.利用Visual MINTEQ软件对不同水参数条件下铜形态分布进行模拟,辅助解释实验现象,发现钙、镁、钠、钾离子对铜形态分布影响较小.DOC的加入则使络合态铜含量增加,而pH升高导致游离态铜浓度下降,水合态铜浓度升高.本研究表明,预测铜对水蚤的毒性要充分考虑水质参数的影响,BLM在铜对水蚤的毒性预测方面表现了非常好的应用潜力.

关键词: 水蚤 , 铜毒性 , 生物配体模型 , 水质参数

仿涂料的研制与应用

熊二明

涂料工业 doi:10.3969/j.issn.0253-4312.2000.07.004

介绍了仿涂料的组成及各种原材料的选择原则、施工方法和检测标准.

关键词: 仿涂料 , 组成 , 应用 , 标准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5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