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8520)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悬浮聚合法制备相变材料微/纳胶囊

李伟 , 张兴祥 ,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悬浮聚合法合成了以正十八烷为囊芯、苯乙烯-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共聚物为囊壁的相变材料微/纳胶囊,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分析仪(TGA)等对其形貌、结构、热性能、热稳定性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相变材料微/纳胶囊形貌完整、分散性好;相变材料微胶囊热稳定良好,其失重起始温度较囊芯材料提高了近40℃;相变材料微/纳胶囊在降温过程中有不同程度的过冷结晶现象.

关键词: 悬浮聚合法 , 微胶囊 , 纳胶囊 , 相变材料 , 制备

罗丹化学研究的新进展?

张来新 , 朱海云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简要介绍了罗丹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合成、特性及应用,重点介绍了:①新型罗丹类荧光探针的合成与性能研究;②新型罗丹及香豆素类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其对金属离子的识别。并对罗丹化学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罗丹 , 合成 , 应用

TiO2薄膜的吸附能力对罗丹B光降解过程的影响

马颖 , 管自生 , 曹亚安 , 姚建年

催化学报

采用浸涂的方法在玻璃表面制备了TiO2薄膜.X射线衍射和Raman光谱结果表明,薄膜全部锐钛矿组成.通过罗丹B的光降解实验考察了薄膜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薄膜的吸附性对罗丹B的降解途径有很大的影响:当薄膜所吸附的罗丹B达到一定量时,脱乙基反应将与降解反应同时发生;否则,将观察不到脱乙基作用.同时,初步的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吸附性并不直接影响薄膜催化罗丹B降解的活性.

关键词: 二氧化钛薄膜 , 罗丹B , 光催化降解 , 脱乙基

光纤中随时间变化的三阶非线性对类孤子传输特性的影响

肖珊 , 桑志文 , 常山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10.03.015

为了研究在光纤中光孤子的传输特性,将三阶非线性视为微扰作用,修正的非线性Schr(o)dinger方程(MNLS)寻求类孤子的尝试解,采用变分法求得拉格朗日密度函数表达式,在此基础上推出了类孤子的脉冲参数随传输距离的演化方程组.分析讨论了微扰的直接作用和微扰通过a、b、ω、(ζ)产生的间接作用,用Matlab软件作出图像给出参数∣b∣随a变化、(ζ)随β和Z变化、ω随β和Z变化、a随b和Z变化等情形,直观反映出三阶微小量对类孤子传输特性的影响.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 , 修正的非线性Schr(o)dinger方程 , 变分法 , 三阶非线性 , 孤子

外加交变电场情况下屏蔽孤子自偏换特性研究

忽满利 , 李文慧 , 马志博 , 种兰祥 , 廖春艳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12.01.016

用微扰法从理论上计算了外加交变电场的光折变晶体中屏蔽孤子的自偏转特性,在外加交变电场的有效电场方向与晶轴方向一致的情况下,晶体中形成屏蔽孤子,其自偏转方向偏向晶轴反方向,并且孤子中心的偏转轨迹为一抛物线,当传播距离为一定值时,其偏转距离与外加交变电场值的三次方、光强调制度分别成正比,当孤子中心光强与暗辐射强度的比值为10时,光孤子的偏转距离最大.伴随自偏转的同时,光孤子中心的空间频率随着传播距离低频向高频线性移动,导致光孤子的横截面振幅分布发生了变化,偏转方向的曲线斜率变大,反方向的曲线变得平坦.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 , 自偏转 , 微扰法 , 屏蔽孤子 , 交变电场

光纤中三阶色散对类孤子传输特性的影响

罗开基 , 刘庆仪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02.02.017

本文采用变分法,探讨了三阶色散存在时类孤子在光纤中的传输特性,导出了类孤子参数随传输距离的演化方程组,讨论了三阶色散对类孤子传输特性的影响.

关键词: 三阶色散 , 孤子 , 变分法

光纤中非线性阻尼对类孤子传输特性的影响

谢应茂 , 曾春香 , 王形华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05.03.030

研究了光纤中非线性阻尼对类孤子传输特性的影响,导出了类孤子脉冲参数演化的动力学方程.对于常规单模光纤,光纤非线性阻尼将对类孤子脉冲的振幅、脉宽、啁啾、频率和相位参数有影响,而对位置参数ξ无影响.

关键词: 导波光学 , 光纤光学 , 孤子 , 非线性阻尼 , 微扰理论

莱康发动机活塞腐蚀及其预防

陈亮 , 吴江

腐蚀与防护 doi:10.3969/j.issn.1005-748X.2008.05.008

活塞是发动机的重要受力、受热部件之一,其工作条件恶劣,容易出现热疲劳损伤;同时活塞上的局部腐蚀会产生应力集中源.由此严重影响到飞行安全.以美制NEW PIPER PA44-180双发飞机使用的莱康航空活塞发动机的活塞为例,对其在成都地区的大气环境下腐蚀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 活塞 , 腐蚀 , 预防 , 大气环境

基于罗丹的水溶性Cu~(2+)传感探针的合成与性能

吴海强 , 王宇 , 谭新强 , 罗静 , 刘晓亚

功能材料

以罗丹6G酰肼(R6GH)和4-(二乙氨基)水杨醛为试剂,通过席夫碱反应制备了一种新的传感探针R6GHS,并对探针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紫外-可见吸收和荧光光谱研究发现,该探针对Cu2+显示出高度的检测选择性,在乙腈-水(3∶7,体积比)Tris-HCl(pH值=7.0)缓冲溶液中,随着Cu2+的加入,探针螺环打开,可以明显地观察到溶液无色变为红色,同时伴随鲜有的荧光淬灭现象,并且该响应过程迅速而且可逆,有望用于水质中Cu2+快速检测。

关键词: 罗丹6G , 传感探针 , 荧光淬灭 , Cu2+检测

多枝罗丹酰肼类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杨杨 , 高超颖 , 许良 , 段莉梅 , 李斌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4.30658

罗丹以其良好的光稳定性、光物理性质和荧光效应得到了人们的极大重视.基于罗丹的螺环衍生物与被检测物质作用开环而产生荧光响应的特性,将两个或多个罗丹母体单元构筑到包含特异性的识别单元的探针分子中,形成多枝的罗丹酰肼类荧光探针,不仅可以弥补单分子探针的某些功能缺陷,而且可以使其具有更高灵敏度、更高选择性和可靠性,更加有利于分析检测.本文着重从设计原理、识别性能、应用范围等方面介绍了多枝罗丹探针在Hg2+、Cu2+、Fe3+和Al3+等离子检测中发展趋势,并展望了这类荧光探针在活细胞金属离子光学成像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多枝罗丹 , 荧光探针 , 荧光识别 , 检测限 , 细胞成像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85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