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霞
,
贺志勇
,
王文波
,
王英芹
,
唐宾
材料科学与工艺
为提高钛合金表面的耐磨性能,采用等离子表面合金化技术在Ti6A14V(TC4)合金表面形成含Nb的梯度改性层,然后进行渗C复合处理,得到Nb-C复合改性层,研究了改性层的显微组织形貌、成分分布、相结构特征及硬度分布,并进行了球盘摩擦磨损实验.结果表明,Nb、C元素呈梯度分布,合金层主要由Ti、TiC、Nb2C、NbC等相组成,Nb、C复合渗后表面硬度达800 HK.摩擦磨损实验表明,Nb-C表面复合处理后耐磨性明显提高.
关键词:
摩擦磨损性能
,
Ti6A14V(TC4)
,
渗Nb
,
Nb-C复合处理
贺耀华
,
刘俊
,
王振霞
,
王英芹
,
贺志勇
电镀与涂饰
以酒石酸钾钠为还原剂,在304不锈钢表面进行了化学镀银,研究了化学镀银液的配方组分、镀液pH及温度等工艺参数对化学镀银速率的影响.较理想的化学镀银工艺为:硝酸银20g/L,氨水80mL/L,酒石酸钾钠100g/L,pH 12.5,温度20℃.在该工艺条件下得到的镀银层均匀,致密,结合力好.
关键词:
不锈钢
,
化学镀银
,
酒石酸钾钠
,
镀速
王振霞
,
贺志勇
,
王英芹
,
刘小萍
,
唐宾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利用等离子表面合金化技术在Ti6Al4V合金表面制备了TiNi/Ti2Ni合金层,考察了合金层的表面形貌、成分分布、截面组织形貌、相结构.采用球盘磨损试验机分析了TiNi/Ti2Ni合金层在不同载荷下的滑动干摩擦学性能,并与基体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体和TiNi/Ti2Ni合金层磨损机制主要表现为磨粒磨损.在同一磨损条件下,TiNi/Ti2Ni合金层的摩擦系数略低于基体,耐磨性优于基体.TiNi/Ti2Ni合金层在不同载荷的摩擦系数接近,在0.29~0.32之间波动.随着载荷的增加,磨损率增加.
关键词:
TC4合金
,
等离子
,
TiNi/Ti2Ni合金层
,
干摩擦
王英芹
,
贺志勇
,
王振霞
,
刘小萍
,
贺耀华
功能材料
选用等原子比Ni-Ti合金板作为源极,利用等离子表面合金化技术在Ti6Al4V合金表面制备Ni-Ti共渗层.主要研究了温度、工作气压、源极电压、工件电压对渗层显微组织、成分的影响,得出合理的工艺参数.分析了渗层成分分布、组织形貌、相结构、硬度及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在温度为900℃、工作气压为35Pa时进行共渗,渗层组织均匀,白亮层厚度约18μm,成分基本成梯度分布.Ni-Ti合金层耐磨性与基材相比显著提高.
关键词:
等离子
,
Ti6Al4V
,
Ni-Ti合金化
,
粘着磨损
崔志平
,
刘绍璞
,
刘忠芳
,
胡小莉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1.00733
在pH =10.0的Britton-Robinson (BR)缓冲溶液中,多菌灵与Pd(Ⅱ)反应形成1:1的六元螯合物,导致共振瑞利散射(RRS)、二级散射(SOS)和倍频散射(FDS)显著增强,并产生新的共振瑞利散射光谱,其最大RRS、SOS和FDS波长分别位于309、606和310 nm.在一定范围内,3种散射增强(△IRRS、△ISOS和△IFDS)均与多菌灵的浓度成正比,反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对于多菌灵的检出限分别为7.1×10-9 g/mL(RRS)、7.4 xl0-9g/mL(SOS)和10.7×10-9g/mL(FDS).据此提出了测定多菌灵的光散射新方法.以灵敏度最高的RRS法为例,测定了西芹和市售农药中多菌灵的含量,结果与标准方法一致.文中还对反应机理和散射增强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多菌灵
,
Pd(Ⅱ)
,
共振瑞利散射
,
二级散射
,
倍频散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