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娜
,
秦芝
,
吴晓蕾
,
丁华杰
,
林茂盛
,
白静
,
范芳丽
,
马健
,
雷富安
,
郭俊盛
原子核物理评论
研究了在异丙醇-硝酸体系中单次分子镀流程制备Sm和Eu厚靶的实验条件.确定了在20 μm铍箔上进行Sm和Eu分子镀实验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两极间距3 cm,电流密度3.8 mA/cm2,分子镀过程持续1 h.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分子镀的沉积效率均高于95%,所制备Sm和Eu靶膜的厚度分别在1.6和1.5 mg/cm2.
关键词:
分子镀法
,
制备
,
稀土元素
,
厚靶
,
分光光度法测定
李小飞
,
秦芝
,
张丽娜
,
白静
,
林茂盛
,
雷富安
,
丁华杰
,
吴晓蕾
,
郭俊盛
原子核物理评论
描述了硫酸铵溶液中铀矿坑水样品中铀的电沉积层特性.电沉积液为10 ml O.8 M的硫酸铵溶液,电流密度O.6 A/cm~2,pH值为2.5,电镀1 h.电沉积经化学分离后的水样品和电沉积的纯硝酸铀酰样品进行了比较,并对二者分别做了红外(IR)光谱、扫描电镜(SEM)、元素分析以及α能谱测量.IR谱上铀酰离子的反对称伸缩振动峰在887 cm~(-1)附近,使电沉积在不锈钢片上的铀主要以铀酰离子水合物的形式存在,有一部分NH_4~+以NH_5的形式替代水合物中的水,使电沉积层中铀的化合物形式为UO_2(OH)_2·xNH_3·yH_2O或者UO_2(OH)_(2-x)·(ONH_4)_·yH_2O,铀酰离子通过链的形式形成聚合结构.SEM照片显示电沉积层均匀,没堆积成团现象出现.α谱表明电沉积层中铀的同位素主要是~(238)U和~(234)U,相应的α能量峰4198和4773 keV很显著,没其它峰的干扰.
关键词:
硫酸铵
,
电沉积
,
铀
,
红外
,
扫描电镜
白静
,
吴晓蕾
,
林茂盛
,
范芳丽
,
丁华杰
,
雷富安
,
李小飞
,
秦芝
,
郭俊盛
原子核物理评论
采用单次分子镀方法研究了异丙醇-硝酸体系中电流密度、分子镀持续时间及两极间距离对镀层性能和电沉积效率的影响,确定了制备La,Sm,Eu,Gd,Tb靶及238U靶的最佳工艺条件.因制备的靶不同,电流密度一般介于2-8 mA/cm2之间,两极间最优距离为3 cm,分子镀1 h,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各靶的沉积效率均高于85%.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部分靶的表面形貌分析后发现靶面结构均匀致密.目前制得的Gd靶和Tb靶已用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加速器SFC低能核化学终端上,利用19F束流轰击,分别产生了Ta和W的短寿命同位素,从而成功完成了Db(Z=105)及Sg(Z=106)的模型试验.
关键词:
分子镀
,
靶
,
分光光度法
,
制备
雷富安
,
林茂盛
,
郭俊盛
,
白静
,
范芳丽
,
丁华杰
,
吴晓蕾
,
秦芝
原子核物理评论
对当前国际上超重元素气相化学性质实验研究的现状进行了综述,简单介绍了用于气相化学研究的超重元素合成方法和超重元素气相化学实验技术的发展历程.综述了超重元素Rf,Db,Sg,Bh,Hs和112号元素的气相化学性质研究的实验进展情况.最后介绍了我国在超重新核素合成、超重元素气相化学研究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并展望了在超重元素气相化学性质研究方面的前景.
