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13)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酰胺-尿素-NaBr熔体中电沉积Tb-Co合金的研究

, 徐常威 , 何凤荣 , 童叶翔 , 刘冠昆

中国稀土学报

在353 K的乙酰胺-尿素-NaBr熔体中, Co(Ⅱ)一步不可逆还原为金属Co, 测得α为0.23和D0为1.25×10-6 cm2*s-1; Tb(Ⅲ)不能单独还原为Tb, 但是可以被Co2+诱导而共沉积. 由恒电位电解法得到非晶态的Tb-Co 合金; Tb的含量随阴极电位的负移、 Tb3+/Co2+摩尔比增大及电解时间延长而增大, Tb的最大含量可达83.91 wt%. Tb-Co合金膜经高温晶化后用X射线衍射分析其组成为(TbCo3)12R.

关键词: 物理化学 , 乙酰胺-尿素-NaBr熔体 , 电还原 , 诱导共沉积 , Tb-Co合金膜 , 非晶态合金 , 稀土

室温无水乙醇中Ce (Ⅲ)的电化学性质及Ce-Ni-B合金膜的制备

陆军 , , 书海 , 赵美峰 , 黄严

材料保护

为了进一步了解非水体系中稀土元素Ce的电化学性质及稀土合金膜的电沉积制备情况,通过循环伏安法、单电位阶跃计时电流法、塔菲尔极化曲线法研究了无水乙醇中Ce (Ⅲ)在Cu电极上室温下的电化学性质,通过恒电位电沉积法在Cu片上制备了Ce-Ni-B合金膜.结果表明:Ce(Ⅲ)在Cu电极上的电化学反应是一步不可逆的反应,此过程受扩散控制;Ce (Ⅲ)在Cu电极上是按三维模式在扩散控制下连续成核的;恒电位电沉积的Ce-Ni-B合金膜具有黑色的金属光泽,且表面均匀、致密、附着力好,Ce的质量分数为2.63%,Ni的质量分数为75.26%.

关键词: Ce , 电化学性质 , 室温 , 无水乙醇 , 成核机理 , Ce-Ni-B合金膜

室温乙醇中化学镀Tb-Fe-Ni-B合金及磁性研究

刘影 , 赵美峰 , 田凤 ,

稀土

通过室温化学镀方法制备Tb-Fe-Ni-B合金薄膜材料,利用SEM、XRD、VSM等仪器对Tb-Fe-Ni-B合金镀层结构及性能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与非晶态的Fe-Ni-B合金镀层相比,在氩气氛围内不同温度下热处理60 min后,该镀层转变为含有FeNi3、Fe3B、Fe4.5Ni8.B6、Ni4B3、NiB3、Tb3 Ni3B2、Fe2Tb、TbNi2的晶型结构.铽的加入有效提高镀层的平整性,经热处理后,微晶结构的Tb-Fe-Ni-B合金镀层具有较高的饱和磁化强度和磁导率,较低的剩余磁化强度和矫顽力,显示出了良好的软磁性能.

关键词: 化学镀 , Tb-Fe-Ni-B , 磁性 , 结构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质研究

陆军 , , 赵美峰 , 黄严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4.22.007

采用改进Hummers法来制备氧化石墨烯;通过循环伏安法、单电位阶跃计时电流法、塔菲尔曲线研究分散在DMF中的氧化石墨烯在Pt电极上的电化学性质,研究表明氧化石墨烯在Pt电极上电化学反应是一步不可逆的反应,并且此过程是受扩散控制;通过循环伏安法求得电荷传递系数α为0.03348.通过塔菲尔曲线可计算得交换电流密度i0为1.007×10-4A/cm2.氧化石墨烯在Pt电极上成核机理的研究表明,氧化石墨烯在Pt电极上是按三维模式扩散控制下连续成核的.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 电化学性质 , 电荷传递系数 , 交换电流密度 , 成核机理

二甲基甲酰胺中铥(Ⅲ)在铜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陆军 , , 赵美峰 , 黄严

电镀与涂饰

应用循环伏安法、单电位阶跃计时电流法、计时电量法研究了二甲基甲酰胺(DMF)中铥(Ⅲ)在Cu电极上的电化学性质.研究表明,铥(Ⅲ)在Cu电极上的还原是不可逆过程.通过上述3种电化学方法得到的扩散系数(D0)相近,由循环伏安法测得的传递系数(α)为0.028 36,通过塔菲尔曲线求得的交换电流密度(i0)为1.352 6×10-6 A/cm2.铥(Ⅲ)离子成核机理研究表明,铥在Cu电极上的电沉积按三维模式生长连续成核.

