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秋宴
,
傅敏
,
董帆
,
皮俊敏
,
郭寰
,
刘海涛
人工晶体学报
以工业TiO2为原料,在不同氨气浓度下采用热处理法制备了N掺杂的光催化剂.用XRD,TEM,XPS,UV-visDRS和PL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以亚甲基蓝为目标化合物,评价了其可见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当氨气浓度为99%时,工业TiO2在500℃下煅烧3h后,具有优良的可见光催化活性,对亚甲基蓝的去除率达到93%.当煅烧温度升高到600℃后,TiO2的晶相由锐钛矿向金红石转变,随着煅烧过程中氨气浓度的增加,所制备的催化剂对亚甲基蓝的降解显著增加.
关键词:
二氧化钛
,
热处理
,
光催化
,
亚甲基蓝
孟甲
,
余春燕
,
贾伟
,
许并社
人工晶体学报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ZnO薄膜,通过Bruker D8 ADVANCE扫描电子显微镜和D/max-ⅢB型X-射线衍射仪对产物的微观形貌和晶相构成进行了分析,确定了适宜的凝胶温度为50℃,适宜的退火温度为500℃,在该制备条件下,纳米ZnO的颗粒直径和分散性适于制作太阳能电池.利用洋葱皮色素对ZnO纳米膜进行了染色敏化,通过对太阳能电池的光电性能分析,确定了适宜的洋葱皮和无水乙醇的用量为m洋葱皮∶V无水乙醇=1∶4,在此条件下,ZnO太阳能电池的的开路电压为623 mV,短路电流密度为4.15 mA/cm2,最大输出功率Pmax为1.855 mW,光电转化效率为2.06%,填充因子为0.72.对此光电池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一个月的周期内,最大输出功率Pmax从1.855 mW下降到1.3 mW,即使在一个月后,其光电转化效率也达到了1.44%.
关键词:
纳米ZnO
,
太阳能电池
,
洋葱皮
,
敏化
孟庆虎
,
许立伟
,
牛瑞新
材料与冶金学报
采用φ710 mm ×2 050 mm结晶器,ANF-6渣系,利用电渣炉生产5t重模具钢RH13电渣锭.对重熔后产生6 mm厚度的渣皮进行断面纵向成分分析,发现渣皮形成具有分层现象,验证了渣皮“环形小熔池”渣皮形成机理.并由此提出控制渣皮厚度的控制要素:在一定范围内结晶器水温越高、铸锭收缩率越小、输入功率越大会使渣皮越薄.其中铸锭的收缩率是影响渣皮厚薄的最关键因素.
关键词:
电渣钢锭
,
渣皮
,
凝固
巨建涛
,
折媛
,
张朝晖
,
鲁思渊
,
吕振林
钢铁
通过金相观察、扫描电镜和EDS分析,对国内某钢厂生产的L245MB(B)管线钢出现的起皮缺陷进行了研究,发现连铸坯出现表面微裂纹且裂纹附近存在O、Si、Al、Ca和Cu元素的富集,确定铸坯中存在的氧化物夹杂及铜含量的超标引起的铸坯表面微裂纹是导致热轧卷板表面起皮的主要原因,钢的清洁度和连铸工艺是起皮的重要原因.分析了非金属氧化物、铜等低熔点金属及连铸工艺对铸坯表面微裂纹的影响机理,并由此提出了相应的防止措施.
关键词:
起皮
,
表面裂纹
,
氧化物夹杂
,
管线钢
王丰万
,
周永璋
材料保护
doi:10.3969/j.issn.1001-1560.2004.04.007
常温酸洗具有能耗小、对钢铁基体腐蚀性小和酸雾少等优点,但除氧化皮的速度较慢.通过改变常温快速除氧化皮酸洗工艺基础配方中的各组分参数,观察酸洗速度和腐蚀失重的变化,可找出各组分的最佳用量,且优化出该基础配方条件下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除乌洛托品外,十二烷基硫酸钠、草酸、OP-10、添加剂、磷酸均有利于酸洗速度的增加,且优化出的最佳配方的氧化皮清除速度约是盐酸酸洗的3倍.
关键词:
酸洗
,
钢铁
,
氧化皮
李玉华
,
陈少慧
,
朱希圣
,
戚正儒
物理测试
doi:10.3969/j.issn.1001-0777.2006.05.012
文章主要对沙钢80钢热轧盘条的氧化皮进行了初步研究,采用SEM观察了氧化皮的宏观形貌以及氧化皮的内、外表面形貌,并用XRD初步分析了其成分;同时,测量了氧化皮的厚度,并结合高温氧化机理,应用Tammann型抛物线方程,从理论上计算了氧化皮的厚度,这对于氧化皮厚度(质量)的控制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氧化皮
,
SEM
,
Tammann型抛物线方程
,
氧化速率常数
巨建涛
钢铁
通过金相观察、扫描电镜和EDS分析,对国内某钢厂生产的L245MB(B)管线钢出现的起皮缺陷进行研究。发现连铸坯出现表面微裂纹且裂纹附近存在O,Si ,Al,Ca和Cu元素的富集,确定铸坯中存在的氧化物夹杂以及铜含量的超标所引铸坯的表面微裂纹是导致热轧卷板表面起皮的主要原因。分析了非金属氧化物以及铜等低熔点金属对铸坯表面微裂纹的影响机理。并由此提出了相应的防止措施。
关键词:
起皮;表面裂纹;氧化物夹杂;管线钢
李萌
,
柴斯羽
,
肖鹏程
,
朱立光
,
刘增勋
钢铁钒钛
doi:10.7513/j.issn.1004-7638.2017.02.028
针对某厂Q195冷轧镀锌带钢起皮缺陷,应用金相显微镜、大样电解、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对冶炼过程中各工序钢水内的大型夹杂物及显微夹杂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冷轧缺陷主要是由于钢包卷渣和钢包耐火材料剥落所致.通过优化生产工艺及调整钢包浇注料材质等措施,基本消除了冷轧带钢表面起皮和镀锌挂渣缺陷,提高了镀锌板表面光洁度.
关键词:
冷轧带钢
,
起皮
,
夹杂物
,
卷渣
,
镀锌挂渣
刘蓉
,
钟桐生
,
龙立平
,
赵纪涛
,
李杰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6.06.2015111604
本文以石墨烯(GR)和单壁碳纳米管(SWNTs)为修饰剂,研究其对金电极的增敏效果.并以邻氨基酚为功能单体,槲皮素为模板分子,于金电极表面通过电聚合制备对槲皮素具有特定选择性的分子印迹膜(MIP).采用循环伏安法(CV)和差分脉冲伏安法(DPV)研究了分子印迹膜的形成过程、结构、印迹效果和电化学性能.并用与槲皮素结构相似的化合物芦丁进行干扰实验,结果表明,该印迹膜对槲皮素有较好的选择性.优化了测定槲皮素的条件,绘制了槲皮素的工作曲线,该传感器对槲皮素浓度的线性响应范围3.00×10-7-1.92× 10-5 mol·L-1,线性方程为:I(μA)=-11.8505 +2.68931gc(mol· L-1),(R=0.9935),检出限为1.OO×10-7 mol· L-1.5次重复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6.8%,放置10d后,响应值为最初的92.5%,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对黑茶样品中的槲皮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回收率在97.8%-104.0%之间,结果较为满意.
关键词:
分子印迹膜
,
金电极
,
石墨烯
,
单壁碳纳米管
,
槲皮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