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恩耀
,
陈云贵
,
唐永柏
,
谢荣华
,
涂铭旌
,
刘涛
,
王金伟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利用电化学技术以及表面形貌分析对LaFe11.6Si1.4合金在水溶液中的缓蚀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Na2WO4以及低浓度的NaH2PO4溶液对合金均有显著的缓蚀作用.这主要是由于加入缓蚀剂后,材料的阳极溶解反应被有效抑制,并且在低浓度下由于缓慢的扩散过程阻碍了反应的进行,从而最终抑制腐蚀的发生.
关键词:
LaFe11.6Si1.4合金
,
腐蚀
,
电化学极化曲线
,
电化学阻抗谱
刘涛
,
陈云贵
,
唐永柏
,
肖素芬
,
张恩耀
,
王金伟
,
涂铭旌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XRD、SEM及EDS等手段研究了LaFe13-xSix(x=1.43,1.56,2.4)合金铸态及高温短时退火后的结构与显微组织,并通过振动样品磁强计研究了退火态合金的磁性能.结果表明:铸态LaFe11.57Si1.43和LaFe11.44Si1.56含有大量的α-Fe和LaFeSi相,显微组织呈典型的树枝晶状,LaFe11.44Si1.56还含有较多具有NaZn13型结构的相.铸态LaFe10.6Si2.4可直接得到具有NaZn13型结构的主相,组织呈胞状.在1350 ℃退火0.5 h并随炉冷却后,除含有少量α-Fe及LaFeSi杂相外,LaFe11.57Si1.43和LaFe11.44Si1.56主要以具有NaZn13型结构的相为主,其组织呈等轴晶状.磁性测量结果表明:随Si含量的增加,合金居里温度逐渐升高.
关键词:
高温退火
,
NaZn13型结构
,
La(Fe,Si)13
,
显微组织
,
磁制冷材料
王金伟
,
陈云贵
,
唐永柏
,
肖素芬
,
涂铭旌
,
刘涛
,
张恩耀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P-C-T测试仪研究了磁致冷材料LaFe_(11.6)Si_(1.4)合金在不同温度下的吸氢动力学性能,发现在30~80℃范围内,温度升高有利于LaFe_(11.6)Si_(1.4)氢化物的形成.LaFe_(11.6)Si_(1.4)合金氢化物在不同温度下的放氢P-C-T曲线表明:压力变化在0~4 MPa内,没有出现放氢平台,随着压力降低,合金中含氢量逐渐降低.采用热分析方法研究温度变化后合金氢化物的热稳定性,TG曲线表明:温度升高,合金中的氢逐渐放出.在室温至60℃以内,放氢量较少,超过60℃后,温度升高放氢量加大.作者提出可以通过升温或降压的手段有效调节合金中的氢含量,进而调控合金居里温度的思路.
关键词:
La(Fe_(1-x)Si_x)_(13)
,
间隙型氢化物
,
P-C-T
,
热分析
,
稳定性
刘涛
,
陈云贵
,
唐永柏
,
肖素芬
,
张恩耀
,
王金伟
功能材料
通过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1300℃退火1h后的La0.7 Ce0.3(Fe1-x Cox)11.44 Si1.56(x=0.04、0.0 6、0.08)合金的相结构.采用振动样品磁强计研究了合金的磁性能.结果表明,合金主相具有NaZn13型结构,含有少量α-Fe和LaFeSi杂相;x=0.04、0.06和0.08时,合金的居里温度Tc分别为230.8、261、288.9K,在1.1T的外磁场变化下,等温磁熵变|△SM|分别为2.44、1.86和1.55J/(kg·K).
关键词:
NaZn13型结构
,
磁热效应
,
相变
程丽霞
,
陈异
,
蒋显全
,
王金伟
材料导报
回顾了LNG(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及其储罐用材料的发展史,对比分析了低温LNG储罐的主要结构材料Ni36因瓦合金、9%Ni钢和5083铝合金,简要阐述了LNG运输船及其储罐用材料的研究及应用现状,并展望了其储罐用低温铝合金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液化天然气
,
储罐
,
低温铝合金
秦树超
,
王金伟
,
何业东
,
李晓刚
,
李丙霞
电镀与涂饰
以液体(低分子)聚1,2.丁二烯为原料,通过环氧化、胺化和质子化得到阳离子树脂,然后经乳化、加入助剂和色浆得到阴极电泳漆.在9~20 V电压下成功实现电泳涂装,一次涂装干膜厚度达到20~30 um;在较大的极板间距范围内,一次涂装厚度达到30 μm以上.漆膜性能优异,附着力达到0级,硬度5~6 H,耐盐雾性能达到800 h以上.该电泳漆具有节能和环保的双重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液体聚丁二烯
,
阴极电泳漆
张琳琳
,
王修春
,
牛玉超
,
伊希斌
,
潘喜庆
,
王金伟
表面技术
doi:10.16490/j.cnki.issn.1001-3660.2015.05.003
目的:对硅烷偶联剂KH-550硅烷化改性铝合金的工艺进行优化,在不影响膜层性能的前提下,创新性降低乙醇含量,以满足工业化生产中安全、低成本的需求。方法采用单因素变量法,研究硅烷溶液中硅烷和乙醇的浓度、固化温度及固化时间等因素对硅烷膜耐蚀性的影响,由此确定最佳配方工艺,并分析硅烷膜的表面形貌、成分及疏水性。结果采用硅烷、去离子水、乙醇体积比为5:55:40的硅烷溶液,涂膜后,在180℃下加热40 min,能得到较完整均匀、耐蚀性较好的硅烷膜,膜层由C,O,Si等元素组成。硅烷浓度对硅烷膜的耐蚀性及表面接触角影响较大,在最佳工艺下获得的硅烷膜表面接触角可达70.2°。结论硅烷膜对铝合金基体具有一定的屏障作用,保护基体免受腐蚀。
关键词:
铝合金
,
硅烷化处理
,
耐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