关键词: , 二甲基甲酰胺 , 铜电极 , 电化学 , 扩散系数 , 传递系数 , 交换电流密度 , 成核机理

7075型铝合金在含NaOH碱性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

胡博 , , 刘影 , 赵美峰 , 陆军 , 黄岩

材料保护

为进一步了解7075型铝合金在碱性工作环境中的腐蚀行为,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NaOH浓度、Cl-含量和温度对7075型铝合金在高低NaOH浓度的碱性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低NaOH浓度(0.1 ~0.5 mol/L)时,铝合金表面以阻挡层(腐蚀产物附着层)的生长为主,NaOH浓度越高,阻挡层生成速率越大;高NaOH浓度(1.0~5.0 mol/L)时,铝合层表面以阻挡层的溶解为主,NaOH浓度越高,阻挡层受析氢破坏的程度越大;析氢对阻挡层的破坏作用在Cl-作用下有所加强,溶液中NaOH浓度越高,增强效果越明显;在0.04 moL/LNaOH+ 0.01 mol/L NaCl溶液中,温度主要影响阻挡层的生长,其生长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0.40 mol/LNaOH+ 0.01 NaCl溶液中,温度主要影响阻挡层的溶解,阻挡层受析氢破坏程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大.

关键词: 7075铝合金 , 碱性NaCl溶液 , 腐蚀行为 , NaOH浓度

氮化镓微米晶须及纳米线的制备与研究

周江峰 , , 李昌义 , 潘华勇 , 冯孙齐 , 俞大鹏

材料科学与工艺 doi:10.3969/j.issn.1005-0299.2002.01.003

报道了利用CVD方法大量制备超纯氮化镓微米晶须及纳米线的最新结果.利用镍、铟及其化合物等做催化剂,将金属镓放置在氨气氛中1 000℃左右进行反应,结果在衬底上获得了大量的氮化镓微米晶须,及纳米线.许多晶须还通过自组装形成了非常奇特的如梯子状的形貌.研究还发现,大部分氮化镓微米晶须的择优生长方向为<0001>方向(c轴方向).X射线衍射谱揭示,反应产物为非常纯的氮化镓晶体,而低温光致发光谱分析则发现,氮化镓微米晶须在520 nm处有一个杂质发光峰.这一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氮化镓晶体的生长机理,并可望应用于微米、纳米蓝光发光二极管等器件.

关键词: 氮化镓 , 晶须 , 半导体纳米线 , 蓝光发光二极管

四氧化三铁化学镀镍硼合金及其催化产氢性

书海 , 马云封 , 郭承育 , 李雷明 ,

电镀与涂饰

以Fe3O4微球为模板,PdCl2乙醇胶体溶液为活化剂,乙醇为化学镀溶剂,制备了磁性Fe3O4/Ni-B核壳催化剂.采用扫描电镜、能谱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表征了Fe3O4/Ni-B的表面形貌、组成及各元素在镀层中的存在形式.以Fe3O4/Ni-B为催化剂,对NaOH和NaBH4的混合液进行水解产氢试验.研究了化学镀时所用镀液的体积以及混合液中NaOH和NaBH-L4的质量分数对Fe3O4/Ni-B催化产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0.4 mL化学镀液制备的Fe3O4/Ni-B为催化剂,混合液中NaOH和NaBH-4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0%和2%时,Fe3O4/Ni-B的催化产氢性能最好.

关键词: 四氧化三铁微球 , 镍硼合金 , 化学镀 , 磁性 , 产氢 , 催化

电沉积制备Gd-Co合金膜的研究

陈必清 , 刘青 , , 金贵 , 郭承育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6.04.013

在353K的乙酰胺-尿素-NaBr熔体中,Pt、Cu电极上,Co(Ⅱ)+2e→Co(0)是一步完全不可逆反应,测得0.060mol·L-1CoCl2-乙酰胺-尿素-NaBr中,Co(Ⅱ)在Pt上,传递系数α=0.28,扩散系数D0=4.68×10-5cm2·s-1,Cu上α=0.28,D0=4.06×10-7cm2·s-1.Gd (Ⅲ)不能单独还原为Gd(0),但可以被Co(Ⅱ)诱导共沉积.由恒电位电解法得到非晶态的Gd-Co合金,Gd的含量随阴极电位的负移,Gd (Ⅲ)/Ni(Ⅱ)摩尔比增大以及电解时间延长而增大.

关键词: 稀土 , 诱导共沉积 , 恒电位电解 , 乙酰胺-尿素-NaBr熔体 , Gd-Co合金

乙酰胺-尿素-NaBr熔体中Eu-Co合金的电化学制备

金贵 , , 文丕娟

中国稀土学报

利用循环伏安法, 研究证明在80 ℃的乙酰胺-尿素-NaBr熔体中, Co(Ⅱ)还原为金属Co是不可逆过程, Eu(Ⅲ)不能单独还原为Eu, 但可以被Co(Ⅱ)诱导而共沉积. 由恒电位电解法得到非晶态的Eu-Co合金, Eu的含量随阴极电位的负移, Eu(Ⅲ)/Co(Ⅱ)摩尔比增大及电解时间延长而增大.

关键词: 乙酰胺-尿素-NaBr熔体 , 电还原 , 诱导共沉积 , Eu-Co合金膜 , 稀土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