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旭日
,
王海振
,
徐好强
,
徐策
,
王维河
电镀与涂饰
采用无添加剂的铜盐–硫酸体系对电解铜箔进行多步粗化,一方面能保证铜箔具有较高的抗剥强度,另一方面能防止表面铜颗粒脱落。研究了电流密度、电解液铜含量、硫酸含量、温度等因素对粗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流密度是粗化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调节电流密度可同时达到粗化和固化效果。最佳粗化工艺条件为:Cu2+30 g/L,H2SO4110~150 g/L,温度35°C,前3步粗化电流密度270 A/dm2,后8步粗化电流密度40 A/dm2,总时间17~30 s。采用该工艺处理电解铜箔,所得粗化层表面无铜粉脱落,粗糙度大于8.40μm,抗剥强度大于2.10 N/mm,满足厂家要求。
关键词:
电解铜箔
,
粗化
,
电流密度
,
抗剥强度
王海振
,
胡旭日
,
王维河
,
徐树民
电镀与涂饰
对电镀镍钼合金代替六价铬电镀工艺进行了研究,测试了表面处理前后电解铜箔在高温(180℃)和常温下的抗拉强度及延伸率,对比研究了电解铜箔表面电镀铬和电镀镍钼合金后的耐高温(180~210℃)氧化性、常温(80℃)抗氧化性能,以及蚀刻后或蚀刻加盐酸浸泡30 min后的剥离强度和劣化率.研究发现,表面处理不会影响电解铜箔的延伸率和抗拉强度.电镀镍钼合金试样的高温抗氧化性比电镀铬好,常温抗氧化能力以及耐酸碱腐蚀性能与电镀铬试样相当,蚀刻后的剥离强度和劣化率稍低,但仍符合浸于盐酸前后的剥离强度都不低于1.80N/mm、劣化率小于5.0%的生产要求.本研究为电镀镍钼合金代替电镀铬工艺的实现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电解铜箔
,
电镀
,
铬
,
镍钼合金
,
抗氧化
,
耐蚀性
姜建军
,
胡朗
,
孙萍
,
刘凡珍
,
武保华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9.08.005
溜河地区为夹皮沟金矿集中区的组成部分之一.通过对溜河地区金矿成矿类型、控矿条件、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时代等特征的分析,对该区金矿成矿规律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溜河地区属于高级变质区,其成矿特征与夹皮沟花岗-绿岩带不同,该区金矿成矿应与北西向、近东西向脆-韧性剪切带以及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关系密切,对该区的下一步找矿具有指示意义.
关键词:
成矿规律
,
夹皮沟金矿集中区
,
溜河地区
李勇
,
杨肖曦
,
赵磊
,
张丁涌
,
谭红旗
,
曹丽召
腐蚀学报(英文)
doi:10.3969/j.issn.1002-6495.2007.01.019
调查了现河注水井井筒腐蚀现状,对现河注水井所使用的J55和N80两种管材进行了室内腐蚀挂片试验并研究了其腐蚀机理.结果表明,现河注水井腐蚀产物主要为铁的氧化物,腐蚀原因主要为注入水的矿化度高、腐生菌含量超标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腐蚀
,
注水井
,
影响因素
,
机理
聂宝维
,
刘立
,
屈撑囤
,
何飞
,
李辉
腐蚀与防护
腐蚀速率的控制是采油污水回注水质控制的重要指标之一。本工作应用静态分析法分析了双河联合站回注水系统的腐蚀因素,探讨了无机离子种类、离子交互作用、溶解氧、pH、温度变化对腐蚀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位浓度阳离子腐蚀速率的顺序为Na+〈Ca2+〈Mg2+〈Fe2+〈Fe3+;单位浓度阴离子腐蚀速率的顺序为SO42-〈HCO3—〈S2-;模拟水中溶解氧浓度增大、pH降低,腐蚀速率升高;在考虑溶解氧、pH、温度等条件下,对腐蚀速率影响较大的因素是Fe3+及S2-。通过防腐蚀措施的实施,使平均腐蚀速率由原来的0.1262mm/a降低到0.055mm/a以下。
关键词:
采出水
,
腐蚀
,
注水
,
双河联合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