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扶影
,
尹建慧
,
甘小平
,
耿文倩
,
徐国义
,
吴杰颖
,
田玉鹏
,
周虹屏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9.11.006
以N-乙基咔唑为原料,通过室温固相化学反应改进合成了2种双光子吸收材料(咔唑类衍生物2,8-二[2'-(吡啶-4″-基)乙烯基]-5-乙基咔唑(L1),2,8-二[2'-(吡啶-2″-基)乙烯基]-5-乙基咔唑(L2)),其结构经~1H NMR、IR和MS确证,利用Z-扫描技术,测试了其纳秒下的双光子吸收截面为6 210和5 590 GM(1 GM=1×10~(-50) cm~4·s·photon~(-1)),用820 nm的飞秒单脉冲激光作为写入激光对存储介质进行双光子光漂白,对其作为三维光存储材料作了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
N-乙基咔唑
,
吡啶乙烯基衍生物
,
固相反应
,
双光子吸收
,
光漂白存储
袁军涛
,
林冠发
,
熊新民
,
王应全
,
成福田
,
宋恩鹏
,
石鑫
,
巴特
,
甘小平
腐蚀与防护
doi:10.11973/fsyfh-201602019
通过断口分析、无损检测、力学试验和金相分析等手段研究了西部某油田处理站外输气弯管爆裂的原因.结果表明:弯管外弧侧和断口处的显微组织全部为马氏体,导致该处抗拉强度和硬度大幅升高,表现出极大的脆性;在服役过程中,弯管外弧侧的微裂纹一旦扩展,马氏体相即表现出脆性开裂.
关键词:
弯管
,
爆裂
,
断口
,
马氏体
王林强
,
安超
,
张琪
,
贾海民
,
熊新民
,
甘小平
腐蚀与防护
doi:10.11973/fsyfh-201510018
以某联合站和某天然气处理厂的区域性阴极保护为例,从源头设计和施工技术方面探讨油气厂站区域性阴极保护体系构建中的差异性及注意事项,补充牺牲阳极块的设置原则,探索区域性阴极保护的最佳保护效果.
关键词:
区域性阴极保护
,
构建
,
探讨
贺珂
,
潘志东
,
王燕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机械振动干法研磨在碱性条件下对魔芋葡甘聚糖进行了机械力化学脱乙酰基的改性研究,并对经过改性的魔芋葡甘聚糖进行了红外光谱、颗粒学、流变学、吸水性以及热力学性质等方面的表征和分析.结果说明,通过机械力化学改性处理可以有效脱去魔芋葡甘聚糖中的乙酰基,乙酰基的脱除率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提高;机械力化学改性可以降低魔芋葡甘聚糖水溶胶的触变性,提高魔芋葡甘聚糖的吸水性;脱乙酰基的魔芋葡甘聚糖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关键词:
魔芋葡甘聚糖
,
脱乙酰基
,
机械力化学改性
赵媛媛
,
裴元生
,
向仁军
,
成应向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6.10.2016021602
给水厂残泥(WTR)已被证实为安全废弃物,掺杂WTR能显著增强土壤对有机磷农药草甘膦的吸附容量与稳定性,与此同时,WTR的掺杂可能会进一步影响土壤中草甘膦的降解行为.本研究通过单次与重复施加草甘膦实验,从土壤中草甘膦及其代谢产物的残留特征、土壤酶活性和总菌丰度等3个方面,对比分析了WTR掺杂对土壤中草甘膦降解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单次施加草甘膦条件下,掺杂WTR不会影响草甘膦的降解,反而能降低草甘膦在降解过程中的迁移能力,缓解高浓度草甘膦对土壤磷酸酶和脱氢酶的抑制作用,提高土壤微生物丰度;短时间(21 d)内重复施加草甘膦会导致土壤中草甘膦与AMPA的积累,同时,掺杂WTR,特别是当掺杂量≥5%时,将造成草甘膦积累量进一步增加,但其在WTR土壤具有较高稳定性,二次释放风险小.总体而言,与短时间内频繁使用大量草甘膦的农业区相比,在施用草甘膦时间间隔较长的农业区,掺杂WTR能大大降低草甘膦在降解过程中由土壤向水体迁移的风险.
关键词:
给水厂残泥
,
草甘膦
,
降解
,
土壤酶活性
,
微生物丰度
马建龙
,
戴荣继
,
潘琳
,
禹玉洪
,
孟薇薇
,
纪媛媛
,
邓玉林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乙醇研磨法和水溶醇沉法制备魔芋葡甘聚糖,研究了两种方法对魔芋葡甘聚糖纯度、表现黏度、黏均分子量及溶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溶醇沉法制备的魔芋葡甘聚糖,其纯度、表现黏度、黏均分子量与乙醇研磨法基本相同,但溶解速率差异显著,从26.4 mg/mL·h下降到10 mg/mL·h.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方法表征了魔芋葡甘聚糖的结构,结果表明,乙醇研磨法对葡甘聚糖形态及微观结构几乎没有影响,能保留魔芋葡甘聚糖固有的性能,而水溶乙醇沉淀法由于使其分子链发生伸展、重排、卷曲、相互缠绕交织等,其表面形态和聚集态结构发生了变化,从而魔芋葡甘聚糖的溶解速率明显降低.
关键词:
魔芋
,
魔芋葡甘聚糖
,
高分子杂多糖
陈小非
,
毛礼娜
,
郭康
,
殷超凡
,
陈启明
表面技术
doi:10.16490/j.cnki.issn.1001-3660.2015.06.016
目的:合成增甘膦,研究增甘膦及其复配液缓蚀性能。方法以亚磷酸、甲醛、甘氨酸为原料,在酸性条件下,合成增甘膦。通过塔菲尔曲线法和电化学阻抗谱,测试酸性条件下LY12硬铝在增甘膦溶液中的缓蚀性能,并与同类有机膦系缓蚀剂氨基三甲叉膦酸( ATMP)进行比较。同时,在碱性条件下,测试LY12硬铝在增甘膦复配液中的缓蚀性能。结果当pH=1,增甘膦缓蚀液质量分数为0.5%时,缓蚀率可达90%。在相同酸性条件及缓蚀剂含量下,增甘膦缓蚀效果较ATMP好。在碱性条件下,增甘膦单独使用缓蚀效果不佳,与三乙醇胺复配后缓蚀效果较好。当增甘膦与三乙醇胺复配含量为0.5%(质量分数)三乙醇胺+0.4%(质量分数)增甘膦时,LY12硬铝在pH=8.7体系中的缓蚀率为65.5%。结论增甘膦单独使用,在酸性条件下有很好的缓蚀效果;与三乙醇胺复配后,在碱性条件下也有较好的缓蚀效果。
关键词:
增甘膦
,
缓蚀剂
,
极化曲线
,
电化学阻抗谱
,
复配
庞杰
,
张甫生
,
康彬彬
,
田世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为进一步探索和研制高性能生物材料,以生物大分子葡甘聚糖为原材料,利用物理共混法制成复合高分子生物材料,探讨了温度、时间、电解质各因素对材料稳定性的影响.并通过DSC等分析手段从材料的动态粘弹性、相容性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稳定机理.结果表明,生物大分子经共混后产生交联反应形成强度、韧弹性、稳定性等方面性能优良的复合生物材料,并初步提出生物大分子复合后形成了互穿型与内包型网络结构模式.
关键词:
葡甘聚糖
,
复合生物材料
,
物理共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