关键词:
超重元素
,
相对论效应
,
化学性质
,
气相色谱
白静
,
温建康
,
黄松涛
,
武彪
,
刘学
,
刘爽
,
蔡镠璐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采用XRD、XPS和MLA等检测研究海相火山岩型黄铜矿及斑岩型黄铜矿化学浸出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在化学浸出过程中,海相火山岩型黄铜矿与斑岩型黄铜矿浸出特性有很大的差异,这是由于两种黄铜矿表面形成中间产物的性质不同。两种黄铜矿化学浸出的产物除单质硫S 8之外,还有非化学计量的中间产物Cu 3.5 Fe 4 S 2.5、Cu 5 Fe 4 S及Cu 3.5 Fe 1.5 S 5生成。海相火山岩型黄铜矿的中间产物以Cu 3.5 Fe 4 S 2.5为主,斑岩型黄铜矿的中间产物以Cu 3.5 Fe 1.5 S 5为主。海相火山岩型黄铜矿与斑岩型黄铜矿具有不同的溶解途径:海相火山岩型黄铜矿受到H+的腐蚀后矿物中的Cu—S断裂,Cu2+与Fe2+同时溶解,而斑岩型黄铜矿受到H+腐蚀后Fe2+优先溶解。
关键词:
海相火山岩型黄铜矿
,
斑岩型黄铜矿
,
化学浸出
,
中间产物
白静
,
温建康
,
黄松涛
,
武彪
,
姚国成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12.04.023
研究了中国不同地质成因铜矿床的黄铜矿微生物浸出.中国铜矿床的类型主要有铜镍硫化物矿床、斑岩型铜矿床、矽卡岩型铜矿床、火山岩型铜矿床和沉积岩型铜矿床.在大量查阅文献资料和自己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不同成矿条件下的黄铜矿微生物浸出研究进行了综述,并且针对不同类型铜矿中黄铜矿的微生物浸出研究现状,将其浸出行为与地质成矿成因相联系.黄铜矿的微生物浸出本质是一个电化学腐蚀过程,因此浸出体系的电位以及矿样中黄铜矿的嵌布特征对浸出至关重要.研究表明:对于铜镍硫化物而言,在浸出过程中发生原电池反应,镍黄铁矿优先浸出,而黄铜矿被阴极保护,但是提高温度对黄铜矿浸出速率有显著影响.斑岩型铜矿的黄铜矿最难以浸出,矽卡岩型由于与斑岩型地质成因相似,因此与其具有相似的浸出行为.海相火山岩型铜矿的黄铜矿最易浸出.此外,还探讨了不同成矿条件下黄铜矿 浸出差异与晶体结构和铜、铁的分部价态存在着一定的关系,确定不同成矿条件与黄铜矿中铜、铁的价态之间的联系将有助于浸出机制的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铜矿床
,
成矿作用
,
微生物浸出
,
浸出机制
白静
,
李泽
,
万震
,
赵骧
金属学报
doi:10.11900/0412.1961.2016.00142
采用第一原理计算方法系统地研究了Cu含量对Ni-Mn-Ga-Cu铁磁形状记忆合金的晶体结构、相稳定性和磁性能的影响。形成能的计算结果表明,在Ni2MnGa合金中,添加的第四组元Cu将优先占据Mn的亚晶格格点,从而为实验中的成分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随着Cu含量的增加,铁磁性奥氏体的相稳定性逐渐减弱,而顺磁性奥氏体的相稳定性则逐渐增强,导致顺磁性奥氏体和铁磁性奥氏体的基态总能量之间的差值减小,这是此类合金Curie温度TC随Cu含量的增加而降低的本质原因。而实验上观察到的马氏体相变温度Tm随合金元素Cu含量的增加而升高的现象本质上是由于奥氏体与马氏体两相之间的能量差增大,从而提高了马氏体相变的驱动力所致。此外,Ni-Mn-Ga-Cu合金的磁性能随Cu含量的增加而减弱,并从电子态密度的角度阐释了磁性能降低的原因。
关键词:
铁磁形状记忆合金
,
第一性原理计算
,
相稳定性
,
磁性能
白静
,
王新丽
,
顾江龙
,
李艳波
,
赵骧
,
左良
材料研究学报
使用DSC、XRD、SEM和TEM等分析测试手段,对Ni50+xxFe25xGa25(x=3,4.5,6)合金的马氏体相变温度、精细显微结构以及复杂马氏体晶体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Ni50+xFe25-xGa25合金的马氏体相变温度Tm随Ni含量增加而升高.Ni56Fe19Ga25合金的马氏体板条非常清晰细密,且存在着多种不同取向的变体;该种合金由6M+ 14M混合马氏体和γ相组成.Ni56Fe19Ga25合金既具有适合实际应用的马氏体相变温度,又具有有利于磁致应变的晶体结构.
关键词:
金属材料
,
功能材料
,
Ni-Fe-Ga
,
磁致形状记忆合金
,
晶体结构
,
显微组织
,
马氏体相变
郭玮
,
白静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16.06.002
利用三态模型和含时波包法,研究了强飞秒泵浦-探测激光场中延时对非绝热耦合NaI分子光电子能谱、各态布居的影响.结果表明波包在势能面上做周期性运动,周期约为1000 fs,延时为200 fs时波包第一次到达交叉区域并分裂成两部分,800 fs时波包再次返回交叉区域发生分裂.波包的周期性运动导致光电子能谱谱峰位置的周期性变化,波包在交叉区域的分裂情况影响了各态布居分布.调节泵浦-探测延时可实现对波包运动的控制及态布居的选择性分布,研究结果为实验上实现分子的光控制及量子操控过程提供了一定参考.
关键词:
光谱学
,
态布居
,
含时波包法
,
光电子能谱
,
波包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