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艳
,
王德松
,
安静
,
罗青枝
,
殷蓉
,
王彦红
,
王景慧
材料导报
主要介绍了导电聚合物/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详细评述了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总结了导电聚合物/无机纳米粒子复合材料性能的改善与应用领域,并展望了导电聚合物/无机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
导电聚合物
,
无机纳米粒子
,
纳米复合材料
李素芬
,
浦航
,
王彦红
,
东明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对超临界压力下航空煤油在圆管内(竖直向上流)的对流传热特性进行实验研究,讨论了入口温度及热流密度对于换热的影响规律;并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传热及流动不稳定现象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入口段的传热恶化仅在入口温度较低时发生.3 MPa压力下在高热流密度工况会发生传热恶化现象.传热及流动不稳定现象发生于低压力、低入口温度及高热流密度工况下;不稳定现象发生时伴随着外壁温的剧烈振荡,并发出连续而尖锐的声响.最后,选取Gnielinski公式进行Nu数的计算,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关键词:
超临界压力
,
航空煤油
,
传热特性
,
不稳定现象
余宸旭
,
肖来荣
,
赵雷
,
蔡圳阳
,
王彦红
材料热处理学报
研究了Nb-Ti-Al高温合金的静态再结晶行为及晶粒长大行为,并通过实验得出了再结晶动力学和晶粒长大方程.结果表明:冷轧变形后,合金在880~1000℃进行退火处理,可获得均匀、细小的晶粒,再结晶晶粒体积分数与退火时间的关系可用Avrami方程进行描述.随着冷轧变形量的增加,再结晶激活能逐渐减小,其范围为274.05 ~ 198.45 kJ/mol.在850 ~1000℃的温度范围内,研究了加热温度和时间对合金晶粒尺寸变化的影响.
关键词:
Nb-Ti-Al
,
再结晶动力学
,
再结晶激活能
,
晶粒长大
王彦红
,
张成亮
,
俞会根
,
盛军
,
宋佳
,
曹艳军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3.22.001
面对全球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电动汽车成为一种重要的替代交通工具。近两年,国内出现了多起电动汽车自燃事故,这引起人们对电动汽车安全性的高度关注。事故调查结果表明,多数事故的原因与电池安全性相关,而电池的热管理方式又对电池的安全性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相变材料用于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是一个新兴的发展方向,与传统空冷、液冷等方式相比,具有高效、节能、温度波动小、防止热逃逸等优点,但其低导热性能和难以与其它材料复合这两个缺点一直制约其实现真正应用。介绍和分析了近年来相变材料在动力电池热管理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特别介绍了高导热相变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其实际应用效果,并对未来该领域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相变材料
,
电动汽车
,
动力电池
,
热管理
王彦红
,
王为
,
侯峰岩
,
王慧
电镀与涂饰
doi:10.3969/j.issn.1004-227X.2005.12.001
介绍了Ni-ZrO2复合镀工艺配方.通过镀液中ZrO2微粒的Zeta电位分析以及ZrO2微粒质量浓度对镀液pH的影响研究,探讨了微粒与镀液间的相互作用.分别通过纯镍镀层和Ni-ZrO2复合镀层的X-射线衍射实验及SEM形貌分析,研究了微粒与基质金属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镀液中的pH随着ZrO2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ZrO2微粒因吸附镀液中的H+而带正电,有益于其阴极扩散,从而增加镀层中粉体的含量;ZrO2微粒与基质金属间不是简单的机械混合,而是存在相互作用.而且,它的存在改变了基质金属镍的择优取向,也细化了金属镍的晶粒.
关键词:
复合镀
,
镍基
,
ZrO2
,
相互作用
王彦红
,
王德松
,
李雪艳
,
罗青枝
,
安静
,
岳建霞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采用原位聚合的方法合成了聚吡咯/二氧化钛(PPy/TiO2)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吡咯(Py)与TiO2的比例、氧化剂的种类、掺杂酸的浓度等因素对PPy/TiO2纳米复合材料在太阳光下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影响,采用透射电镜、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等方法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Py/TiO2纳米复合粒子在太阳光下的光催化活性明显高于TiO2纳米粒子,当Py与TiO2的比例为1:100,三氯化铁为氧化剂,1.0mol·L-1盐酸溶液为掺杂剂时PPy/TiO2纳米复合粒子在太阳光下的光催化活性最高;TiO2纳米微粒以及PPy/TiO2纳米复合微粒的粒径均为10~20nm,复合微粒的粒径没有明显的增大,但是减轻了纳米粒子之间的团聚;聚吡咯使TiO2纳米粒子的禁带宽度由3.12eV降低到2.84eV,TiO2纳米粒子的吸收波长拓展到可见光区,有利于TiO2纳米粒子在太阳光下光催化活性的提高.
关键词:
聚吡咯
,
TiO2纳米粒子
,
甲基橙
,
光催化活性
,
太阳光
曾德露
,
肖来荣
,
赵小军
,
王彦红
材料保护
为了提高HAl77-2铝黄铜在海水和工业冷却水中的耐蚀性,添加微量Cr制成合金.通过测定6种不同Cr含量的铝黄铜在3.5% NaCl溶液和3.5%NaCl +0.5 mol/L NH4Cl溶液中的腐蚀速率、电化学行为,以及对腐蚀后样品进行扫描电镜(SEM)观察和能谱分析,研究了Cr元素的添加对铝黄铜合金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Cr一方面在合金表面形成钝化膜,提高合金耐蚀性能,另一方面发生团聚,降低合金耐蚀性能;含0.65%Cr的HAl77-2铝黄铜在3.5%NaCl溶液中有较佳的耐蚀性能,Cr不能改善铝黄铜在3.5 %NaCl+ 0.5 mol/L NH4Cl溶液中的耐蚀性能.
关键词:
腐蚀行为
,
腐蚀介质
,
Cr
,
铝黄铜
,
耐蚀性能
邓姝皓
,
刘星兴
,
王彦红
,
王玉
,
吴松江
,
邬沛卿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采用电化学氧化聚合法,以硫酸和高氯酸为掺杂剂,制备出聚苯胺(PANI)/聚乙烯醇(PVA)导电复合膜,在此复合膜上再沉积一层很薄的银层,制备出具有高导电性的复合膜。研究了苯胺聚合时间、银沉积电流密度及银沉积时间和拉伸处理对复合膜电导率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对复合膜进行表征,并对复合膜导电机理进行解析。结果表明制备的PVA-PANI复合膜电导率可达4.2S.cm-1,再经沉积薄层银后,其电导可显著提高至1136 S.cm-1。最优条件下制备的PVA-PANI复合膜为纤维状,银在此复合膜上沉积呈针状;PVA-PANI复合膜具有一定的结晶度,经拉伸后,其结晶度增大,复合膜电导得到提高,PVA-PANI复合膜具有良好力学性能。复合膜导电的基本原理是PANI与PVA互穿网络,并与银形成了三维导电网络。
关键词:
聚苯胺
,
复合膜
,
电化学制备
,
导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