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5322)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碳化法纳米SiO2表面结构研究

许雪冰 , 马艳丽 , 李少鹏 , 李会泉 , 林荣毅 , , 张军

硅酸盐通报

采用红外、热重、N2吸附等分析方法,研究了碳化法制备的纳米SiO2表面羟基、孔隙结构和吸油值等随陈化pH值、陈化时间及干燥温度的变化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陈化pH值下SiO2凝聚反应速率不同,陈化pH值由2升高到5,凝聚反应加快,颗粒表面羟基含量由1.54个/nm2减少到1.44个/nm2,平均孔径由11.51 nm增大到23.06 nm,吸油值由1.70 cm3/g升高到1.81 cm3/g;在不同陈化时间下SiO2颗粒间凝聚反应进程不同,陈化时间由10 min延长到90 min,颗粒表面羟基含量由1.48个/nm2减少到1.40个/nm2,平均孔径、吸油值变化不明显;在不同干燥温度下颗粒表面羟基脱除程度不同,干燥温度由100℃升高到500℃,表面羟基脱除增多,羟基含量由1.43个/nm2减少到0.70个/nm2,平均孔径由13.2 nm增加到41.07 nm,吸油值由1.82 cm3/g升高到2.00 cm3/g.

关键词: 碳化法 , 纳米SiO2 , 表面羟基 , 孔隙结构

会议系列——“超导大会”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召开

闻海虎

中国材料进展

2011年6月5—10日,戈会议系列——“超导大会”于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水谷度假村顺利召开。戈会议是美国著名的戈会议(GordcnResearchConference)组织举办的系列会议,因其高的学术品质被公认为世界首屈一指的学术会议。每年均在生物、化学、物理科学及相关技术等自然科学的研究方面资助并举办大量会议(网站http://www.grc.org/)。戈会议系列之一的超导大会每2年举办一次,旨在为超导领域的科学家提供一个充分交流思想和学术前沿进展的平台,会议均以报告和讨论的形式举办,重在讨论并鼓励新思想和新发现,会议期间不允许拍照或抄袭。

关键词: 超导 , 美国 , 布什 , 学术会议 , http , 自然科学 , 物理科学 , 度假村

口方法在钕铁硼品质分析中的应用

戎利军 , 李培忠 , 陈大力 , 李红 , 贾海军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9.05.016

介绍了口方法在钕铁硼生产品质分析中的应用方法,并应用口方法对钕铁硼产品厚度偏差问题提出了新的解决思路和解决方案.

关键词: 口方法 , 钕铁硼 , 厚度偏差 , 品质分析

玲珑金矿金矿成矿地质背景特征研究

戴立新 , 宿晓静 , 马德云 , 尹波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7.11.002

通过研究前人关于玲珑金矿的大量科研文献,从地层和岩浆岩的成生时代、控矿构造特征,系统地分析了玲珑金矿内金矿产出的地质背景,指出了玲珑金矿内的找矿方向,为东山矿床深部探、找矿方案设计提供了基础依据.

关键词: 玲珑金矿 , 成矿地质背景特征 , 成矿靶区预测

普罗威斯菌对钯(II)的吸附特性研究

谭玲 , 董海刚 , 何佳 , 徐航 , 刘新星 , 谢建平

贵金属

将普罗威斯菌作为吸附剂来研究其对钯(II)的吸附特性,探讨了pH、果子强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以及吸附过程中的菌体活性和果子交换机制。结果发现,pH 和果子强度对生物吸附的影响很大,菌体表面的钙、镁和钾等阳果子和钯(II)果子发生了非化学计柎的果子交换。另外,生物吸附与菌体活性无关,吸附过程中绝大部分菌体死亡。

关键词: 普罗威斯 , 生物吸附 , 果子交换 , 钯(II)

康力斯公司荷兰埃伊默6号高炉

钢铁

康力斯(原霍高文)6号高炉在荷兰的埃伊默,自1985年检修后开始第四代炉役,到2002年停炉检修.高炉生产期间始终保持高利用系数,高风温、高喷煤率.到2002年停炉时,已经连续生产一代炉役16年无中修,创造了高炉长寿的历史,其中仅炉缸铁口区耐火材料部分破损,其他部位耐材保持完好.介绍了6号高炉的发展历史、耐火材料和冷却系统设计、操作、炉衬检测以及停炉后的检修方案.2002年检修仅对炉缸的耐火材料和部分冷却板进行了更换,预计高炉还将服役15年.

关键词: 高炉 , 冷却 , 耐火材料 , 操作 , 长寿

"口方法"在吸波涂料中的应用

高焕方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05.04.025

应用"口方法"的优化设计思想,针对吸波涂料柔韧性差、附着力低的不足及其特点.通过系统设计及参数设计详细地介绍了"口方法"在吸波涂料中的应用,通过大量实验研制了一种柔韧性好、附着力高的吸波涂料.

关键词: "口方法" , 吸波涂料 , 优化设计

芬顿试剂对菁胶的氧化降解

薛蔓 , 张磊 , 崔元臣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9.10.023

考察了芬顿试剂对菁胶的氧化降解行为. 系统研究了H_2O_2和Fe~(2+)用量、温度和降解时间对菁胶粘度的影响. 结果表明,H_2O_2和Fe~(2+)合适的体积比为2:1. 在较低的温度(25 ℃)和较短的时间(20 min)内芬顿试剂就能使菁胶粘度下降90%以上. 另外,pH值的变化对其降解性能影响不大,显示了较好的降解效果.

关键词: 芬顿试剂 , 菁胶 , 氧化降解 , 粘度

季铵型阳离子菁胶的制备及絮凝作用

崔元臣 , 王新海 , 李德亮 , 李明玉 , 周大鹏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4.07.015

以水、乙醇为分散介质,用季铵型阳离子试剂(CHPAC)修饰天然聚多糖大分子菁胶,得到了高取代度的季铵型阳离子菁胶.研究了反应条件对菁胶中伯羟基(PHG)取代度的影响,初步探讨了季铵型阳离子菁胶在水处理中的絮凝特性.结果表明,在n(菁胶中伯羟基):n(阳离子试剂)=1:1、反应温度为50℃、pH值为9~10、V(乙醇):V(水)=1:10、反应时间为6 h条件下,取代度可达0.68;所得季铵型阳离子菁胶与聚合硫酸铁复配处理城市生活废水CODcr去除率达90%,与聚合氯化铁复配处理黄河水时可使吸光度降至0.1以下.

关键词: 阳离子菁胶 , 化学改性 , 混凝

高分子菁胶化学结构式修饰方法综述

陈虹宇 , 唐洪波 , 王锦霞 , 谢宏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16865/j.cnki.1000-7555.2017.03.033

菁胶是从菁种子胚乳中提取的一种天然多糖类高分子有机物.天然的化学结构反映出的理化性质限制了其应用和推广.化学结构式的修饰改进是扩大其应用的有效手段.修饰改进后的菁胶无毒、无污染,在石油开采、煤开采、纺织、印刷、造纸和食品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文中对羧甲基法、羟乙基法、羟丙基法、交联法、羟烷基-羧甲基法、羧甲基-羟烷基法、阳离子法、酶解法、氧化法和两性法等菁胶化学结构式的主要修饰改进方法进行了详述.总结了修饰改进技术注意事项,并对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菁胶 , 羧甲基法 , 羟基法 , 阳离子法 , 酶解法 , 改性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533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